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表现主义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音乐风格的一种形式,它以主观为出发点,力求表达作曲家的内心感受,具有强烈的感情和革命化表达方式。勋伯格的音乐熔传统手法和十二音技法于一炉,抛弃传统调性的束缚,建立了以十二个音的音集,序列或音列上的无调性音乐作品。作品采用了不协和的乐汇裂变的节奏,支离破碎的旋律,古怪的配器,非主题性的乐汇,运用鞭碎入里的手法,力求不关不真,以表达他内心深处复杂的思想感情,因此被公认为二十世纪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一场古典音乐会的组织者将无调性音乐创作者——阿诺德·勋伯格和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的作品安排到一场音乐会的前面,压轴的都是莫扎特、巴赫和贝多芬等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无凋性音乐的问世至今已近百年了,但是听众始终难以接受它。如  相似文献   

3.
贝尔格的这首室内协奏曲是20世纪最早的一部室内协奏曲.这部作品是贝尔格连接无调性音乐与十二音音乐的一座桥梁,作品在乐队编制、曲式结构、各个主题材料的运用与发展、节奏节拍、旋律特点等方面都有着一些鲜明的特点,而且还体现了3或与3相关的数字.这部协奏曲描绘了贝尔格他们师生三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贝尔格对恩师勋伯格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4.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行为方式的存在,起着信息交流与感情抒发的作用。现代广告音乐,在音乐范畴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隐喻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当代极具影响的理解是: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思维过程”绝大部分是隐喻性的。广告音乐隐喻也证明了这一解释:语言之外的其它形式也具有隐喻的性质。本文以广告音乐隐喻为研究的切入点,重点探讨其运作机制,分析了语义冲突、相似性、意象及双重影像在广告音乐隐喻运作中的功能,试图揭示其中蕴涵的隐喻共性与个性,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广告音乐是如何在广告中运作并发挥其自身特殊的作用及对广义的隐喻概念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5.
试论植物词汇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汉语植物词汇的隐喻,总结归纳出植物隐喻的两种方式:比拟性隐喻和借用性隐喻,说明了隐喻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方式。它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6.
马玉夏 《科技信息》2010,(25):I0243-I0244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自韩礼德,但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讨论主要限于概念和人际两方面,对语篇语法隐喻持保留的态度。本文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7.
王维山水诗有意象型和象征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与诗人面对自然山水的态度有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诗表现形式的无调性和以季节韵律为核心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陈萌 《科技信息》2012,(16):196-19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隐喻性思维在人们的认知和推理中起重要作用。它有其"无意识性"的一面,也有其"有意识性"的一面。目前,大多数学者都在思维贫困假说和语言贫困假说的基础上研究其"无意识性"的一面。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无意识的隐喻主要是产生于人类思维和语言能力相对低下的时期,产生于语言的初创阶段。然而,隐喻的认知基础表明,在隐喻结构中,人们也会通过隐喻思维把本来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事物有意识地看成是相似的事物,并把它们相提并论,用已知来解释未知,达到认知新事物的目的。如果考察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们就不难发现,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隐喻的"有意识性"的一面,即说话者主动使用隐喻的情况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隐喻性思维"有意识性"的一面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此来论证隐喻的有意识性在人类的交际以及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红 《科技信息》2009,(25):I0190-I0190,I0294
生活中的语言处处有着隐喻的身影,它是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法,以一物传达另一物。本文重点阐述了隐喻的定义及它在生活中的运用。隐喻通常有着怎样的结构?它是如何发挥言语功能的?为此,本文展示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隐喻的例句。  相似文献   

10.
刘明秀 《科技资讯》2013,(33):210-211
广告作为一种语篇体裁,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混合运用多种符号模态诸如图像、音乐及颜色等,隐喻在其意义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上海城市形象片《上海,灵感之城》为例,从文化角度解读广告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1.
隐喻语义是俚语的本质特征。美国俚语的表现形式常常以词汇手法或是修辞手法的形式出现。隐喻语义的理解主要依赖于相似性、联想性和语境。俚语的使用更像是一种表达的艺术,而俚语的隐喻特征在某种层面上折射出的更是一种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隐喻是源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一种结构的隐射.在隐喻的过程中,源域的结构被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通过隐喻这种方式,抽象,无可捉摸的经验能以人们熟悉,具体的方式来概念化.学生们能通过隐喻,抓住词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增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3.
隐喻理解算法层出不穷,但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与自动评价机制.名词性隐喻理解多角度的特点使常用的自动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植入名词性隐喻理解的评价中.为了适应名词性隐喻理解有别于其他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特点,亟需研究一种新的方法评价名词性隐喻理解结果.首先介绍名词性隐喻的多角度与结构相似的特点,然后提出符合人类认知的隐喻理解评价标准与可解释的动态评价方法,最后在500句无上下文的名词性隐喻理解结果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具备与人类相仿的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以新奇隐喻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喻者的主观认知体验、施喻者的多视角和施喻者的创造性三个方面,可以分析隐喻构建体现出的主体性.隐喻解读中体现出的主体间性也相应地通过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即隐喻解读的动态性开放性、受喻者和施喻者的视域融合以及受喻者对隐喻的再创造.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产生理想的隐喻构建及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21,(1):69-73
一部完整的电影作为声画结合的艺术品,电影音乐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将剧情作为电影的骨干,那么电影音乐就是丰富骨干的血肉,其中一些优秀的电影音乐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来表达角色的心声与感受,起到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汉斯·季默《星际穿越》电影配乐为例,对音乐的隐喻与构建手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试论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思维的角度出发,分析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从几方面谈了对动物词汇隐喻的认识,如:动词性隐喻,名词性隐喻性,名词转动词隐喻和形容词性隐喻等,说明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过程.阐明了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7.
隐喻能在其发送—接受者之间造成一种亲和关系,具有独立于认知和审美的价值,可以"达成一种亲和感"。分析了隐喻亲和功能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隐喻亲和功能具有影射性、暗示性、内向性、娱乐性和排他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对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理论发现层出不穷。本文从隐喻的修辞性和认知性这两种属性的角度出发,探讨认知性隐喻和修辞性隐喻的关系,相互演变,以及在特定语境下如何界定隐喻的属性,力图对隐喻的认识和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构成诗歌的最为重要的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方式。虽然隐喻研究从修辞到认知的转向揭示了规约性隐喻的认知功能,但是诗歌中新鲜隐喻的产生与存在于人们认知体系中的概念隐喻是有区别的,因此在诗歌解读时应当区别概念隐喻和新鲜隐喻所发挥的不同的诗性功能。  相似文献   

20.
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频繁地出现在经济语篇中。在大量搜集英汉经济语篇语料的基础上,从本体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结构性概念隐喻三个角度对"钱"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分类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