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针对变压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等非线性电感元件在铁磁谐振研究中的重要性,建立了一种同时考虑变压器电感及损耗非线性的计算模型,利用非线性电感和电阻的并联来模拟变压器,并给出了由变压器空载实验测得的电压、电流有效值和损耗值计算得到非线性电感磁通电流曲线和非线性电阻伏安曲线的方法.将该模型应用于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仿真计算中,并与实验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非线性电阻模拟变压器损耗进行铁磁谐振的仿真计算,所得到的变压器电压和回路电流的峰值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分别为3.81%和0.2%,远低于利用定值电阻模拟变压器损耗时的误差19.5%和15.9%,表明该模型应用于铁磁谐振的计算时所得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2.
实验制备并测量了结露型湿度传感器在不同湿度下的复阻抗特性曲线,分析了器件电阻和电容值随频率的变化,获得相应的等效电路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了等效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由此得到器件参数在不同湿度下的最大影响因素并据此分析其敏感机理.结果表明,结露传感器在低湿区的电阻主要来源于导电颗粒电阻和颗粒间界面电阻,在高湿区是颗粒间界面电阻以及电极与湿敏膜之间的接触电阻起主要作用,而在结露区则取决于电极与湿敏膜之间的接触电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描述帽顶光束Z扫描曲线峰谷相对大小的非对称参量A随远场光阑的线性透过率S和三阶非线性折射相移Φ1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光克尔介质,当S=0.156时,帽顶光束Z扫描特征曲线的峰高等于谷低且与三阶非线性折射相移Φ1无关,实验中取这一特殊值S,可以很方便地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此外,分析了高阶非线性效应对非对称参量A的影响,发现当S=0.156时,可以从单一Z扫描特征曲线来判断非线性光学介质是否具有高阶非线性效应以及高阶非线性系数的符号.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多元有机混合液体的非线性声参量所满足的混合定则 ,在组成混合液体非线性声参量、摩尔分数、内表面积、自由程参量已知的情况下 ,可以计算出混合液体的非线性声参量。实验测量结果与混合定则给出的理论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高功率阵列半导体激光器的等效电路对线阵列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各单元器件的不同参数的均匀性与其组成的阵列器件的参数的关系,从而从理论上给出了单元器件不同参数差异对阵列器件电导数参数的影响。为导数测试技术评价阵列半导体激光器的质量给出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脉冲电流测量线圈的研究和CAD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测量脉冲电流时RogowskiCoil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其电气参数和几何参数的计算。在测量高频电流时线圈与屏蔽盒之间的杂散电容对上升时间有较大的影响。建立了线圈的分布参数模型,并用EMTP软件计算方波响应曲线和上升时间。通过计算和实验发现在绕组和屏蔽盒之间并联电阻能有效地减小或消除振荡。建立了并联消振电阻后的分布参数模型,并用状态方程法计算了方波响应曲线和上升时间。编制的RogowskiCoil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包,可以设计dI/dt线圈、I线圈,并且可绘出误差曲线、方波响应曲线和各零件的工程图以及RogowskiCoil的装配图、原理图。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多元有机混合液体的非线性声参量所满足的混合定制,在组成混合液体非线性声参量、摩尔分数、内表面积、自由程参量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混合液体的非线性声参量。实验测量结果与混合定则给出的理论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激光光束分析仪是激光器研制、生产、使用中必不可少的测试工具,具有图像获取和分析测量功能。本文利用CCD作为探测器,测量了Nd:YAG脉冲激光器在不同条件下的的高斯光束,并用二维曲线来显示。讨论了测量系统中各种因素对光束参量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析半导体陶瓷湿敏电阻的阻值特性,采用湿敏电阻并联等效电路进行湿度线性化设计,利用函数极值分析法找出等效湿度信号曲线的最佳线性湿区及其实现条件,给出具体的设计实例.最后提出扩展线性范围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典型的双闭环逆变器的控制框图,根据频率是否在逆变器的带宽范围内,得出了逆变器在直流、基波频率和高次谐波频率下的等效电路。说明了直流等效电路和基波频率下的逆变器等效电路与控制参数和主电路参数都相关,而高频等效电路只与逆变器主电路中的滤波器参数有关。根据单台逆变器的等效电路得到了并联系统的等效电路,给出了并联系统的在不同等效电路下环流的大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给等效电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斜交轮胎静态接地工况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斜交轮胎(9.00-20 16PR)静态接地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轮胎静接地状态下接触应力分布、接触印痕以及充气压力、下沉量对轮胎接地状态的影响,并给出了垂直载荷与下沉量以及最大接触应力与充气压力、下沉量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2.
忽略串联电阻,从太阳电池的I-V特性方程,数值分析并联电阻对I-V特性曲线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并联电阻只影响太阳电池的填充因子,对开路电压和短流电流没有影响,但并联电阻极小时,能减小开路电压。并联电阻较小时,能显著地降低填充因子。从短路电流处的斜率,可以简便地计算太阳电池的并联电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电导数和光导数技术对阵列半导体激光器及单管并联模拟阵列进行了测试,通过对表征半导体激光器质量的h和Q参数的测试,研究了各单元器件均匀性与其组成的阵列器件的质量的关系。导数测试的h和Q参数可以给出阵列器件的均匀性,导数技术可以用来评价阵列半导体激光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启动压力梯度和断层的存在都会使压力导数曲线发生上翘,对压力导数曲线上翘类型的识别,是正确选择试井解释模型的关键。分别给出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和断层影响的二阶导数计算理论基础,绘制了压力曲线、压力导数曲线以及二阶导数曲线,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对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在压力导数曲线上引起的上翘和断层影响在压力导数曲线上引起的上翘进行识别的方法——二阶导数法。分析结果表明:二阶导数法简单易用,可以对两种不同情况引起的上翘进行有效的识别。  相似文献   

