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香兰素缩二硫代肼酸苄酯希夫碱及其铜的配合物,应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对配体及其铜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香草醛、水杨醛和对羟基苯甲醛,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分别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羟胺类Schiff碱配体,并用3种配体与乙酸铜(Ⅱ)合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和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组成。同时,对Schiff碱配体及其相应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和Cu(Ⅱ)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八叠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配合物比相应配体的抑菌活性强,其中水杨醛缩盐酸羟胺合铜对枯草杆菌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合成的新型苯甲酰基硫脲配体及其相应铜配合物,以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证明配体中氢键受体和供体原子的存在促进了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香草醛、水杨醛和对羟基苯甲醛,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分别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羟胺类Schiff碱配体,并用3种配体与乙酸铜(Ⅱ)合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和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组成.同时,对Schiff碱配体及其相应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和Cu (Ⅱ)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八叠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配合物比相应配体的抑菌活性强,其中水杨醛缩盐酸羟胺合铜对枯草杆菌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水杨酰腙配体及其金属锌、铜、镍的配合物,培养出锌配合物晶体.通过测定配体和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质谱和核磁共振及锌配合物晶体,确定为六配位化合物,其中溶剂分子参与了配位.并对锌配合物晶体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对磺酸钠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 (Ⅱ )、钴 (Ⅱ )的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进行了表征 ,证明金属离子与配体的摩尔比均为 1∶2 .用浓度稀释法测定了它们对 5种细菌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杀菌活性 .实验证明 ,配体和铜 (Ⅱ )、钴 (Ⅱ )配合物对其中部分细菌具有一定杀菌活性 ,配合物优于配体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对磺酸钠联苯乙烯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钴(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进行了表征,证明金属离子与配体的摩尔比均为1:2,用浓度稀释法测定了它们对5种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活性。实验表明,配体和铜(Ⅱ)、钴(Ⅱ)配合物对其中部分细菌具有一定杀菌活性,配合物优于配体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用乙二胺与乙酰丙酮、水杨醛反应合成了一种异双四齿席夫碱配体(H2L)及其铜、钴、镍、锌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推测所有配合物均为烯醇式四配位结构,确定新配合物的组成为MC14H16N2O2(M=Cu,Co,Ni,Zn).研究了配合物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炔双膦配体和二亚胺类配体为共配体,与四乙腈一价铜盐反应,最终合成了4种新颖的一价铜双核配合物,产率为35%~50%.进一步对其中2种配合物的晶体学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固体发光性能.这4种铜配合物均具有固体发光现象,其中配合物4c的发光性能最好,是一种潜在的固体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含手性基团的β-二酮及其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方法合成三种新的含手性碳原子的β-二酮,1-对辛(壬、癸)氧基联苯基-3-3′-甲基戊基-1,3-丙二酮,及它们的铜(Ⅱ)配合物.确定化学结构后,通过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相变观察以及作DSC分析,研究β-二酮及其铜(Ⅱ)配合物的相态变化.结果三种β-二酮配体均呈现双变S相液晶,而它们的铜(Ⅱ)配合物却没有表现出液晶性质.结论随着1-对烷氧基联苯基-3-3′-甲戊基-1,3-丙二酮配体的3位基团增大,它们的铜配合物的液晶性质消失.  相似文献   

1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一种长链取代吡啶类配体(L)及其铜(Ⅱ)和锌(Ⅱ)的配合物在25℃及pH6.5-8.5的条件下,在CTAB胶束缓冲溶液中催化PNPP和PNPA水解的反应。结果表明,活化的配体羟基可以作为反应过程中有效的亲核物种,锌(Ⅱ)配合物比铜(Ⅱ)配合物能更有效地催化PNPP的水解,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锌(Ⅱ)配合物中活化的配体羟基具有更强的亲核进攻能力。作者推导了包括配体、金属离子和底物在内的金属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金属配合物催化PNPA水解的双分子催化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相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些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新的席夫碱,呋喃甲醛甘氨酸席夫碱及其铜、锌配合物,收率达68.6%,对比合物的元素组成及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推测配体亚胺N,呋喃环O及羧基O参与配位,配合物为四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步合成法合成了以邻香兰素-D,L-苏氨酸席夫碱为配体的铜、锌、钴、镍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同时,利用差热分析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其热稳定性次序为:钴配合物>锌配合物>镍配合物>铜配合物。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新配体12-(4’-硝基)-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简称npdt)及其三个铜(Ⅱ)配合物和一个镍(Ⅱ)配合物,且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电导测定、EPR和热分析等。对铜(Ⅱ)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成键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β-乙酰吡啶缩氨基硫脲的铜、锌、钴、镍、铁、锰离子的二十二个配合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试了二十二个配合物与配体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及配合物对受试菌均有抑制作用,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比自由配体抑菌活性大为提高,提高倍数为80-10246倍。  相似文献   

16.
以2-甲基-4-硝基咪唑为原料按照文献方法合成了1,2-二[1-(2-甲基-4-硝基咪唑)]乙烷配体,进而制备了其铜、银配合物,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黏度法研究所合成的有机配体及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模式,并以二倍稀释法研究抗厌氧菌的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方式可能为部分插入,并伴随有静电式结合。Cu,Ag配合物对两种厌氧菌菌株的抗菌性相对配体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型草酰胺配体和铜单核配合物,并以铜单核配合物为母体,借助草酰胺扩展桥端接不同配体(1,10-二氮杂菲,2,2’-联吡啶),得到两种Cu(Ⅱ)-Cu(Ⅱ)双核配合物。以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热重分析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对新合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经研究推定,新合成异双核配合物具有不对称草酰胺桥联结构。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配体H2L(L=C20H10N2O2Br4)及其铜(II)、镍(II)的配合物ML.Py(M为Cu和Ni;Py为吡啶)和锌的配合物[ZnL.Py].DMF,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同时用质谱、核磁共振谱对配体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为五配位,吡啶分子参与了配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温度25±0.1℃、离子强度为0.1mol/L(NaNO3)的40%二氧六环-水(v/v)介质体系中,测定了六种氨基酸的酸解离常数及其铜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比较了纯水与混合溶剂情况下,氨基酸配体的解离变化和金属铜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有机溶剂组份在氨基酸配体酸解离过程及金属铜离子配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对于二元金属配合物中可能存在的配体间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温度25 ±0 .1 ℃,离子强度为0 .1 mol/ L 的30 % 乙醇水介质体系中,测定了四种氨基酸酸解离常数及其铜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了配体间相互作用对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三元配合物可能存在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