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GNSS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GNSS的相对定位精度有了显著提高.GNSS技术已经成为监测地壳形变和板块运动的主要手段,它可以提供各活动构造带地壳水平运动的可靠结果,建设浙江省的地壳形变监测观测网,可获取大量监测区域地壳形变震兆信息,对于研究浙江省的地壳形变运动,监测板块边缘及内部的构造变形,提高浙江省地震预报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将于2008年12月1-5日在北京市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大会主题为汶川地震研究与启示。征文范围:展望2020年的地震科学技术、地震学、地震地质、地震预报、地震工程、地震观测技术、地壳深部探测、地壳形变测量、构造物理、历史地震、地震社会学、地震流体、地震电磁学、地震科技信息、工程勘探、地震科技规划与管理、地震灾害应急与救援、地震科普宣传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地洼理论,分析了处于麻城—岳阳—贵定地震带上、江汉地洼内洞庭湖东侧的洪湖—湘阴地壳断层,该断层为—地貌反差明显、走向NE15°~40°、倾角小于45°、规模较大的走滑正断层。作者在研究该断层的地质背景及发展历史、地球物理及应力场、现代活动、地壳形变等方面的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洪湖—湘阴断层与地震的关系:1)该断层属本区NNE,NE向发震构造系统;2)断层两侧盆地的沉降幅度、速率、梯度与地震紧密相关;3)断层区内地壳形变表明存在水平剪切与垂直差异运动;4)历史地震的分布规律与现代地震的发震位置反映了该区地震活动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回顾了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福建省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当前在地下流体监测、科学理论和前兆机理工程实验等方向研究的情况,并针对目前该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福建省地震地下流体学科未来发展应加强前兆理论,开展多测项和多学科交叉、加强监测台网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季风对北部湾北岸海平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壳形变是引起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研究海平面变化与地震的关系,是基于地震前存在地壳垂直形变的事实。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提取地壳垂直形变的信息,弄清、消除天文、气象等干扰因素对海平面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讨论季风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1981年,我们用广西北海验朝站五年(76—80年)的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在CBM4000系列微型计算机上,用BASIC语言计算了北部湾北岸海平面变化和季风的相关系数为0.92,主要做法是确定主导风向,再作具体计算,最后得到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研究重力场对地壳形变、活动断层、地震等动力学过程的时变响应,需要建立动态地壳形变模型,研究重力、形变与地震波数据联合反演活动断层参数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活动断层潜在地震的危险性评估,探讨强震发生的动力学背景。该报告主要介绍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方面是如何表述反演数据中多源数据的权矩阵,通过引入虚拟观测方程将断层滑动的连续性约束一并纳入观察方程,采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各类观测数据的权比,推导了相关理论公式。另一方面,利用In SAR和GPS资料提取了Iwaki和Kita-Ibarake两个余震区典型余震的同震形变场,以及结合In SAR干涉图形状和方位向偏移量法对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进行约束。在此基础上,采用弹性半空间矩形位错模型对这两个强余震的同震滑动分布进行反演,得到的最大滑动量分别为3.28 m和0.98 m。最后利用余震的断层作为接收断层,计算了Mw 9.0 Tohoku-Oki静态库仑应力对余震作用的大小,结果显示Iwaki和Kita-Ibarake研究区的余震近似为纯正断层类型的浅源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在两个研究区的最大值分别为1.1 MPa和0.7 MPa,表明Mw 9.0 Tohoku-Oki地震对研究区的余震触发是有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张红碧 《今日科技》2006,(12):28-28
日前,常山地震前兆观测站测震仪器安装调试成功,正式并入浙江省地震前兆台网试运行。该观测站的试运行标志着常山市已具备地震前兆监测能力,为地震专家分析地震前兆信息、预测地震提供了科学依据。地震前兆观测手段主要有磁电观测、形变(含重力)观测和地下流体观测三类,常山市观测站属于后两类。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地区现代构造活动性及其对地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长江三峡地区大地构造演化新构造运动、地壳形变、断裂活动性、地震活动性地应力测量等方面研究了本区现代地壳运动基本特征及其对地壳稳定性的影响,认为该区地壳稳定程度较高,现今构造活动微弱,不会对三峡工程造成影响,或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地壳形变是引起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研究海平面变化与地震的关系,是基于地震前存在地壳垂直形变的事实。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提取地壳垂直形变的信息,弄清、消除天文、气象等干扰因素对海平面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讨论季风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1981年,我们用广西北海验朝站五年(76-80年)的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在CBM4000系列微型计算机上,用BASIC语言计算了北部湾北岸海平面变化和季风的相关系数为0.92,主要做法是确定主导风向,再作具体计算,最后得到结果。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球表面附近的震动,是一种活的地质现象。一次强烈的地震,其破坏力是相当大的。所以,人们很早就对地震进行研究,研究影响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本文根据现代对地震研究的统计资料,从天文学方面分析了影响地震发生的天文因素,并提出地震研究应置于“天地大系统”的思想观。2从天地大系统去分析地震灾害成因天然地震,特别是破坏性较为强烈的地震,是地球表层系统中屡见不鲜的地方性地质事件。无论是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还是重力陷落等多成因的地震活动,都将导致地壳岩石变位和变形,释放地应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研究昌化—普陀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通过小波多尺度方法对布格重力数据进行有效分离,并基于重力、航磁数据分析其深部结构,结合历史地震及前人人工地震资料进一步探讨该断裂的活动性。重力小波细节图表明,该断裂南倾,切穿中上地壳到达下地壳,在下地壳该断裂仍与孝丰—三门湾断裂相切;航磁场揭示该断裂具有比较强烈的活动性,推测昌化—临安段断裂是右旋走滑断裂。综合重力、航磁及前人资料可知,该断裂是杭州地区一条南倾的深大构造断裂,切穿底部基岩至下地壳,控制和影响第四纪地层沉积,至今仍具备一定的活动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2.
