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于生后2~3天,12~14天及26~28天对红球的反应、对说话人脸的反应及对咯咯声的反应。发现正常新生儿于生后2~3天便有较好的视听能力,并与日俱增,提示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智能开发及应用视听能力的测定来早期发现围产期脑损伤及脑功能障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赵剑虹 《杭州科技》1998,19(6):30-31
1.临床资料本院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底分娩总数3826例,其中早产NS例占3.86此妊娠在用周至<对周中断者,胎儿体重在1000至<2500克之间为早产。因合并胎膜早破49例,占33.10%,均为初产妇,年龄范围21~36岁,孕周分布朗~366/7周,其中双胞2例,计围产地引例。所有患者均结合其阴道流液史;汉化用香兰试验或羊水结晶检查,确诊为股膜早被。所有产妇均常现给予预防感染,促胎肺成熟(地塞米松川毫克每日一次共3天),视室缩情况用硫酸舒喘灵或硫酸镁。统计学方法采取X‘检验。2.结果(l)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率:除外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适宜的终止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回顾分析98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及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之间的母婴结局.结果≤33w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升高(P<0.01),34~36w与≥37w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孕周间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剖宫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显著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如病情需要,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于孕33w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适宜的终止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回顾分析98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及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之间的母婴结局.结果≤33w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升高(P<0.01),34~36w与≥37w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孕周间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剖宫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显著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如病情需要,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于孕33w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适宜的终止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回顾分析98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及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之间的母婴结局。结果≤33w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升高(P<0.01),34~36w与≥37w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孕周间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剖宫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显著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如病情需要,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于孕33w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佳。  相似文献   

6.
杨慧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5):197-198
目的:分析近3年来职工医院剖宫产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3年来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仍高于WHO提出的〈15%的目标,职工医院院剖宫产率22.78%。主要剖宫产指征:社会因素、臀位、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控制在2900—3400g之间,剖宫产率最低。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促进医患双方沟通,积极充分试产。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在适当范围可以降低剖宫产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技术和剖宫产技术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各城市报道,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而剖宫产并未带来围产儿病死率的下降。通过近3年我院剖宫产指征应用情况分析,旨在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对6年来收治的124例先兆子痫,进行剖宫产时机选择分析。其中部宫产103例,先兆子痫剖宫产率83.06%,孕周<37周者剖宫产率94.44%(34/36)。结果:母亲全部存活。孕34~36周~( 6)者围产儿预后良好,存活率93.33%。新生儿窒息率6.67%;孕周≥37周者围产儿存活率为98.59%(P>0.05),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升高,达28.17%(P<0.0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及羊水污染率亦明显增高。提示:妊高征时,胎肺有提前成熟倾向。孕龄超过37周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机会增多。如病情严重,孕34~36周即可考虑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93例具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孕妇UmA、UtA超声检测结果,探讨了CDFI对围产儿发病的预测价值及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将异常组与正常组的UmA、UtA频谱PI、RI、S/D3项阻力指标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异常组UmA和UtA血流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和P<0.05),且得出3项指标综合预测围产儿发病的敏感性UmA、UtA分别为86.2%和46.8%,特异性分别为73.1%和87.2%,正确率分别为91.6%和72.2%和NICU、IUGR早产3项UmA比UtA预测价值更大,宫内窘迫及围产期死亡项仅UmA阻力指标有预测价值,两动脉阻力指标均异常,则围产儿预后更差.结论CDFI用于围产期胎盘循环的监测,能尽早发现胎盘功能的异常,对围产儿不良结局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出生体重是指胎儿生后1小时内的体重,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围产期保健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亦可反映新生儿成熟程度和营养状况.这一时期的发育是整个儿童期生长发育的基石.目前高原医学的研究证明,高原缺氧环境使得人体从细胞代谢到器官功能结构均会产生变化.因此,文章认为高原地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平原地区有所差异,并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将剖宫产作为重度妊高症患者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并将终止妊娠的时间提前至孕32周以后,既保障了围产儿的存治,又避免了孕妇因病情变化而出现的各种严重并发症。方法:对3年来收治的118例重度妊高症患者,其中剖宫产99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孕32~36~(+6)周出生的新生儿预后良好。存活率占100%,新生儿窒息率占7.41%。结论:孕32~36~(+6)周的重度妊高症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即可考虑终止妊娠,首选刮宫产,对母婴有利,新生儿存治率高,产妇并发症少,从而达到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孕期保健工作提供临床资料.方法:用标准杆称测量新生儿体重,1109例正常体重儿与52例低出生体重儿孕周、孕产次比较,52例低出生体重儿与49例对照组进行多因素比较.如果,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5%,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为2.0%,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为2.4%,男女发生比例约1:1.