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白化黑线仓鼠实验室驯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俗称中国地鼠,是分部于我国北方的小型野生啮齿类。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就应用于医学实验。40年代末美国斯万德克(Schwentker)将其引到美国经过几年的研究获得实验室繁殖成功,现已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幅射遗传、实验肿瘤和糖尿病等的研究。目前国内亦有一些单位进行驯育。虽然黑线仓鼠在国外已培育成纯品系、糖尿病品系,但迄今未见有白化黑线仓鼠报道,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化电泳技术对白化黑线仓鼠、驯育中的黑线仓鼠、野牛黑线仓鼠的九种异构蛋白及同工酶进行了醋酸纤维素膜电泳,以观察它们在生化基因位点上有何差别及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表明,这三种类型的黑线仓鼠电泳带型单一,看不出像小鼠那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态性,且电泳迁移率完全一致。从生化标记基因方面提供了该动物基因单一性的又一证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糖尿病的研究,我院开始繁殖黑线仓鼠。1980年春,从北京郊区农田捕获黑线仓鼠60只,现已培育成糖尿病动物模型,并于1991年在实验室首次培育成功黑线仓鼠近交系。自1984年起,一直保持存笼黑线仓鼠1000只左右,为我国唯一庞大的山医黑线仓鼠群体。  相似文献   

4.
长耳鸮冬季的捕鼠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耳号鸟越冬期食物的91.0%为鼠类。所捕食的农田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棕色田鼠)占56.8%,居民区鼠类(大家鼠和小家鼠)占34.2%,体形较小的鼠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田鼠)占82.0%,其中田鼠偶尔出现,较大型鼠类(大仓鼠和大家鼠)仅占9.0%;所捕食鼠的年龄多为亚成体(38.9%)和成体(39.2%);所捕食的主要3种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的年龄组成与野外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致。1只长耳号鸟平均1d吃1.79只或54.38g鼠。  相似文献   

5.
从1995年10月到1996年2月解剖了我院饲养的(?)黑线仓鼠共182只,首次发现了5例患卵巢单纯性囊肿的地鼠(其中1例右卵巢为单纯性囊肿;左卵巢兼患浆液性囊腺瘤).据国外报道:黑线仓鼠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低,主要累及肝脏和生殖器官(而只有子宫内膜腺癌的报道),并记载黑线仓鼠当受到放射性辐照才有患卵巢肿瘤的.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黑线仓鼠卵巢单纯性囊肿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保定城区越冬的长耳鸮种群食性分析,观察到其食物组成中以鼠类为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褐家鼠、小家鼠和田鼠等占其食物总量76.29%。借此分析保定城郊鼠的种类及动态,指出黑线仓鼠为该地各月份中的优势种。越冬长耳鹗捕食的鼠主要是亚成体、成体,占捕食总鼠量的68.58%,能有效地起到控制鼠类种群数量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济南地区鼠形啮齿动物寄生螨类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济南地区鼠形啮齿动物寄生螨类进行定量研究:(1)以螨指数和寄生率为统计指标,对不同环境中的黑线姬鼠、大仓鼠的寄生革螨和恙螨数量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是显著的。(2)根据专一性指数判定:巴氏厉螨是亲黑线姬鼠的螨种,鼷鼠赫刺靖、仓鼠赫刺螨、三角血厉螨、单阳厉螨为亲大仓鼠的螨种。寄生螨对宿主性别的选择性不太严格。