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非婚生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法律地位及保护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养子女和继子女的法律保护最为完整。婚前或婚外所生子女由于占据非婚生子女的多数,其保护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通过借鉴国外的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认为适宜引进非婚生子女的准证制度和认领制度。准正制度应当采取英美法系的准正制度,即因法官宣告而准正。而认领制度应当以自愿认领中的事实认领为主,以强制认领为辅。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所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在中国婚姻家庭立法当中,虽然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由于缺乏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实践当中非婚生子女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香港法律规定了在六种情况下父母所生子女可推定为婚生子女,获得婚生子女地位,非婚生子女在继承、供养、领养、恩俸、监护等方面不能获得与婚生子女同等的地位;在父母亲身份确认方面,香港法律也有详细规范。对比香港,内地相关规范并不完善,但亦有可取之处。通过对两地相关制度的对比研究,能够促进两地制度的相互借鉴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女性性权是女性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也是一项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现行有关保护女性性权的法律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基于我国女性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我们应从完善有关女性性权保护的实体法律制度和法律救济制度这两个方面来加强我国女性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一项国际通行保护儿童利益的原则不同于我国现存的儿童优先原则。我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相关法律中不乏保护儿童利益的规定,但至今没有确立"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同时,对儿童权益保护在制度上的缺陷也较为明显。我国保护儿童利益应该确立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取消非婚生子女的称谓,建立收养监督制度并完善探望权制度,实现亲权由"亲"向"子"之转变。  相似文献   

6.
非婚生子女强制认领制度应当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与身份安定为原则.强制认领主要包括直接强制与间接强制.婚姻法解释三第二条第二款填补了我国亲子关系强制认领制度的空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条文规定略显粗糙,于具体适用仍存在诸多困难,如主体范围不明,适用推定缺乏明确标准以及未对子女进行成年与未成年的区分等.基于“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则”与“身份安定原则”,适用解释三第二条第二款应把握以下三方面:限制提起认领之诉的主体;应当有基础的证据;对子女进行成年与未成年的区分.  相似文献   

7.
<美洲国家组织宪章>和<美洲人权公约>的通过和生效为建立美洲人权保护体系奠定了基础,依据这两个法律文书分别建立了两套并行的人权保护制度.<美洲人权公约>及其议定书所涵盖的内容体系十分完善,所建立的人权监督机构有:美洲国家间人权委员会和美洲国家间人权法院,这些机构对美洲人权保护的有效执行提供了保障.<美洲人权公约>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法人权主体理论,促进了区域性的国际人权保护;而<美洲国家组织宪章>框架下的人权监督和保护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江水资源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对其进行法律层面上的保护.我国对长江水资源保护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构成了自己的体系.该法律体系存在不足之处,应当加以改善,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修改有关的法律条文,完善有关具体的法律制度,建立合理的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制度建立本身便体现着对人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合国行政诉讼法》已颁行十多年,但在行政诉讼中仍存在阻却人权保障的观念的、法律的、制度的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试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欣 《科技资讯》2008,(1):254-255
我国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特别是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使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与国际公约进一步接轨。但我国目前在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上仍然与国际法规有较大差距,现行《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范围仍然较窄,在驰名商标的认定以及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制度等方面,均应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本文论述了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及保护措施,对我国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建议和实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其主要功能之一是为了保障人权,而人权保障要真正得以实现则依赖于宪法和宪政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其中违宪审查是现代宪政国家保障人权不可或缺的基本制度,违完审查是实现宪法对人权的保障功能的重要途径。违宪审查和人权保障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学理关联,只有通过实施宪法、确立违宪审查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论非洲人权法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利宪章》拓宽了国际人权的内容,它既确认了第一代人权,又对第二代和第三人权的确认和发展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非洲人权保护制度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完全的申诉权,丰富和完善了国际人权法的主体体系,非洲人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必将有力地推动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刑事诉讼法》将人权保障规定在第2条,并对证据制度、辩护制度等具体法条作出修改和完善,在实践中积极贯彻和落实。近日,广东徐辉冤案的平反更是人权保障理念在刑事诉讼领域的深刻反映。文章以此案为视角,在分析人权保障基本理念基础上,探讨人权保障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发展与困境,并反思人权保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人权及其国际保护与区域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人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内容。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个基本特点,是二的矛盾统一体。人权保护首先是国内问题,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国际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一个问题。全球范围内国际人权保护法制化进展缓慢,人权保护的效果也不明显。相比而言,区域性人权保护走得更远。欧、美、非洲三大区域以相关国际人权件为蓝本制定了各自的区域性人权公约,建立了更为有效的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国际化推动了法律的国际化。刑法的国际化是法律国际化的一部分,其主要表现是各国刑事法律之间不断吸精纳粹、相互借鉴,国际社会还通过国际公约的路径来不断影响各国的刑法内容。这种趋势也必然不断推动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改革。在当前人权问题成为时代和国际鲜明主题的情况下,刑法国际化的进程使人权保障理念在我国的现行刑法中得以突出体现,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刑法中的人权保障机能存在着严重缺陷。只有不断跟上刑法国际化进程,不断重视和真正贯彻人权保障理念,在刑法基本原则、刑罚制度、刑法分则编排体例等方面完善刑法典,才能使现行刑法充分体现刑法应然的机能。  相似文献   

16.
监护权的撤销、监护权的变更都将影响未成年子女的个人权益。非婚生子女的监护权问题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监护权的撤销、变更应综合地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譬如物质生活与精神状况。目前,我国婚姻家庭立法对监护权撤销、非婚生子女监护等规定还远未完善,难以应对当前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的社会形势。因此,宜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以积极的态度去完善子女监护的立法,最终确立监护领域的"子女最大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宪法平等权的司法保护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加拿大宪法平等权规范的严整性、科学性是保证加拿大宪法平等权司法保护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健全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加拿大宪法平等权司法保护的良好制度保障,公共资金的支持是加拿大宪法平等权司法保护的重要经济保障。加拿大宪法平等权的司法保护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但是,它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还是明显的,并可为中国宪法平等权的保护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法学思想,其中不乏众多环境保护法律思想。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支配自然、建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权责观等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与进步的程度.我国至今没有确立沉默权制度,但是,人权保障的加强和法治进程的深入使沉默权实行的迫切性不断加强,分析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应包含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个人信息是信息时代中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的建立能够保障人权,带来相应经济价值。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中,采用隐私权保护还是确立新的信息权保护仍存在争议。而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的解决应利用不同的法律手段,形成相应的法律保护体系,而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