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斯把法家思想作为秦统一后的统治思想是秦国传统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家思想的彩和遭到了儒家的反对,李斯为贯彻法家思想,提出了焚书之议,此后在作始皇又有坑儒之举,但焚书坑儒并没有灭绝古学,也不是造成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根本原因。李斯法家思想的来源,主要是荀子、韩非子、吕不韦和商鞅。桴斯工没有真正掌握法家思想的精髓。他歪曲了法家的本意,最终造成秦的速亡,使法家思想蒙受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2.
车跃 《科技信息》2011,(22):128-128
秦王嬴政先后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在这过程中根据法家学说打造的强大军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分析秦人选择法家学说的原因为背景,探讨了法家学说的治军思想及其对秦军事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秦虽然以法家思想治国,但也并不完全排斥以儒家思想治天下。秦法律文书特别是《为吏之道》大量使用儒家伦理道德德目及其实践理论,在秦法律文书中颇多合情合理的条文。然而,对与之相关的焚书坑儒事件以及强大的秦朝迅速土崩瓦解的原因,有必要进行认真审视。  相似文献   

4.
纵观历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如果说短暂的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至秦亡)是以法家的"法"为其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的,那么西汉初期则可以用"孝"来概括其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秦亡汉兴,政权更迭,秦与汉在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方面不仅悄然发生了转换,而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伦理范式与价值向度。在西汉初期的历史进程中,"孝"的强化与"法"的弱化可谓是相逆而行;时至汉武帝时期,法孝之间又有新变化,呈现出同行并进、互为表里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以"父为子纲"的论调对"孝"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化与机制化,不仅拓展了"孝"的伦理意涵,而且增强了"孝"的绝对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商鞅变法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商鞅变法的成功,说明法家思想在当时是适合秦国国情的统治思想。对秦代社会经济发展有相的促进作用,不能因为秦的速亡而否定法家思想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6.
学界普遍注意到,秦王朝的短祚与它的暴政直接相关。但为什么秦王朝会毫无顾忌地实施暴政,这一深层的问题却一直未见讨论。该文认为,从秦汉思想转型的宏观背景看,导致秦暴政速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政治信仰建设的不完善,过分地宣扬个人集权主义和王权至上,导致了政治关系激化和政治局势的紧张。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4,(4):88-91
在学术界一直有"汉承秦制"的说法,也就是说,汉朝的制度是以秦朝的制度为基础,是对秦朝制度的继承发展。本文以法律的视角,从法律思想、法律形式、法律内容以及法律制度方面来研究探讨汉承秦制的内涵,同时揭示秦朝的灭亡和汉朝的兴盛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法律因素,以及律法实施在一个国家的兴亡当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先秦是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鼎盛时期,各个方面的科学技术都有了飞速发展。这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指导秦朝一统天下的法家思想。法家的法治、重视农业、革新实践、改造自然、尊重客观规律、重视科学技术等许多思想在各个方面都促进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对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之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至今也是值得深思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9.
法家思想与秦朝兴亡关系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家思想与秦朝的兴亡关系密切。作为秦国治国的主导思想,法家理论对秦国的发展壮大乃至消灭六国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由于法家崇尚残暴,推崇权术,实行君主专制,严刑峻法,激化了阶级矛盾,使秦在统一全国后,只经历了短短的两代,就走向了灭亡。  相似文献   

10.
“商鞅法家论”为牵强附会之论,前人对他法家身份印象深刻主要源自于商鞅在秦国变法期间以法家思想构筑变法核心,以致妇孺皆识“商君之法”。事实上,商鞅不是一位仅通晓法家思想的专才,而是博通各家思想的通才,他是通识教育下的产物,也是通识思想的卓越践行者。因此,商鞅变法是商鞅糅合诸家思想精华部分(以法家学派思想为核心,其他学派思想为分翼)的变法图强运动,这是秦国变法效果优胜于六国变法的重要原因,更是通识思想在这一时代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