(3)利用Sorensell系数、Mountford指数和Pearson系数、比较不同鼠种间寄生螨的相似性,阐述了寄生螨与宿主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华北地区大仓鼠和黑线仓鼠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三代DNA分子标记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技术,研究了其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全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黑线仓鼠和大仓鼠种群中共检测到11个单倍型,22个多态位点,其中只有2个是颠换,其余都是转换.不同种群的核苷酸多态性不同,种群内的核苷酸多态性小于种群间的核苷酸多态性.线粒体DNA D-loop全序列适合作黑线仓鼠和大仓鼠的核苷酸多态性和遗传进化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为对象,采用RT-PCR技术克隆黑线仓鼠GAL cDNA序列482 bp,采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GAL进行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结果显示GAL包括完整CDS区375 bp和部分5′和3′非编码区,共编码124个氨基酸,GAL蛋白质分子量为13199.05 Da,其不稳定指数为44.67,高于40,表明GAL蛋白不稳定.GAL含有信号肽,为分泌蛋白.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数据显示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与中国仓鼠(Cricetulus griseus)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而与啮齿类等亲缘关系次之,与灵长类及其他鸟类物种亲缘关系较远,这与传统的物种分类较为一致,进而验证克隆所得到的GAL cDNA序列准确,体现了GAL进化的保守性,为探究GAL在动物繁殖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自制的陆生动物温度选择仪研究黑线仓鼠幼体的选择温度随日龄变化的规律。并用模型dT/dt=λ(T-C1)(T-C2)拟合实验数据效果良好,表明黑线仓鼠幼鼠日龄-选择温度可用该方程的解来描述。从而可预测黑线仓鼠幼鼠恒温机制建成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Htr1a是介导5-HT系统功能的关键,主要分布于额叶皮层、海马、外侧隔、中缝背核、脊髓前角等.该研究以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为实验材料,用RT-PCR技术克隆黑线仓鼠Htr1a的部分cDNA序列1486bp(GeneBank登录号:MH169583),运用生物信息学对Htr1a核酸序列以及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克隆的Htr1a部分cDNA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269bp,部分5′,非翻译区和部分3′,非翻译区,共编码422个氨基酸.Htr1a蛋白质分子量为46332.47Da,等电点为9.18,该蛋白质有7个跨膜螺旋,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标签,不含有信号肽,不属于分泌蛋白,疏水性分析也表明其符合膜蛋白的特征;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黑线仓鼠与中国仓鼠(Cricetulus griseus)亲缘关系相近,与啮齿类较近,而与其他哺乳类和鸟类物种的亲缘关系均较远,这与传统的物种分类相一致.以上结果证实本实验成功克隆到黑线仓鼠Htr1a的部分cDNA序列,为进一步探究黑线仓鼠5-HT系统功能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鼠 (Chinesehamster)是黑线仓鼠 (CricetulusbarabensisPallas)的俗称。原产于中国 ,分布在河北、北京、辽宁、山东、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地。身体被毛 ,背部、尾基部背面和四条腿背面的毛为灰褐色、土黄色或黄褐色 (毛基部黑色 ,毛尖褐色 ) ,自耳基部到尾部前端的背中央有一条很细的纵行黑毛 (从毛根到毛尖全黑 ) ,背脊好像隐约有一条黑线故名黑线仓鼠。学者们于上世纪 2 0年代初将中国地鼠引入实验室 ,进行医学研究 ,逐步了解到它对许多病原体 (例如 ,链球菌、分支杆菌、白喉、狂犬病和马脑炎的病原等 )易感 ,而日益受到医学…  相似文献   

13.