低出生体重发生的相关因素中与产妇孕周、孕产次、孕期检查次数、食欲好坏程度、孕期并发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与父母文化程度、身高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质量.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凌云 《今日科技》1999,(6):31-3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本院儿科新生儿室于1990年6月~1998年7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33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的31.4%,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5例,女18例.足月儿30例,早产儿3例.年龄最小在生后1h,最大28天.出生体重1700g~2500g2例,~3000g7例,~4000g18例,>4000g1例,出生体重不详5例.由本院产科转入22例,自门诊收治11例.2.临床表现:33例均有皮肤巩膜黄染,其中肉眼黄疸轻度1例,中度14例,重度18例.黄疸出现日龄<24h2例,~3天17例,~7天9例,>7天1例,4例黄疸出现时间不详.伴随症状中,呕吐7例,拒奶少吃5例,少哭少动5例,哭吵增多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头位脐带绕颈528例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 选择性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相比,新生儿窒息率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脐带绕颈周数增加,剖宫产率增加,窒息率下降.结论 脐带绕颈并不是剖宫产的指征,但脐带绕颈可给围产儿带来不良影响.应加强产程观察和胎心监护,根据产程进展情况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攀枝花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了解出生缺陷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发生原因等,制定预防出生缺陷实施方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照"攀枝花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在攀枝花市所有出生缺陷监测单位对2008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30 111例围产儿,胎龄28周以上出生缺陷38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6.5/万;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1);出生缺陷儿母亲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攀枝花市出生缺陷主要为总唇裂、多指(趾)、外耳畸形等。结论:攀枝花市三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措施,认真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强化孕期保健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259天)的活产婴儿。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各系统发育未成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为进一步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死亡率,就我科1988年4月~1991年12月收治130例早产儿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及分析 1.1 一般资料男85例(65.4%),女45例(34.6%),胎龄最小28周,出生体重最低为900 g,来自农村80例(61.5%)。城市50例(38.5%).死亡22例(16.9%),存活108例(83.1%)。  相似文献   

16.
黄珍 《广东科技》2009,(16):103-104
目的:探究生殖器官感染造成胎膜早破早产影响.方法:对近两年在我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早产(未足35周)患者50例,按宫颈分泌物培养是否有细菌生长,分为A组(有菌生长,26例)和B组(无菌生长,24例).分析生殖器官受到感染对胎膜早破和早产的破水孕周、分娩孕周、延长孕龄(d)、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临床感染症状、胎盘病理或宫腔培养、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A组胎膜早破孕周为(32.7±2.3)周,B组为(33.8±1.9)周(P=0.001),分娩孕周A组为(33.7±2.0)周,B组为(34.2±1.7)周(P=0.006),出生体重A组为(2251.9±643.0)g,B组为(2603.0±543.5)g(P=0.001):延长孕龄(d),A组与B组取中位数分别为5d和1d(P=0.000).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后产褥病率和新生儿感染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殖道感染患者胎膜早破发病孕周早于无生殖道感染患者,分娩孕周提前;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无生殖道感染患者,生殖道感染患者延长孕龄(天数)明显长于无生殖道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7.
龚凤菊  朱莉 《甘肃科技》2009,25(14):157-158,103
总结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治疗方法及选择适宜的终止妊娠时机,降低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对110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34孕周、宫口开大〈2em者应给予保胎、促胎肺成熟治疗,其中26%保胎至孕34周分娩,新生儿出生后情况良好。对于〉34孕周,胎儿已成熟,为避免感染发生则随时终止妊娠;孕28—34周^+6 59例,该组病例共有存活新生儿63例,新生儿发生各种并发症者39例,占61.9%。孕35—36^+6 周51例,新生儿53例,发生各种并发症者13例,占24.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正确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可适当延长孕龄,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及围生儿结局.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2002年1月至2009年4月间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1例,根据空腹血浆白蛋白测定将其分为低蛋白血症组26例(A组),非低蛋白血症组35例(B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及围生儿死亡率.结果:低蛋白血症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非低蛋白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且围生儿死亡率以低蛋白血症组为高(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病情严重,胎儿易发生胎儿生长受限(FCR),低体重儿,胎死宫内等围生儿不良结局.应尽早确诊,综合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臀位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约占分娩总数的2—4%。由于股臀小于胎头,且后出的胎头无变形机会,故胎儿死亡率较高。所以,在孕期纠正胎位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表1两组臀全矫正结果与孕周关系1资料与方法本文观察对象均为我院门诊1989年9月至1998年12月,产前检查并经B超诊断为臀位,大于等于孕28周的孕妇,并随机分甲、乙两级。甲组(胸膝卧位法):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15分钟,三天为一疗程。乙组(臀位自行纠正法):孕妇平卧床上,腰骶部垫高20cm(1-2个枕头),双小腿自然下垂在床沿,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15分钟,三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对低体重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低体重新生儿随机分为4组:胃管喂养(A组)、胃管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B组)、胃管喂养结合抚触(C组)、胃管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D组),每组30例。记录每次喂养前抽吸胃内残留奶量、每日排便次数、每Et排便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出生时体重、生后7天与14天体重的变化。结果每日平均胃残留奶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D组均小于其它各组(P〈0.05);平均日排便次数、平均日排便量、生后7天与14天体重D组均大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结合抚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体重新生儿胃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