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简要回顾国内外煤相的研究历史,系统总结了煤相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对煤相的划分依据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煤层成因类型为主要依据的煤相划分方案,最后对煤相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水城矿区二塘向斜二叠系晚期龙潭煤组上段应与大河边向斜一样属于宣威煤组上段(即为长兴煤组和龙潭煤组上段),是该地区的主要含煤层段。文中将该段的沉积划分为一种沉积体系,二个沉积相区,5种沉积类型。重点分析了三角州体系沉积区的聚煤条件。在上三角州平原及上下三角州过渡带区,煤层大都形成于泛滥平原相的沉积基底上。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相与生烃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吐哈盆地侏罗纪煤层煤相的划分标志及四种煤相(即干旱森林沼泽相、潮湿森林林沼泽相、流水沼泽相及开阔水体沼泽相)的基本特征;同时,评价了不同煤相的生烃潜力,指出流水沼泽相为煤成烃最有利之相带,对指导煤成烃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苹 《甘肃科技》2010,26(20):48-50
通过分析甘肃省正宁南部煤炭勘查区各煤层的煤质特征,指出正宁县南部煤炭资源各煤层应属低灰-中灰、低硫-中硫、高热值、低磷、低氯、结渣性弱、中等可磨性,高稳定性的不粘煤,并指出了煤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5.
三江~穆棱河聚煤区煤层多、煤种齐全。早白垩世煤的煤岩煤质特征:以半亮型煤和光亮型煤为主,显微煤岩组成以镜质组为主,以低硫、低磷,中至富灰煤(以中灰煤为主),发热量较高,为具有中等粘结性的低~中变质烟煤。  相似文献   

6.
陈晓明  吴章利 《科技信息》2012,(20):387-389
通过马依西一井勘探煤层煤质数据和特征的统计和整理,总结了井田内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煤的工业用途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中灰煤、中高硫煤、低挥发分煤、中高发热量煤;煤种主要包括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指纹技术,研究了Ⅱ、Ⅲ两种煤相不同煤阶煤(R_(max)~°0.67%~1.07%)的三维荧光指纹特征.根据指纹图类型和特征指标F、α、K、R′的量值以及不同化石燃料样品的指纹参数范围,证实了Ⅱ煤相进入生油期的煤阶早于Ⅲ煤相煤.Ⅱ煤相煤生油潜力大于Ⅲ煤相煤.  相似文献   

8.
伊宁凹陷煤系地层主要分布于侏罗系中下统水西沟群(J1-2sh)八道湾组(21-23煤、27-29煤)、西山窑组(6-7煤、10煤),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结构简单。研究结果表明:伊宁凹陷4套主要煤层显微组分以惰性组为主,镜质组次之,壳质组极少,自下而上惰性组含量逐渐增高,镜质组含量逐渐减少;煤质属低-中灰、低硫、中高-高挥发分、高-特高发热量不粘煤;煤的挥发分与灰分呈弱负相关关系,与全硫含量、发热量分别弱正相关。究其原因,传统的煤变质指标挥发分对于低变质长烟煤、不粘煤适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关于煤系沉积相模式的研究,可以重建成煤环境,对煤层预测,寻找煤气田,煤田,煤田地质勘探方案的部署,地上资源的开发及矿产的综合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应用Г·А·伊万诺夫教授的相一大地构造的方法,联系我国煤田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对不同沉积环境的煤系形成过程及其地壳运动作用的变化关系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例如对滨海煤层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序的形成和特征;滨海煤层石灰岩顶板形成模式及地质作用控制下的动态分析;滨海煤层的分叉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综合动态分析;大陆及滨海大陆相的成煤地质作用及其对煤层原生构造变化的影响等的综合分析.从而找出煤层变化的一定规律,并进行煤层分叉的生因分类,为煤田预测,地质勘探部署以及对煤炭资源的最终评价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金沙县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龙潭组煤系地层、可采煤层及煤岩特征等,并对煤的化学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该矿区C8煤层为低灰、低硫、高热值无烟煤,C12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对该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龙陵镇安狭长的山间盆地内,发育着一套以粗碎屑岩为主并含巨厚褐煤层的含煤建造,外表根像河流成煤环境,为此颇有争议。本文通过对该区成煤期构造、气候、植物、水文条件及其地理环境的研究分析,认为此粗屑物质并非通常所说的河流沉积物,是大量边缘互相重量入湖的冲积扇沉积,是个特殊的扇湖成煤环境。由于盆地小,相分异差,搬运短,含煤建造和湖沼是以粗碎屑岩为主。故它不同于国内外一般扇间湾和扇三角洲平原成煤。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10~#煤层沉积前后岩相古地理和沼泽的发育及性质,探讨了该煤层的形成条件,论述了该煤层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特定沉积环境,提出了由于成煤期地壳的不均衡沉降和沼泽基底不平引起煤层分布和厚度的急剧变化。其特厚煤点是在奥灰岩溶洼地形成,而无煤区是在成煤后受冲蚀形成,且有一定规律可寻,并受古地理所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各种宏观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分析鉴定,提出第四含煤段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受潮汐影响的浅水三角洲沉积,河流活动和频繁的泛滥洪水的垂向加积作用影响了泥炭沼泽的发育。活动的三角洲似乎不是成煤的有利场所。图7,表2。参5。  相似文献   

