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国家开发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尼赫鲁总理的主持下,于7月底在德里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总额达五百六十亿卢比的印度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投资计划。从1956年到1961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加速工业的发展。印度人民认为建立他们自己的民族工业,不仅是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方法,而且是巩固他们独立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定于1961午4月1日开始。由于这个计划关系到印度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和人民生活,近两年来它一直成为印度国内广泛讨论的一个问题。1960年7月初,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在回顾了1951—61年的计划执行情况后,公布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纲要”。一年多来,这个“纲要”曾经作了几次修改。由于外汇短缺和其他问题,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最后草案的公布一再延期。现在,我们可以从十年来计划执行的概况和“纲要”本身来谈谈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句话已成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印度人民的议论中心。资产阶级的国会和报刊也常常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连国大党和政府中间的一些负责官员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活生生的事实。1960年8月,在国会议员纷纷就五年计划执行情况提出质询时,甚至连尼赫鲁本人也提出了“增长的国民收入到那里去了”的问题,并且随后指定了一个以马哈拉诺比斯教授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来进行“调查”。事隔三年,这个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尚来发表。显然,印度统治集团想要竭力掩盖和冲淡这个丑恶的事实,但这是办不到的。从印度报刊和一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概况1956年是印度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印度工业生产增长了约9%,工业基本建设的规模也很大。据孟买“商业”周刊报道,这一年中经政府批准开办的新企业有262项(其中有18个水泥厂、28个制糖厂、10个基本化学原料厂和27个汽车零件厂),另有598项旧企业获准扩建或试制新产品。1956年印度主要农作物如谷物、原棉和油料等都因水灾而减产。为了支付建设所需的大量机器装备和一部分粮食的进口,印度必须依靠出口和外援来取得外汇和国际信贷。1956年印度政府在对外贸易上继续采取与各国签订或延长双边协定、放松出口管制和实行出口贴价等鼓励出口的措施。但是由于印度的大宗出口货(如麻制品、棉布、皮革、食用油等)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到剧烈的竞  相似文献   

5.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情况印度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制订和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56)。据1957年7月底印度计划委员会公布的数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印度政府的计划开支达到二百零一亿三千万卢比,其中八十八亿四千万卢比用于农业和水利综合发电工程,五十三亿二千万卢比用于交通运输业,十亿卢比用于工矿业。在大量的投资和印度人民的辛勤劳动下,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农业生产有了相当的增加。从1950—51到1955—56年,粮食产量从五千万吨增加到六千四百九十万吨,计增29.8%。原棉和黄麻的产量分别从二千九百一十万包和三千二百八十万包增至四千万包和四千二百万包,即分别增加37.5%和28%。其他经济作物如油籽和甘蔗的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计划期内,印度农业总产值约增长了19%。  相似文献   

6.
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政府一再宣传土地改革,制定了各种繁琐的土改立法,实际上却纵容地主加强封建剥削,广大农民的处境进一步恶化了。尽管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在农田水利方面投入成百亿卢比的资金,但是,在封建关系的束缚下,农业生产依然停滞不前。尼赫鲁政府为了缓和粮荒,1957年以来每年从美国进口几百万吨粮食。这种饮酖止渴的作法不仅没有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恰恰相反,印度粮食短缺,特别是大米短缺的情况愈来愈严重了。不久以前,尼赫鲁在国大党议会党团负责人的一次集会上承认,土地改革的极大部分仅仅是停留在纸上,在一些邦农民的租佃权没有保障,农业计划执行得不好。早些时候,印度计划委员会农业小组也承认印度的“农业计划”已经失败。  相似文献   

7.
昂首振翅 蓄势待发——印度欲创21世纪的亚洲奇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一直梦想成为世界大国。尼赫鲁曾说过:“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尽管印度拥有10亿人口,尽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体国家,但过去大多数世界经济观察家很少把目光投向它。随着政局稳定和国际环境的改善,瓦杰帕伊政府开始启动第二阶段经济改  相似文献   

8.
五年计划和三场革命印度1947年独立后,于1951年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印度执行了七个五年计划和三个年度计划。在这一时期,印度政府通过各种法规和许可证制度,实行半管制的、以进口替代为主的混合经济体制。国家采用争取外援和发行公债等手段对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进行巨额投资,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使国营企业在重工业、基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一般认为印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推行新农业战略,实施绿色革命,是因为尼赫鲁时代的旧农业发展战略遭到了失败,是由于印度政府面对严重的粮食危机.本文则力图通过分析尼赫鲁工业发展战略及其增长结构,证明印度的绿色革命有着更加深刻的经济根源,它是尼赫鲁工业化战略矛盾发展和自我消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上月初印度总理夏斯特里访问英国时,提出了一个由美英等国提供“联合核保护”计划,据说目的是使印度和其他国家免遭“核进攻”。于是,印度和西方许多报刊通讯社纷纷鼓吹说,夏斯特里需要一把“核保护伞”。从1963年春天尼赫鲁搞的“空中保护伞”到现在的“核保护伞”,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像印  相似文献   