15.
忽略串联电阻,从太阳电池的Ⅰ-Ⅴ特性方程,数值分析并联电阻对Ⅰ-Ⅴ特性曲线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并联电阻只影响太阳电池的填充因子,对开路电压和短流电流没有影响,但并联电阻极小时,能减小开路电压.并联电阻较小时,能显著地降低填充因子.从短路电流处的斜率,可以简便地计算太阳电池的并联电阻.  相似文献   

16.
启动压力梯度和断层的存在都会使压力导数曲线发生"上翘",对压力导数曲线"上翘"类型的识别,是正确选择试井解释模型的关键.分别给出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和断层影响的二阶导数计算理论基础,绘制了压力曲线、压力导数曲线以及二阶导数曲线,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对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在压力导数曲线上引起的"上翘"和断层影响在压力导数曲线上引起的"上翘"进行识别的方法--二阶导数法.分析结果表明:二阶导数法简单易用,可以对两种不同情况引起的"上翘"进行有效的识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横向谐振法与奇异积分方程技术相结合,分析了E面鳍形膜片不连续性,有效地避开了计算不连续性两侧E面介质填充波导中的高次本征模,建立了具有快速收敛特性的特征方程,给出了一组实用的不连续性等效电路参量曲线。  相似文献   

18.
并联型接触器由于各支路电流分配不均匀现象导致其扩容系数与并联支路数不匹配,为研究触头电流的分布特性,本文通过对单相和三相并联型接触器触头回路的等效电路分析,考虑各相接触器之间的电磁影响,基于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各支路电流分布规律模型,确定了各支路电流的大小关系;利用Maxwell软件建立并联型接触器触头模型,与Simplorer软件进行联合仿真获取接触器并联运行时各支路触头电流曲线,仿真结果与电路分析保持一致,验证了电流分布规律模型的准确性,进而根据仿真结果推导出扩容系数;后续探讨了影响触头电流分布特性的相关因素,为设计并联型大容量接触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射频及微波接触部件无源互调机理研究中直流模式无法在强线性背景中测量到微弱的非线性电流电压关系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交流激励的测试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具有微弱非线性特性的部件在交流电压激励下的电流电压关系表达式;然后根据该方法对由同一个二极管并联不同电阻组成的样品进行了测试,通过测量各阶谐波的信号幅度并进行相关计算,得到了强的线性项和非线性项的系数,进一步根据推导出的公式计算得到了样品的电流电压曲线和来自于二极管的电流电压曲线的非线性部分。测试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比线性部分低3~4个数量级的非线性部分电流,这是传统的直流方法无法测量到的;对不同样件计算所得的来自同一二极管的电流电压曲线的非线性部分是相等的,证实了该方法测量强线性背景中弱的非线性电流电压关系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为无源互调非线性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阶跃恢复二极管(SRD)的电特性,提出了一种SRD模型.该模型将SRD等效为一个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阻的并联,为了精确获得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容电压曲线,首先测得若干离散电压点的值,采用多项式分段拟合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阻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利用此模型对冲激脉冲产生电路进行了仿真.经测试脉冲宽度为200 ps,幅度为3.3 V,与仿真结果较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