《海峡科学》2012,(1):11-20
长期以来,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在维护区域林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世纪国家林业发展需求的转变,森林保护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推进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福建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组织省内学科成员,在广泛调查、文献研究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共同撰写完成了本报告。报告回顾总结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现状,结合国情和省情,深入分析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学科下一步发展的思路、目标、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InSAR技术在西藏玛尼强震区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测量 1997年 11月 9日西藏玛尼里氏 7.4级地震震前一年的地壳形变和震时同震形变 ,以地震震中为图像中心的 5 0 km× 5 0 km范围内 ,选择了 5景 ERS- 1/ 2数据组成5个像对 ,并在此基础上组成 2个差分像对 ,以分别表示地震前一年形变和同震形变 ,再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技术进行处理。在同震形变差分图上 ,地震断层作用清晰可辨 ,在卫星斜距方向上可测量出近 0 .5 m的形变。结果表明 :In SAR技术对于定量研究同震形变和地震断层具有特别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程广欣 《山东科学》2010,23(5):93-95
运用激光干涉原理,研制出在0~10kHz频率范围内能够高精度测量气压差的激光毫微气压计,能够分析涨潮区域地壳边界的波与振动动力和形变情况,可以应用于大气层、水圈、内波、外波边缘和重力波的自身振动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河北平原区地壳结构、深部断裂和重力异常的主要特征,并尝试根据其地壳结构和深部断裂特征做重力异常的解释,从而表明河北平原地壳结构、深部断裂及重力异常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4·20”芦山地震的构造破裂与发震断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4.20"芦山地震构造破裂及变形特征的分析研究,阐明触发M=7.0级强烈地震的构造因素是NE向大川-双石断裂的逆断兼右旋走滑错动,断层面最大逆断-右旋滑动量达到1.51m。震中位置应在地震断裂通过的双石-太平区段而非震害严重的龙门乡。造成龙门乡震害异常的主要因素是该盆地较厚的第四系强烈的场地效应及建筑物结构强度不足。此次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地壳构造应力调整、地壳岩体应力-形变过程进入累进性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地壳破裂扩展方向具有向龙门山中央断裂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雄飞 《广东科技》2008,(18):26-28
地震是地球断裂构造释放能量的窗口,含能量积聚、触发、爆发和沉寂四阶段。地震是震源断裂结构的爆裂过程,当该结构内压力超过岩层的断裂强度和重力之和时,地震随之爆发。对地震的触发,太阳活动影响最大,月球和太阳引力也有影响。断裂结构内的磁场异变和赵锬的形变矢量观察具有临震警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活动断层是地壳最易破坏的地方,也是发生形变和位移最大的地方.通过对活动断层的观察,对于预测地震的发展趋势、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临汾、洪洞两个剖面的观察研究,揭示活动断层和地震的关系,为山西的地震预报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论述了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认为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着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1)大范围的新构造运动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多暴雨,有处于地表土壤的侵蚀,(2)新构造运动抬升,导臻地区侵蚀基准面下降,新构造运动上升与沉降交汇处的地形变带、断裂活动带、地震破碎带,地表土岩体不稳定,地表降水大量下渗,为重力和流水蚀创了条件(3)新构造运动的形式、类型制约地形的发育演化,控制着水土流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地震的各种成因,想以此为基础,通过各种测量手段来寻找地震发生之前的征兆(简称前兆),从而达到准确预报之目的。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同志在论述结构地震成因时指出;“地震是地应力作用于岩石的直接结果,地震产生之前,地应力有个积累过程,因此研究应力变化,加强到突变过程,是解决地震预报的关键”。由于存在地应力集中过程,故在此应力集中过程之中,地壳必将发生形变,地形变将使一些物理量发生变化,电阻率的显著变化就是其中之一,李四光同志在实验的基础上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