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自然杂志》1999,21(2)
γ射线爆(gamma-ray bursters),简称γ爆,是一种短时标(通常1~2s)、突发性的高能γ射线爆发现象.首例γ爆是由美国国防部发射Vela卫星于1967年偶然发现的.1991年4月,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Compton Gamma-Ray Observatory,简称  相似文献   

2.
鲁润宝 《科学》2000,(10):47-50
γ-射线爆问题诚如陆埮先生所说“γ=射线爆(简称γ爆)是来自宇宙空间的γ-射线的一种突然增强的现象,是1967年美国vela卫星在核爆炸监测过程中由克莱贝莎德尔(Klebesadel)等人无意中发现的。至今人们已经观测到了2000多个γ爆,但爆源是什么天体,至今尚不清楚。这是十分重要而又十分神秘的一种天文现象。今天,它成为非常活跃的  相似文献   

3.
1973年人们第一次发现宇宙γ射线爆发,对此,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模型和猜测,但人们对其神秘的特性的了解还很肤浅。关键就在于,其爆发前后处于稳定态时究竟是什么天体我们还不清楚。最初由于不能精确确定爆发的方向,所以无法进行证认。1976年后可以确定爆发的方向,却始终未从爆发方向找到过任何光学或者X射线、γ射线的稳定源。1979年3月5日这一天,在宇宙γ射线爆发观  相似文献   

4.
徐跃明 《科学通报》1985,30(2):118-118
自六十年代发现脉冲星以来,在B=10~(12)-10~(13)高斯的强磁场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近年来对宇宙γ射线爆的仔细观测更显示出强磁场效应的重要性。然而,时至今日,这一研究仍远未完成,尤其是对光子辐射过程,现有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全面。脉冲星的辐射机制至今仍无满意结果,γ爆的谱型特征更是一个难解之谜,要想解决所有  相似文献   

5.
1954年3月1日至5月5日这一段时间内,美国战争贩子们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在太平洋比基尼地区连续进行了氢弹爆炸的试验。在3月1日第一次试验以后,就已经发现了有不少的日本渔船受到损害,特别是第五福龙丸最为严重。在第五福龙丸上的23名船员都遭到了氢弹爆灰的伤害,其中一人已因伤势过重而死亡。在第五福龙丸事件以后,日本的和平居民和科学工作者陆续不断地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并且要求停止氢弹的爆炸试验和使用。但是美国政府却无视于这种抗议和要求,厚颜无耻地抹煞了这一事实,竟又连续地进行了氢弹的爆炸试验。氢弹的爆炸试验引起了日本科学家特别是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注意,他们在报刊上纷纷发  相似文献   

6.
去年年初公布的美国“康普顿γ射线观测站”卫星关于宇宙γ射线爆发源均匀地分布于天空背景的观测结果,在国际天文学界引起了一场关于γ射线爆发机制的争论,如今可说已达白热化程度。宇宙中的高能物理过程一般都伴有γ射线辐射。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它携带着丰富的宇宙信息,自由地进入太阳系,为人类所探测  相似文献   

7.
曲钦岳 《科学通报》1980,25(24):1129-1129
1979年3月5日,宇宙中发生了一次极强的硬X射线和γ射线爆发FXP 0520—66,被九个宇宙飞船同时探测到。这引起人们很大的注意。与通常的宇宙γ射线爆发相比,这次事件具有显著的特点。整个爆发可以明显地分为爆发相和脉动相。爆发相具有相当高的峰值流  相似文献   

8.
1973年宇宙γ射线暴的发现,引起人们猜想:对于宇宙线荷电粒子,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高能爆发现象?近年来,已开始出现寻找宇宙线粒子暴的实验。例如,寻找关于γ暴起源的尘粒模型所预期的地面μ子暴,寻找超高能区(10~(13)~10~(14)eV)γ射线暴在空气中引起的次级粒子暴。这些实验都是研究在宇宙线粒子计数的泊松分布背景上是否存在异常的高计数事例,它们的结果都是否定的。这些实验都采用不加选择地测量粒子计数分布的办法,因而比较稀少的爆  相似文献   

9.
简讯     
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班在南京举办今年3月15日至4月26日,在南京举办了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班,参加的有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内蒙古大学、河北工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近20位同志.研究班在团结合作的气氛中,对宇宙X射线源和γ射线源、脉冲星、类星体、引力透镜、粒子天体物理和致密星等方面十多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艾小白)1980年全国高分子学术会议在苏州举行由中国化学会召开的“1980年全国高分子学术会议”于4月23日在苏州举行.会议就稀土与橡胶,纤  相似文献   

