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岩溶洞穴是岩溶地貌的组成部分,它与洞外的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洞穴沉积物常能保存较好的地貌形成的历史印迹,通过对贵州岩溶洞穴沉积特点的分析,就贵州地貌发育演化阶段及分期问题进行了论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峡谷是贵州岩溶高原山区最普遍的一种地貌类型,是一个物质、能量作用的特定地域系统。通过对喀斯特峡谷类型、特征,生态环境特点的探讨,提出了喀斯特峡谷区应制订科学的峡谷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水能梯级开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构造运动对贵州西部岩溶石漠化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地质、地貌条件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作者从贵州新构造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出发,讨论了新构造运动对贵州西部岩溶石漠化的发育、分布及其演化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岩溶地区城市地貌演变与生态持续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坡  孔繁雯 《贵州科学》1999,17(2):127-131
人类活动已成为城市地貌及生态环境的演变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岩溶地区城市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岩溶城市地貌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气侯系统、水文系统及地质灾害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并相应地提出了保持城市生态持续能力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贵州喀斯特(岩溶)山区是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从6个方面总结岩溶山区土壤环境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指出岩溶山区土壤环境问题的研究应着重于土壤因子与其它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其核心内容是研究岩溶山区土壤与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岩溶山区土壤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稳定性及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壤储存、转化和运输功能等3个方面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岩溶山区土壤环境问题战略对策与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西南地区客运专线项目建设,该地区属云贵高原,区内沟槽切割较强烈,科斯特地貌和丘陵地貌发育,坡麓自然斜坡陡峻,植被覆盖良好,存在大量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等岩溶地貌,隧道施工中围岩以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不纯碳酸盐岩为主,多形成充填或半充填溶洞,填充物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尤其以隧底隐伏岩溶探明及整治更为困难。以中铁十七局沪昆项目麻拉寨隧道DK611+566~DK611+615段隧道隐伏岩溶整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隐伏岩溶的探测和桩筏基础在隧道隐伏岩溶整治中的优点、可靠性、施工工艺等方面加以论述,也为公司目前少有的串珠型、大型隧底溶洞治理工作积累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广西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广西岩溶区为例,从导致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因素入手,建立了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选取碳酸盐岩分布面积百分比、地形坡度、地貌类型、土壤侵蚀强度、石漠化面积百分比、森林和灌丛覆盖率、早涝片面积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并以ArcGis 8 Desktop为平台,利用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模型的空间关系识别,进行了广西岩溶生态区脆弱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与生态修复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清海  林昌虎  何腾兵 《贵州科学》2006,24(3):62-65,74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地质、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交叉影响使贵州喀斯特山区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本文探讨了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提出了人为因素是贵州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的几项工程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对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匮乏,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现象,它的产生与岩溶环境条件直接相关。通过对流域内的岩性、地貌、岩溶形态、表层岩溶带、地下管道在岩溶水系统中构成的水文网络及动态变化等岩溶环境特征的调查研究,论述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及其产生的后果。根据石漠化的分布现状与岩溶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石漠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岩溶生态环境综合实验站的历史使命──贵州石山地区的治理开发和经济振兴TransformationofStoneMountainAreainGuizhouProvinceandItsEconomicDevelopment¥//蒋九余(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1.
李菊  王震洪 《贵州科学》2009,27(2):90-96
本文首先介绍建国以来贵州省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贵州省脆弱的喀斯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①城市空气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效应”突出;②城市绿地率不高且布局不够合理,水土流失严重;③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水环境质量;④城市噪声污染总体上不容乐观;⑤地质灾害较重;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在喀斯特地区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山东的喀斯特地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山东的各种喀斯特地貌形态,喀斯特地貌基本特征作了介绍和论述,并对本区新生代以来喀斯特发育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中南部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中南部是我国亚热带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区。不同时代的各类碳酸盐岩广布,且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发育齐全,对研究喀斯特地貌形态及其发育过程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貌发育过程研究,结合地貌趋势面分析,对研究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及其特征,以及喀斯特地貌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4.
小七孔风景区位于黔南岩溶区荔波县境内,区内岩溶地貌发育、峰丛洼地、峰丛槽谷非常典型,岩溶森林奇特.在此介绍该区的基础地质、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论述丁该岩溶森林在恶劣环境下,仍具有较强的原生性、小生境多样性以及对岩溶环境适应和生态系统稳定的演化特点,最后指出这种独特的岩溶森林系统具有先天脆弱性,应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区域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密 《贵州科学》2005,23(2):55-59
本文在对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就喀斯特地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等内容对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贵州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受损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影响 ,使生境恶化现象尤为严重 ,对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影响极大 ,使得贵州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在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受威胁的现状及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受损原因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佛山岩溶环境与经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环境是一种缺土、缺水、富钙的极不稳定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现代岩溶环境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本文从金佛山岩溶环境的形成地质背景角度分析了该脆弱岩溶生态环境对经济滞后作用,探讨了在该区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开发的问题,提出不能以牺牲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来发展经济,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与经济并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岩溶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术实践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岩溶森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支撑体系,基于岩溶地区小生境高度异质性的多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理论,基于岩溶地形地貌、土壤和自然干扰机制下的隐域性植被演替理论,基于岩溶植物萌生特性的群落构建机制和岩溶生...  相似文献   

19.
贵州以峰丛洼地 /峰丛峡谷为主要地貌类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喀斯特发育典型、生态脆弱、环境封闭、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在麻山、瑶山、花江等地大量调查的基础上 ,以这一特定地区人地关系的分析为主线 ,探讨了该区人地关系的现状和危机产生的自然与社会原因。并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人地关系的调控和脱贫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三江并流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最为重要,也是景观最为奇特的组成部分。对其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9世纪有少量中外学者作了一些零星工作。20世纪开始有较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建国以来多学科、多专业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增多,取得了较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上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该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具有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第四纪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区域性的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科学意义。同时,对三江并流区的包括旅游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等在内的资源利用,多条大江上游的生态建设,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