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城镇化发展的“苏南模式”之后,人口学者又提出了人口转变的“苏南模式”,这是很有意义的。对“苏南模式”的概括和探讨,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论界对中国独特人口转变道路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国现实的人口转变,推动人口控制的深入展开。笔者拟通过对苏南模式的概括和描述,探讨苏南人口转变的现代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汕头科技》2010,(2):3-9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工作,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南通蓝印花布是采用传统的镂空版刮浆防染的蓝印花布,它以纹样清新、蓝白分明、朴实美观等特点,深受人民的喜爱。本文着重对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南通蓝印花布直接源于宋代嘉定和安亭的“药斑布”,间接地继承了夹缬和蜡缬的印染技艺,从纹样设计方面又吸收了剪纸的艺术风格。另外,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发展与南通独特的地理环境、染料的种植、棉纺织业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7,(5):25
2007年,芜湖市科技局以开展“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五大优势”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全国和省、市科技大会精神,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芜湖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方元 《安徽科技》2010,(3):25-27
南通的发展曾多年徘徊于江苏13个省辖市后列,在“长三角”也逐渐被边缘化。近几年来,南通全面实施“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跨越赶超、全面协调之路,进入了经济发展质量好、综合竞争力提升快、城市建设特色鲜明、城乡居民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被誉为“南通现象”。认真探寻“南通现象”.对于加快铜陵崛起、建设幸福铜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宁波作为中国“智慧城市”的首倡者与实践者,率先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并在2011年正式推出了5年407亿元的财政支持用于各领域的智慧城市发展,今年又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的五个试点城市之一,俨然成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先驱与旗手.智慧产业是智慧城市的支柱和支撑力量,发展智慧产业是推动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由“行政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众需求导向”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7.
李家海 《当代地方科技》2011,(21):108-108,110
加强快发展特色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阿里经济新跨越的必然要求。必须立足阿里实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符合阿里实际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打造亮点.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矿产业、旅游业和边境贸易等重点产业。推动阿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放大区位优势,激情拥抱江海。南通疾步前驱的身影,折射的是思路决定出路的深刻道路。拥江揽海的南通将桥港互动、江海联劝作为发展的“航标”,谋求的是优势效应的倍增,打造的是跨越发展的平台,呈现的是速度效益的提升。“只要方向选对了,距离再远,路也会越走越宽。”这是南通崛起的体会,但不仅仅属于南通……[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对南通老百姓来说,都非常熟悉南通的“四大怪”——“狼山没狼,观音山没山,长桥不长,南通南不通”。随着苏通大桥的顺利合龙,南通终于实现了通江达海的千年夙愿,也一改“南通南不通”的自然宿命。这个被最早定位为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的宝地,正搭乘苏南的经济快车,描绘信息化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21至22日,“2013新能源与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两岸机电工程产学研合作研讨会”在南通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南通大学和台湾大华科技大学主办.江苏省内燃机学会和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协办,南通大学校长袁银男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的主题为新能源与先进制造技术、机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节能、降耗和环保等,旨在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与先进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企业领导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从而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将生物产业纳入“十大重点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对我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信息化》2008,(3):86-86
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共同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研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城市工业的迅速崛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南通地区近代城市工业与传统家庭农副业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推动南通区域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尽管南通区域市场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但它是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过渡的一个阶段,仍具有封建性、垄断性和保守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模型,实证分析2011—2018年南通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南通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指出2013年以前南通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此后呈稳定上升发展态势,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创新政策和创新载体等五方面因素对南通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产生了不均衡的推动作用,前三者影响效果较大,后两者影响效果相对较小,并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南通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忠伟 《安徽科技》2014,(12):33-33
2013年,双风经济开发区启动实施“百企升级”三年计划,即到2015年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研发机构10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0户,新增规上企业100户。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为主线,双凤经济开发区正努力实现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资源配置由“土地集聚”向“核心技术集聚”“资金集聚”“产业集聚”转变,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西湖区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积极突破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瓶颈,形成了科技创新“四种模式”,对引导企业聚集,推动企业良性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提升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杭州科技》2013,(6):56-59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许多城市把发展设计产业作为“立市之本”,如北京提出“创意设计产业塑造活力北京”,上海提出“建设亚太地区领先、全球知名的设计之都”,深圳提出“建设中国设计之都”,无锡提出“创立亚洲设计中心”,各地正在积极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新区阶段发展理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正处在由产业主导中期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过渡。高新区“二次创业”过程也是园区实现“五个转变”的过程。首先,园区要从注重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的外延式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其次,园区要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第三,园区要努力实现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第四,园区要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由小而分散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变;第五,园区要从逐步、积累式改革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从以往的“又快又好”转为“又好又快”的目标选择,这种转变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决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贯彻“八项任务”、落实“三个协调”。以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为基础,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具有良好的前景。我们应大力促进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努力完善制度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化解一切不和谐因素,发挥制度建设的综合效应,制订稳定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投资政策、从紧的房地产政策、灵活的外汇政策、求质的外贸政策,为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