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远红外电磁辐射对生物化学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石 《自然杂志》1999,21(2):85-88
本文对中-远红外电磁辐射对生物化学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包括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对酶活性影响、对氨基酸性质的影响、对水的性质的影响等.这些结果对了解红外理疗的机制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对水泥厂两种粉磨生产工艺的优劣进行了对比,提出对闭路系统磨内筛分改造,并对水泥厂球磨机闭路系统筛分改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技术改造对实际生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动车发展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电动车的历史及近期的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并对电动车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重点介绍了电动车用电力驱动系统和电动车用蓄电池对驱动系统的不同形式及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对蓄电池的不同类型的性能作了比较。本文还对多种国外最新电动车的性能进行比较并对我国电动车的发展情况作了介绍。最后对电动车的商业前景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4.
对元分析方法对国内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影响的研究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采用体育锻炼方式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汤颖 《科学之友》2007,(10):7-8
结合工作实践中对各大运营商的了解及对用户需求等的管理分析经验,对NGN技术及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对水泥厂两种粉磨生产工艺的优劣进行了对比,提出对闭路系统磨内筛分改造,并对水泥厂球磨机闭路系统筛分改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技术改造对实际生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紧缩"城市的研究,对城市形态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紧缩"城市的研究,对城市形态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气候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动,对地球及地球生物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分析出气候是影响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其中包括对文明的兴衰、和平和战争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对气候的影响,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SDH的各种自愈网的特点进行了介绍,还对各种自愈网进行了比较,使读者对SDH自愈环的特性有了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文物与旅游之间重要性的阐述,对文物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古代彩绘文物胶结材料免疫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文静  张秉坚 《自然杂志》2015,37(5):332-340
 胶结材料是彩绘类文物(如各种壁画、建筑彩绘、陶质彩绘等)颜料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常用天然生物材料,如蛋清、皮胶、骨胶、桃胶等作为彩绘颜料的调和剂。检测文物胶结材料的成分不仅是研究文物工艺史的需要,对于这些濒危文物的加固保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胶结材料含量很少,杂质多、易老化、流失快,加之分析检测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彩绘类文物胶结材料的检测成为当今文物分析领域中比较困难的课题。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免疫分析技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反应,可以高度灵敏地鉴定出目标生物源分子。目前,国内外在采用免疫分析技术鉴别文物成分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特别是以酶联免疫技术(ELISA)和免疫荧光显微镜技术(IFM)为代表的免疫分析技术在鉴别文物生物源胶结材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本实验室的有关研究工作,同时提出,现有免疫分析技术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图像示踪的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LIA)等在文物微量成分检测和空间分布确定等方面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刘信 《科学之友》2009,(10):81-82
文章针对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的文物保护问题,提出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制订科学的方案,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制,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完全可以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4.
红外技术在文物科学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悦  黄继忠 《自然杂志》2021,43(3):217-224
无损检测是文物科学保护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其中红外技术因其非接触、非破坏、高效率、适用性广、安全性好等诸多优势而得到普遍应用。在简要介绍红外技术相关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红外摄像、红外光谱和红外热成像应用于该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发现不同技术在表征文物影像特征、内部结构以及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各有成效。红外技术能够挖掘各种类型文物的价值、工艺、病害和修复历史等隐藏信息,为其科学认知和保护提供定性甚至定量参考依据,因此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山西晋祠景区周边文物存在的形式,提出了对其保护的对策以及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土质文物本体为模拟对象,采用土柱实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由敦煌土制备的土柱中氯化钠(NaCl)和硫酸钠(Na2SO4)在土柱中的迁移速率,计算得到了氯化钠和硫酸钠在土柱中的表观迁移速率。在各种运移方式中,氯化钠的表观迁移速率均较硫酸钠大。氯化钠和硫酸钠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运移时的表观迁移速率较自下而上饱和自然吸附运移时大。SO42-受土质胶体的吸附作用大,加之硫酸钠晶型结构多变,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剧烈。上述多重因素在温度交变、干湿循环等环境因素作用下,既导致了硫酸钠在土柱中的运移速率的下降,又同时对土柱造成严重粉化和结构破坏,进而影响到土质文物本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董俊卿  李青会  严鑫 《自然杂志》2015,37(5):325-331
采用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技术对河南和安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宋代的几种陶瓷质文物(彩陶、漆绘陶、唐三彩、绞胎釉陶、青瓷和钧瓷)的断面结构进行无损分析,获取了不同类别陶瓷器的表层(颜料层、底漆层和釉层)、中间层、胎釉结合面以及胎体表面的断面结构图像特征。通过这些结构图像,探讨了不同陶瓷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同时也讨论了OCT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类别陶瓷文物的断面结构的优点和局限。  相似文献   

18.
林清 《自然杂志》2010,32(2):106
以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史料为线索,对20世纪初以徐家汇天文台、佘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紫金山天文台等为代表的现代天文台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上海天文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也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李青 《科学之友》2008,(5):110-111
文章通过介绍山西省博物馆馆藏汉代绿釉三层庑殿顶禽鸟御人陶楼,来说明汉代的建筑样式以及汉代人的生死世界观,并且指出陶楼在山西文物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自然力侵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人为破坏,大量古代人类活动遗存遗迹正以不可逆方式快速消亡。简要介绍了大范围空间遥感科技考古研究现状和发展进程;从激光雷达遥感机理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基于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植被滤波获取近地标微地形,从而发现古代人类活动遗迹遗存的方法和技术;以中国不同区域、不同遗迹类型的考古发现为例,阐明了激光雷达遥感科技考古方法在发现、研究、保护和展示中华文明科学价值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