西文通过形态解剖和组织切片手段,对1988年不同季节的黑线仓鼠睾丸的形态、显微结构及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黑线仓鼠丸重量和曲细精管直径在不同季节有规律性变化的趋势,且二者存在密切的关系,显微结构及组织化学也具有季节性特点,由此可预测黑线仓鼠在不同季节繁殖能力的兴衰变化。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以野生黑线仓鼠为材料,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GnRH在下丘脑和部分生殖器官(睾丸、附睾、储精囊、卵巢、子宫)中的表达量,并分析个体间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GnRH在黑线仓鼠的下丘脑、睾丸、附睾、储精囊、卵巢、子宫中均有表达,其中在下丘脑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生殖器官则表达量较低;②在雄性个体中,GnRH在下丘脑、睾丸、附睾、储精囊四种组织中表达量的比值为1∶0.166∶0.189∶0.073;③在雌性个体中,GnRH在下丘脑、卵巢.子宫三种组织中表达量的比值为1∶0.304∶0.040.研究结果显示,GnRH在不同组织和不同个体间均存在差异性表达,提示GnRH既可以通过下丘脑直接影响生殖功能,又可以直接参与生殖系统功能的调控,但其调控机制可能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将为研究GnRH在黑线仓鼠的功能及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为探究野生黑线仓鼠繁殖动态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保障,并为农田鼠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大鼠、小鼠、金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的同源保守序列设计了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LHR)的引物,经PCR扩增得到了154 bp的目的产物,通过Blast证实该片段是黑线仓鼠的LHR序列.该段序列处于第11外显子的5'端,编码51个氨基酸,包含...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食性不同的小麝鼩(Crocidura suaveolens)和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基础代谢率测定时的禁食时间,我们用彩色PVC(polyvinyl chloride)薄膜作为食物中的标记物,测定食物在动物消化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小麝鼩的平均滞留时间为2.15±0.202h,黑线仓鼠的平均滞留时间是10.28±0.672 h.由于食物通过结肠的时间可能构成平均滞留时间的一半,因此我们估计小麝鼩的禁食时间为1 h左右,黑线仓鼠的禁食时间为5 h左右.这两种小型哺乳动物消化道内食物平均滞留时间的不同与其食性和消化模式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黑线仓鼠MHCⅡ类DQA基因外显子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黑线仓鼠MHC的结构与功能并寻找分子标记,对MHCⅡ类DQA基因的外显子2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提取黑线仓鼠3个群体(吴村、沂南和临朐)的基因组DNA构建基因池,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249bp的片段,将该目的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中,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5α后利用蓝白斑法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后得到该目的片段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FJ209306)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黑线仓鼠、人类、大鼠、小鼠、猪、马、牛、兔之间DQA基因外显子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68.7%-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56.8%-83.5%,黑线仓鼠与大鼠、小鼠亲缘关系更近.测序得到的OQA基因外显子2的序列在物种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可以作为物种遗传分析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解剖了黑线仓鼠(♀)共182只,首次发现了3例患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地鼠(其中有1例兼患淋巴管肉瘤和血管瘤),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黑线仓鼠的疾病未曾有报道,本文对病鼠的现察结果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以 1 991~ 1 996年在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场改良试验站 6年4 2个月的调查材料为基础 ,运用 PCA分析技术、移动平均等方法 ,对该地三趾跳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及黑线仓鼠、黄鼠及五趾跳鼠等 6个啮齿动物种群的季节性、年季动态和趋势进行了描述分析 .结果表明 :第一 ,6个种群数量动态基本都呈单峰型 ,除 6月份外 ,每个月都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6种鼠的季节性也有很大差异 ,三趾跳鼠季节性最强 ,其次依次为五趾跳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与黑线仓鼠 ,黄鼠的季节性最弱 .第二 ,三趾跳鼠与五趾跳鼠都表现为年间变动比较平稳 ,子午沙鼠与小毛足鼠都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年间变动 ,黑线仓鼠与黄鼠都表现为具有明显上升趋势的年间变 ;6个种群年间变动差异小于季节变动差异 .第三 ,6个种群数量动态均存在明显趋势 ,三趾跳鼠、子午沙鼠、黄鼠与黑线仓鼠都是呈上升趋势 ,小毛足鼠呈下降趋势 ,三趾跳鼠与小毛足鼠趋势相反 .最后 ,分析了该地啮齿动物种群时间资源利用模式 .  相似文献   

20.
用光镜观察并比较了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和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结构.结果表明,黑线仓鼠和棕色田鼠犁鼻器在位置和形态上相似,但这三种鼠犁鼻上皮、犁鼻管腔和犁鼻血管均有较明显的差异.黑线仓鼠和棕色田鼠副嗅球中嗅小球层和颗粒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两种结构的比较,说明犁鼻系统的结构差异与鼠类的生活环境和繁殖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