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蕾 《科技信息》2011,(1):I0232-I0233
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一直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其他成分更具典型性。本文在理解英汉习语的特点和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英汉习语在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三种针对形象处理的翻译英汉习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时芬 《科技信息》2008,(9):292-292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英汉习语反映出了两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分析,主要探讨了英汉习语互译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涛 《科技信息》2010,(8):I0157-I0157,I015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丰富了语言本身。猪和狗这两种动物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涵义,人们也因此对它们产生不同联想,英汉双语中有关猪和狗的习语也各具特色。为了在翻译中能更好地译出源语,实现跨文化交流,泽者应考虑其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探讨,研究英汉双语中有关“猪”和“狗”的习语,以文化差异的角度探索此类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教育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或特定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一般不能改变其含义和结构。在英汉习语翻译时,必须照顾到英汉两国文化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方面的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的原则。只有这样,在翻译时才能确切地表达原文含义。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使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独到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语言词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从英汉习语的表现语义和化特征看,由于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因此,在互译的过程中必须弄清楚英汉习语的对应关系,不能望生义,从而达到准确把握和正确使用习语。  相似文献   

6.
习语带有强烈的文化特征。由于环境、习俗、宗教等不同,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本文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了语言、文化、习语间的密切关系及习语的来源,并结合一些习语具体分析了习语的文化差异,从中总结出要正确理解和运用英汉习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习语的来源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文化差异是翻译的主要障碍。本文在对英汉习语所反映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方面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英汉习语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和具体方法。以期为习语翻译提供一种学习和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英汉习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化教育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或特定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一般不能改变其含义和结构。在英汉习语翻译时,必须照顾到英汉两国化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化特征方面的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的原则。只有这祥,在翻译时才能确切地表达原含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出发,把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意义方面的不对应现象的三类,即一对零的空缺现象;一对一的不对应现象;一对多的不对应现象;并阐述了这三类不对应现象的主要翻译处理策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中的瑰宝,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是翻译者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本文试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历史典故等四个方面分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针对汉、英习语联想意义之间的不同对应关系提出具体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和增译。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大量的习语,本文从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习语的特点入手,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刻对比。最后指出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为此,译者要深刻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通过两者的对比,作出对等的文化传译,使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得以流畅和谐地完成。  相似文献   

12.
常香莲 《科技信息》2008,(11):269-269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折射出其文化背景、习俗;习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在使用方面的异同,揭示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语义和文化方面的不同性,以探求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何晴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181-182
动物习语以其丰富的比喻形象,独特的作用和表现力,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英汉动物习语的异同反映了人类文化进化的二重性。文章运用实例,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外来语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动物习语文化差异的原因,指出在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更要重视隐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刘长珍 《科技信息》2007,(4):133-133
汉英文化大相径庭,民族文化之间的迥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之间存在着互为映照的关系,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看,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生存环境,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历史典故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文化差异构成习语翻译中的一大障碍.分析了英汉习语所反映的英汉民族文化差异,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传递原语信息,英汉习语翻译主要采用直译法、替代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意译法.  相似文献   

16.
马仁良 《科技信息》2007,(3):108-109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的不同,给我们学习和理解英汉习语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存在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翻译实践中自然离不开怎样处理文化问题 ,因而有了依从于源语文化还是译语文化之争 ,特别是在英汉习语翻译时。因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极为明显 ,文化依从问题的处理是英汉习语翻译的难点 ,为此从读者与译者的关系、文化差异中意译的本质、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文化的稳定性与渗透性四个角度论证了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处理文化障碍时译语文化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同的国度之间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民族风情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本文着重从英汉词语、习语、句子结构和语用场景等四个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进行论述。旨在让广大从事英汉翻译者认识到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应该透过语言表层结构,把握其深层含义,摆脱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理解和翻译障碍,从而使英汉翻译既准确又可靠,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实践中自然离不开怎样处理文化问题,因而有了依从于源语文化还是译语文化之争,特别是在英汉习语翻译时.因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极为明显,文化依从问题的处理是英汉习语翻译的难点,为此从读者与译者的关系、文化差异中意译的本质、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文化的稳定性与渗透性四个角度论证了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处理文化障碍时译语文化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翻译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动物习语为例证,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以及动物习语的翻译策略三方面分析论证了动物习语比喻形象差异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以及了解文化差异对准确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