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典型针织运动面料的与导湿干爽相关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其导湿干爽性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成型工艺对ZnCr2O4湿敏陶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成型工艺制备了ZnCr2O4湿敏陶瓷,讨论了成型工艺对湿敏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盛开方式得到的湿敏陶瓷湿阻特性和响应时间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成型工艺,制备性能良好的湿敏陶瓷。  相似文献   

3.
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能的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织物动态热湿传递过程复杂、动态热湿舒适性能难以评价的问题,研究服用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对8种不同纤维的织物在动态实验中接触模拟出汗皮肤时其内外两面的温湿度实时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取了两项动态特征值用于表征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同时,结合织物稳态参数的测试和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动态特征值与稳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最终建立了预测模型,在预测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能方面取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从人体穿着舒适性能考虑,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服用性能.本文针对功能性的针织运动服的原料选用和织物组织结构,分析其导湿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织物热湿传递性能,试制了测试织物热湿传递的装置,并由该装置测试了若干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据此得出、该装置的原理是可行的,能够反映出织物热湿传递的瞬态与稳态特性,并能区分不同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羊绒纤维在运输过程中羊绒回潮率的质量稳定,避免不必要的贸易纠纷,采用自制控湿剂PS、PS-1对山羊绒进行控湿处理,通过测试处理后羊绒纤维的回潮率和控湿率判断控湿效果较好.研究控湿剂用量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山羊绒控湿作用的影响,并以羊绒手感和机械性能作为梳纺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控湿剂用量增加,处理后山羊绒控湿性、回潮率逐渐下降,羊绒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综合控湿效果、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性能指标及经济环保等因素,选择控湿剂PS、PS-1用量为5%(o.w.f.)时,处理后的羊绒控湿性可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聚苯乙烯磺酸钠(NaPSS)为湿敏材料,制备了高分子电阻型湿敏元件,研究了保护层对湿敏元件响应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保护层材料的保护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外加保护层可改善元件的耐高湿性能,纤维素具有最佳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干、湿平整轧制的不同性能,湿平整液系统组成和应用,通过平整轧制过程中主要参数计算分析,得出在湿平整轧制生产过程中,湿平整液可以降低平整机的功率损失和轧制压力损失,提高带材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9.
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测试指标是衡量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玉米和丽赛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和热湿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玉米和丽赛纤维都具有一定的导热性、透气性和吸湿、透湿性能.丽赛纤维散热及吸湿快干性能优于玉米纤维;玉米纤维保温性能好于丽赛纤维.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组装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聚苯胺纳米管,并在聚苯胺纳米管上负载LiCl无机盐.用IR,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负载LiCl的聚苯胺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LiCl使聚苯胺纳米管湿敏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LiCl的负载量及采用不同溶剂进行负载对纳米管湿敏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自制的动态模拟装置,探讨了服装面料的动态湿传递,并测定了在非稳态条件下,人体汗水的蒸发及水汽传递的情况.通过对全棉、涤棉、涤毛、真丝、细麻、粗麻等7种服装面料的试验,提出织物的结构参数对湿传递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得出了面料厚度对湿传递影响最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织物传热传湿过程中热阻与湿阻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体通过衣服向外界的热湿传递过程中,织物的显热和潜热传递会彼此影响,一方面,织物中水汽的变化会引起织物物性参数的改变,因而会改变织物的传热传湿过程,另一方面,织物中水汽的凝结(或蒸发)会释放(或吸收)热量,这又将改变织物中的温度分布,影响到显热传递,上述变化是一个耦合的过程,织物的热阻和湿阻会因为彼此的改变而改变。本文对这种耦合现象进行了数学模型分析,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氯代苯为溶胀剂,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对聚酯纤维织物进行脱油溶胀活化后,用不锈钢反应釜在聚酯的大分子链上接枝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混合单体,使其增加亲水性基因,从而改进聚酯纤维织物的吸湿性。 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影响接枝反应的诸因素,使接枝率达50%以上。吸湿率达12%,使聚酯纤维织物吸湿率提高了三十倍左右,已超过原棉可与羊毛媲美。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air layer confinedunderwear on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of body-fabric-environment system. For a simple,a single-layer fabric in cotton is modeled.The study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combined effect of convection,radiation and evaporation in thermal comfort condition.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both sensible heat flux and latent heat flux have been mathematically modeled and quantified for different thickness of underclothing air layer.Thenumerical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相似文献   

15.
织物透湿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织物透湿的四种途径,即织物中纱线与纱线的空隙、纤维本身、纱线中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隙以及由织物表面曲屈波所引起的自由空隙对织物湿传递的影响.对纯棉织物的透湿阻抗理论计算的结果用实验加以对比,它们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abric such as surface compression energy, the thick,ness, surface hairness, compressional resilience and effect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moisture transport.In the course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expr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thickness and the pressure as a hyperbolic function is considered, and compressional resilience is al-so described by relative compression energy loss. The vapor resistance of fabric in terms of still air layer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vaportranspiration are elucidated and ten samples from various double knit fabrics made on the same ma-chine are tested in this study and a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s suggested. It is found thatthe thickness of fabric is the strongest factor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vapor evaporation.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对聚酯纤维及织物的亲水整理的要求、影响因素以及亲水整理方法,并探讨了吸湿亲水性涤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大麻织物的舒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织物的透气、透湿及毛细效应等实验对大麻织物的舒适性能进行研究并与苎麻、亚麻织物进行比较,认为大麻织物在透湿性和毛细效应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在易出汗的夏季,大麻面料着装比较舒适.  相似文献   

19.
提出服装面料耐皱外观的综合分析,以毛织物为实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构成织物的纱线中的纤维微观结构及纤维长度、细度对织物变形回复性能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丰富研究服装功能体系的内容,提高研究的理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试各种不同规格的苎麻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分析了织物厚度和织物总紧度对织物透湿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在高湿与低湿状态下,厚度和总紧度对织物的透湿性能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还提出了织物厚度与总紧度的综合影响参数,综合参数对高湿与低湿状态下织物透湿性能的影响是一致的,这为夏季服用苎麻面料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