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妇女解放运动高潮。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继承了辛亥革命以来的优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有重大突破。本文从五四新文化时期的独特背景出发,就这一时期妇女运动几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它之所以能形成大规模的妇女解放思潮,其原因在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推翻封建制度的客观要求;“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我国妇女运动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各种新出版的报刊纷纷应时而出,形成了报刊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是我国现代新闻事业史的第一次高潮。在这一时期,报刊的传播者有强烈的“欲被人知”的愿望,接受者有强烈的“欲知”需求,这两种需求在五四时期达成高度一致,导致了五四报刊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在整个社会进步潮流的推动下,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觉醒了的妇女知识青年开始为妇女自身的解放而努力,其中,争取妇女经济独立的运动得到了社会进步势力与舆论界的支持,人们普遍认为“妇女运动最重要的是经济独立”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各种新出版的报刊纷纷应时而出,形成了报刊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是我国现代新闻事业史的第一次高潮.在这一时期,报刊的传播者有强烈的"欲被人知"的愿望,接受者有强烈的"欲知"需求,这两种需求在五四时期达成高度一致,导致了五四报刊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妇女形象的变迁则体现了妇女解放的程度。延安时期,中共在推进妇女运动过程中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妇女形象。探析《中国妇女》可以发现,整风运动前的妇女形象主要有模范女英雄、女劳动模范、模范母亲和模范女干部。与这一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相呼应,以《中国妇女》为载体出现的妇女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玩偶之家》树立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形象。在漫长的妇女解放的过程中,社会对性别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本文从五四时期、"十七年"、八九十年代到当下四个时段探讨一个世纪以来女性形象的变迁,察看妇女解放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王尔德在欧洲几经演变的“莎乐美”的形象基础上成功地创作了悲剧《莎乐美》,成为了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五四”时期中国出现了对《莎乐美》译介、接受的热潮,从而对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指导思想、理论武器,结合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际,在1921年──1927年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我党早期妇女解放的思想。这些思想揭示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要解放必须废除私有制;同时也阐明了妇女解放的方向、途径、对象、主力军、同盟军等思想,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解放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维东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3):81-82,93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暖昧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年代后觉醒张扬的超越期,渐渐走向成熟。这种变化是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妇女解放的步伐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妇女解放运动,是全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抗日救国为目的,掀起了大规模的妇女解放运动,提高了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推动了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本文试从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发生、发展,来阐明华北妇女在抗日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伟大作用。一、抓住妇女切身利益进行宣传、动员,使她们走向解放之路近代中国是帝国主义角逐掠夺的对象,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启发了一批知识妇女的觉醒,她们开始走上了救国救民。争取妇女解放的道路。但是占全国妇女最大多数的农村…  相似文献   

12.
电影《庭院里的女人》根据赛珍诛同名小说《群芳亭》改编而成,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和中国女性的思想状况。“五四”运动把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传到了中国。在此时代背景下,电影中的女性既有对传统的维护和尊崇的一面,又有对传统的挣脱和反叛的一面。赛珍珠以一位外国作家的笔触对中国女性的思想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为全世界的人们呈现出一个外国人看待中国文化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一代伟人周恩来的革命活动中探寻他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关系。从他的幼年、青年时期的经历,探讨他关于妇女解放运动思想的形成过程。通过周恩来在各个革命阶段心系妇女解放运动的活动,研究他为妇女解放运动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戊戌维新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郭燕(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比较清醒地把妇女解放看作是变法图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从中西制度、文化的对比中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子有受教育权,有参加多种职...  相似文献   

1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日趋严峻的斗争形势以及妇女解放的发展需要,皖西苏区的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主动参与根据地建设,逐渐在生产劳动、拥军支前、后勤保障、文化宣传等工作中展现出巨大的力量,成为苏区革命与建设的生力军。同时,在革命、建设与妇女解放的互动中,皖西苏区妇女为争取实现自身解放进行了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对于皖西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研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总结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解放工作的经验,又有利于以史为鉴、推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胜利 《甘肃科技》2011,27(23):86-87,78
新文化运动自觉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以自由、民主、科学和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主题。这一时期既是近、现代史的转折点,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新文化运动与新闻报刊为内容的联系中,以该时期的思想传播为背景,把握报刊的社会功能性思考。这场震撼人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的新闻界蓬蓬勃勃地展开,在一定意义上进人了中国新闻报业的黄金时期,这也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发展时期,清末新政中的一些改革措施有利于维护妇女权益和转变妇女观念及生活方式:如禁止妇女缠足革除了摧残人性的陋习,使女性在身心方面得到解放;兴办女子教育不仅使妇女从精神思想上获得解放,也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妇女团体的涌现和妇女杂志的出现,使妇女不再局限于贤妻良母的角色而开始参与社会生活等,这些措施唤起了近代女性的觉醒,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文学思想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示出他从主张“为人生的艺术”到转而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复杂历程.既反映出周作人文学思想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也显示了五四时期相关文学概念内涵的多样性,对我们重新认识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及相关作家的文学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二重性,“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化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对“五四”运动高潮之后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梳理,认为这时的文化保守主义主要有抓住运动中的一些过火举动或过激言词向新文化运动泼污水、制造复旧舆论、弘扬国粹、大搞复旧活动等四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这种文化转向强调了翻译与目标语体系中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强调了意识形态影响翻译的层层面面,如影响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影响译者所选用的翻译策略等。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五四”时期是一个特殊而典型的时期。当时的内忧外患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了严重的危机感,使他们意识到文学也可以承载政治使命与科学启蒙职责。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在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都明显地受到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