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来源于物质生产生活,生发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原理,升华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定位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于物质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民族文化的力量之源、党的执政之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新时代推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共识、团结统一,不断推动人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和充裕。  相似文献   

2.
王跃勇  陈蔚 《科技信息》2009,(14):127-127,129
“红安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科学真理和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理想信念,是指引当前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具有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坚守革命情操、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和顺时应变开拓创新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工人运动中生成的安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运动中构建的革命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最初呈现、模范呈现、独特呈现以及早期传承过程中的一个枢纽呈现,堪称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代表性呈现,理应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中国工人运动革命领域中的“精神代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了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在改善人权方面的巨大成绩。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出结论,5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完全符合西藏社会发展方向,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今后在西藏应继续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民族团结,努力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进行民族田结、反对分裂的社会主义教育,为西藏的现代化发展,为西藏人权的进一步改善,为祖国的稳定、繁荣、昌盛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代表先进思想的发展方向,要有科学态度,立足于我们民族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与“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老西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之一,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弘扬“老西藏精神”指引了方向,“老西藏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西藏经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大力提倡和弘扬“老西藏精神”,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对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古田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朵奇葩,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题突出,光辉思想铸就党魂军魂中华魂,共同目标凝聚党心军心干群心;它的内涵丰富,包括思想建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服务大众。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勇闯新路,与时俱进走出一条适合国情区情的发展路子;敢于胜利,不畏艰难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探寻古田精神的形成,蕴含着理论从实践中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原则,体现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则,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对这些形成原则的探讨,有助于古田精神的升华和弘扬,成为鼓舞人心、凝聚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革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革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起来的钢铁长城,“对党忠诚、坚信马列、人民至上、无私奉献、鱼水情深、勇往直前”是大别山精神的概括表述。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需要,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更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方位、多视野观照中国革命精神,指出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发源地和生长点.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制高点。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勾勒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所体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心路轨迹。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真切追求,是凝聚13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精神为支撑,发挥中国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烈在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拼搏中,用生命和鲜血凝聚而成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根植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沃土,又融合中国革命战争的时代特征、共产党人的革命风格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的高校文化建设正有待于这类宝贵精神财富的融入与支撑,才能焕发活力,深刻地影响高校学生,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精神理念,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精神的产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过程中所孕育的伟大精神。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对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筑成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精神长城,实现了民族精神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法宝和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探析新疆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内核与灵魂,它贯穿于该民族文化发展的始终,是该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之源。民族精神所具有的积极能动性,可以激励民族斗志、增强民族信心、凝聚民族力量,有利于促进民族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是少数民族精神的缩影,使民族精神变得更加具体。文章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与透视,解读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一方面为目前正确认识与弘扬少数民族精神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更加理性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表现。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应从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科学民主法制观念、心理品质、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要打破传统化的观念框架,以现代社会化体系和价值观设计、塑造符合现代中国化精神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者、推动者、承接者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确立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建设,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不断地为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做出途径上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一直是近代无数先进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但这一理想只是在有了中国共产党以后才逐步变成为现实。经过80年的艰辛之路,我们党终于探寻到了民族复兴之制,之路,之魂。这就是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伟大思想指针。  相似文献   

18.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凝聚而成的一种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之血脉.在新世纪新阶段,八一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契合在一起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八一精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八一精神的主题;爱国主义是八一精神的核心;坚定信仰、敢为人先、听党指挥,是八一精神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传统、意志特征和思想感情。中东大国伊朗,古称波斯,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塑造了波斯不屈的民族性格,执着的宗教信仰成就了伊朗人的坚毅、顽强与宽容,重新崛起的民族精神从未消弭,这已成为凝聚伊朗民族力量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精神特质的总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如何看待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科学把握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内涵,及探讨如何将其纳入高等教育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