10.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科霍在柏林宣布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的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发现,也为了提醒人们重视结核病,1995年年底,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肆虐全球的“不治之症”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  相似文献   

11.
一天数次γ射线暴 (简称γ暴 )会从外太空抵达地球 ,γ暴仅持续几秒钟。由于持续时间短 ,γ暴的位置一直无法精确的测定 ,直到 1997年BeppoSAX卫星发现了γ暴之后持续数天的余辉。由卫星提供的精确位置使光学和射电天文学家能探测到持续几天至几个月的光学、射电余辉。在余辉退去之后 ,寄主星系就能被识别出来。通过对寄主星系红移值的测量 ,发现γ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极端情况下 ,γ暴GRB990 12 3释放了超过 10 54 尔格的能量 ,相当于一颗恒星的静止质能。现有的理论模型无法解释如此大规模的能量释放 ,导致了所谓的γ暴能源…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23日,“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发现了一条远古海岸线,表明海水曾经水漫火星岸。  相似文献   

13.
前沿     
正"中国天眼"已发现11颗新脉冲星2018年3月13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观测基地发布,自200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共发现51颗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11颗已被确认为新脉冲星。"中国天眼"调试和试观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约20天的时间能将可观测的天区扫描一遍。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古老恒星的"足迹"2018年3月2日,通过长达12年的观测,美国一个天文学研究团队利用设于澳大利亚的地面设备观测宇宙中的射电波,首次找到了恒星"老祖宗"活动的痕迹,发现了宇宙中第一批恒星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在陕西临潼秦始皇帝陵东侧发现了兵马俑坑。这一重大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巨大发现之一"。20年后的今天,兵马俑三个坑中的一、三号俑坑早于1979年10月1日和1989年9月27日先后正式对外开放。二号俑坑于今年3月1日正式发掘,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在开掘仪式上铲了第一铲土。(左图)二号俑坑保存最完好,建筑、兵种、阵列最复杂,雕塑更精彩。秦俑三坑即将全面展现当年整个军阵的磅礴气势。  相似文献   

15.
万春城 《科学通报》1988,33(24):1858-1858
一、引言 1924年,吴有训在研究康普顿效应时发现,γ射线和物质的弹性散射截面与非弹性散射截面之比,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而变化。近年来,利用这个现象,发展了一种新的核分析技术——γ散射分析技术。这种分析方法是用一定能量的γ射线入射到待测样品上,然后在  相似文献   

16.
胡中为 《自然杂志》1996,18(3):160-164
Shoemaker-Levy 9彗星撞击木星的轰动事件令人类更关心彗星撞击地球的问题.接近地球的彗星尤其引人注意.1995年发现了Hale-Bopp彗星,预报它在1997年3月23日从离地球1.98×10~8km(1.98亿公里)飞越过去,可能比哈雷彗星亮10倍,甚至100倍.1996年1月30日发现的Hyakutake彗星却先飞来,3月25日从离地球1.530×10~7km(1530万公里)飞过去,成为1556年以来见到的最亮彗星.公众以目睹彗星奇观为幸,而天文学家则借此良机观测研究彗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宇宙γ射线暴(以下简称γ暴)是七十年代高能天体物理学中的重大发现。如同六十年代X射线源、射电脉冲星的发现一样,γ暴的发现也是偶然的,然而,又是空间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γ射线的爆发短暂、高能、出现又无规则,因而吸引了许多实验和理论工作者。它们来自何方?是什么样的天体在怎样的过程中产生的?至今仍是一个诱人的谜。  相似文献   

18.
眼下,由人类自己创造的、世人深以信赖和感激的科学和技术,正在静悄悄地、不动声色地为人类自己挖掘坟墓。 1945年7月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试爆了世界  相似文献   

19.
陕西大荔人化石的发现及其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永焱 《科学通报》1979,24(7):303-303
1978年3月21日,陕西水电设计院地质勘探队刘顺堂同志在大荔县段家公社解放三队甜水沟(图1)发现人头骨化石一具,同月29日送西北大学地质系进行鉴定研究。学校对此发现极为重视,即派王永焱、薛祥煦等同志三次去现场进行地质调查和小规模发掘,他们又发现  相似文献   

20.
科技传真     
美国科学家日前说,银河系外增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爆炸,这次爆烧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他们认为,这可能是自形成宇宙的大爆炸以来最大的一次爆炸。 美国巴尔的摩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安德鲁·弗鲁切尔9月16日在亨茨维尔举行的天文学会议上报告说,天文学家们已在今年3月探测到了这次伽马射线爆发时的微弱闪光,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今年9月5日进行观测时也捕捉到了火球的“身影”。这个火球的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