11.
“世界的发展必须依赖教育。”这一观点,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取得共识。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提出了“全民教育”的口号,在其后举行的纽约世界儿童最高级会议上得到多国首脑的同意,并在一些国家开始执行。1993年12月,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埃及、尼日利亚、巴西和墨西哥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全民教育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争取9国首  相似文献   

12.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父与女,是印度政坛的两代风云人物。从1947年8月15日,印度脱离英国宣告独立后,尼赫鲁连续担任了4届印度总理,直到1964年5月27日他75岁逝世为止,长达17年。 1966年初,英·甘地继任总理;1967年、1971年、1980年三次当选,前后任4届总理至今,达14年。从印度独立至今的36年间,尼赫鲁和英·甘地父女俩,在印度执政共计达31年之久,这在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尼赫鲁与英·甘地在印度人民中享有较高的声望,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据尼赫鲁纪念馆的资料,有80个国家出版了950部书籍,记述尼赫鲁的事迹。他自己的著作有十多部,演讲与写作集有14卷。英·甘地著作不多,但有关介绍英·甘地的著作和材料却是大量的。今年8月15日是印度独立36周年。印度报刊最近连续发表了不少有关尼赫鲁和英·甘地的文章和材料。本文以印度和西方书刊的材料为依据,就尼赫鲁的家世、尼赫鲁与英·甘地父女俩的轶事,他们的共同处与各自的特点,随意而谈,虽然不是历史,也非传记,但对中国读者了解尼赫鲁父女俩和了解印度的情况,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工农业双跃进今年是保加利亚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去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工业产量比1939年大约增加了七倍。目前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生产相当于1939年全年的工业生产总量。最近十年,保加利亚工业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5%。这样增长的速度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没有过的。拿保加利亚和它的两个邻国希腊和土耳其来比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保加利亚的工业是同它们的工业处在同一个水平上的。但是,保加利亚工业产量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这两个资本主义国家了。1956年,希腊的工业产量比1939年只增长9O%,而土耳其也不过增长一点三倍。但是,保加利亚的工业产量却增长了五点七倍。按人口计算,保加利亚的电力生产,在1939年同希腊一样,约等于土耳其的两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7日,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的十一周年。十一年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在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颁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当195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工业总产值已比战前1936年增长一倍以上。从1956年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继续高涨。最近两三年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都取得了迅速的进展。目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正为争取完成1959—196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七年计划而奋斗。去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前夕,人民议院通过了关于1959—196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七年  相似文献   

15.
当着保卫世界和平的力量日愈壮大,反对殖民主义的声势日愈高涨的时候,爱好和平、反对帝国主义剥削的人们,没有不衷心希望印度这样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亚洲大国迅速地发展它的国民经济的。这反映在人们十分关心印度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上。  相似文献   

16.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自去年2月召开以来到现在已满一周年了。在这一年内,苏联人民受了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决议的鼓舞,在发展工农业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列宁主义的政策和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议,1956年苏联工业品的产量比1955年增加11%,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11%以上,消费品的生产增加9%以上。苏联工业生产增长的这种速度,甚至比资本主义国家在繁荣时期的工业增长速度还要快许多倍。这就使苏联在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从而越来越接近完成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提出的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即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按人口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拿几种主要的工业品来说,1956年苏联钢产量  相似文献   

17.
7月22日,印度和美国同时宣布,印度、美国和英国已经签订了一个关于“空防”的军事协定。这个协定是印美军事结盟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标志,是尼赫鲁政府丧权辱国、投靠美帝国主义的又一个卖身契。尼赫鲁政府实际上已经接受了美国“空中保护伞”,进一步把印度纳入美国“全球战略”体系,使印度沦为美国的军事基地。这个威胁亚洲和平的严重步骤,引起了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注意和严重警惕。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一年(1958年4月至1959年3月)是印度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在这一年中,印度政府在工业建设和经济改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巩固成就,目前印度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出口,特别是扩大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借此减少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此外,印度政府还积极争取各国的长期信贷以满足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外汇需要,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公营经济和推动土地改革。民族经济的发展一年来,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公营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五年九月七日,我国政府发表的声明指出:“印度政府口口声声说它奉行什么和平共处政策。实际上,只要有可能,它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欺负和侵犯它的邻国的活动。几乎所有印度的邻国都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了解到达一点。”这是有充分事实根据的。大印度帝国的迷梦对外侵略和扩张,是印度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的表现。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印度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就做着“大印度帝国”的迷梦了。一九四四年尼赫鲁在他所写的《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明显地流露了达  相似文献   

20.
原子破冰船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关于1956—1960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中,关于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方面,包括要制造装有原子能发动机的破冰船。现在,世界上第一艘原子破冰船的筹建工作正在苏联进行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