14.
云南陇川盆地东南缘新第三系南林组砾岩沉积物由扇根碎屑流、扇中河道和扇缘水道及沼泽沉积构成,文章探讨了各类砾岩的成因、粒度分布,指出该区的砾岩沉积模型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设计了乙醛氧化制乙二醛的各种可能模型。采用EHMO法在APPLE-Ⅱ微机上进行了计算。同时又做了相应条件下的IR谱。计算和实验结果一致。反应体系中NO对醛基有保护作用,对甲基有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泰市采煤塌陷区生态复垦用地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讨论采煤塌陷地生态复垦的基础上,对新泰市采煤塌陷区生态复垦用地的营养结构、平面结构和垂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营养结构上,绿色作物主要是农作物、蔬菜、饲料及水生生物.在平面结构上,在塌陷的中心地带实施网箱养鱼,外围区建立精养渔塘和水生经济作物,最外层生态复垦为高产农田、蔬菜大棚、畜禽养殖区和林果地.在垂直结构上,在积水区建立精养渔塘和水生经济作物,最上层则发展水生、半水生及旱作绿色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7.
萍乡地区位于萍乐坳陷西部,其安源煤系(安源组分为紫家冲段、三家冲段、三丘田段)储量丰富。不同层段煤层发育特征差异显著,对于不同层段的成煤环境的认识不一。以安源组野外露头剖面和煤田地质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安源组3个段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分析。结果表明,安源组紫家冲段和三家冲段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海陆交互环境中的有障壁海岸堡岛体系,三丘田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煤系的发育分布受沉积微环境控制,泥炭沼泽微相为主要聚煤场所;紫家冲段沉积期为主要成煤期,为海进背景下的海湾泻湖-潮坪成煤模式,滨海平原的泥炭沼泽是主要成煤环境,形成的煤层分布广、厚度大、结构单一;三丘田段沉积期为海退背景下的为浅水三角洲成煤模式,煤层主要产出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层较薄、灰分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竹秆锈病近年来在江、浙等省竹林中发生较普遍。在60亩淡竹林内,从1984~1926年每年3月上、中旬用1:1的煤焦油柴油液,涂于发病部位,连续防治三年,其效果分别为89.9%、82.8%和97.1%,每年新竹发病率从原来的26%降至2.2%,总发病率从35%下降至6.7%。防治方法简便,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白河地区森林/沼泽交错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长白山白河地区3种类型沼泽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从群落结构特征、生产力、相似性、多样性、演替等方面揭示了该地区森林/沼泽交错区的内在发生、发展规律,为推动我国交错区的理论研究,指导该地区沼泽地利用,发展农林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