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菇农,采用木屑装进塑料袋室内栽培,一般接种后3个月就出菇,直至采收结束,全流程只需10个月,比段木栽培法提前40多天出菇,比菌砖栽培法也提前出菇,生产周期缩短一半。而且产量高,每百斤木屑拌以辅料就可产鲜菇70—80斤,晒成干菇7~8斤,比段木栽培法单产提高5~8倍。同时操作方便、管理容易,适合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无基质喷雾栽培法生产马铃薯脱毒小薯过程中不同品种、不同苗来源及不同收获方式对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基质喷雾栽培法生产马铃薯小薯以扦插苗分期收获效果最佳.无基质喷雾栽培比较适合栽培早熟品种,以早大白最佳.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在贵州来源极为丰富,采用木桶式栽培法,利用玉米秸生料栽培凤尾菇,出菇产量比往年同时期的床式栽培作对比试验,其产量增加了两倍多。此法投资少,占地小,见效快,是个人、集体和农村进行食用菌栽培的较理想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在贵州来源极为丰富,采用木桶式栽培法,利用玉米秸生料栽培凤尾菇,出菇产量比往年同时期的床式栽培作对比试验,其产量增加了两倍多。此法投资少,占地小,见效快,是个人、集体和农村进行食用菌栽培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茄果类蔬菜中栽培最多的是番茄,随着冬季生产及栽培方式的发展,番茄等蔬菜可做到周年生产。因儿,对温室番茄栽培的环境条件做些分析、了解,才能根据人们的意志掌握温室番茄的发育规律、达到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加工番茄大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加工番茄采用无支架栽培,植株不搭架,枝蔓匍匐于垄背,通风透光性差,相对发病较重。我国加入WTO后,进口国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强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发展无公害番茄种植是确保番茄正常销售和农工经济利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采用营养液栽培法,以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为材料,通过对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叶片分别喷施5、10、15μmol/L NADPH(还原型辅酶Ⅱ),研究外源NADPH对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长及其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3种不同浓度的NADPH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NaCl处理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长性状,提高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降低电解质渗透率及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尤以NaCl胁迫下外源喷施10μmol/L NADPH的效果最佳。这说明外源NADPH通过促进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植株渗透调节及清除活性氧的酶促系统的防御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和提高了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番茄没有以前好吃了,似乎少了番茄特有的风味。一项于2019年5月13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的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番茄在驯化的过程中丢失了某些关键的"风味基因"。研究人员为栽培番茄和野生番茄绘制了泛基因组图谱,发现了近5000个此前未曾记录的基因,其中包括TomLoxC基因。该基因不仅能通过促进一种挥发物质的合成来影响番茄的果香气,还能帮助番茄产生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信号分子影响植物在面对环境压力时的各种反应。尽管广泛存在于91%的野生番茄品种中,但只有约2%的较老的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原产于南美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1],番茄在栽培过程中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温胁迫会影响番茄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导致番茄果实产量下降、果实品质降低。因此,深入了解番茄耐热性杂种优势对于番茄耐热性育种具有现实意义。番茄作为一种自花授粉的植物,其杂种优势表现较为明显[2],因此,通常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提高番茄产量、抗胁迫能力及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微型番茄是近年大力推广的番茄新品种。因其味道可口,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可作菜,深受人们的青睐。但种植上主要以冬春大棚栽培为主。夏季种植因受高温高湿的影响,病虫害较严重,易产生烂果、裂果。近年来在耿马县勐撒镇撒马坝现代农业示范园采用大棚避雨栽培,获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作物全生育期内累积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了夏玉米、设施栽培番茄和西瓜的累积蒸发蒸腾量随生育时间变化的模拟模型,并通过Logistic曲线的不同阶段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的需水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番茄和西瓜的全生育期累积蒸发蒸腾量呈现出符合Logistic曲线的“慢—快—慢”的变化规律,采用Logistic曲线模拟大田和设施栽培作物累积蒸发蒸腾量是可行的;与FAO推荐的生育进程划分结果相比,根据Logistic曲线对大田作物玉米的生育进程划分结果相差不大,而设施栽培番茄和西瓜的生育进程划分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番茄早疫病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尤以温室、大棚栽培发病最重,重者减产50%以上。采用药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速克灵防效最好,与各处理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实用番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番茄栽培综合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将农业知识、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与计算机技术有机合起来,建立一套综合性的专家比方以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集文字1、声音、图象为一体,提供一个形象、直观、科学、简便的使用环境;同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理论,结合番茄栽培领域专家的经验知识,模拟农业专家指导农户进行番茄栽培。  相似文献   

14.
外源GSH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AsA-GSH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叶片喷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植株生长、叶片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氧化还原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GSH通过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还原力水平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H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有效提高了活性氧清除能力,显著缓解了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外源喷施GSSG虽然降低了GSH/GSSG比值,但由于通过上调了AsA/DHA比值和SOD、AsA-GSH循环关键酶活性,一定程度缓解了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喷施BSO显著降低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的还原力水平和SOD、GR、APX和MDHAR的活性,导致H2O2清除能力降低,从而进一步抑制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番茄温室栽培季节以高效市场供应来确定,播种期、定植期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我市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一般分为秋冬茬和冬春茬2个茬次。  相似文献   

16.
致富门路     
采用玉米秆栽培草菇,简便易行,效益可观.下面介绍三种栽培方法:一、堆码式栽培法.将玉米秆或高梁秆压破,用2%石灰水浸泡6—8小时,沥干水后捆成长约38厘米,重约1公斤的把子,将把子齐头朝畦沟,紧密排在畦面上,在把子的周围撒播菌种,接着在菌种上撒一簿层棉籽壳或米糠、麸皮,按此法堆码二到四层即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番茄需求量的增加和可用于番茄耕种土地的减少,使得无土栽培技术逐渐应用到番茄生产中。目前,荷兰的番茄基质无土栽培技术最为成熟先进,其拥有完善的栽培设施并能通过配套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环境条件进行调控,其定植栽培管理也形成了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本文从栽培设施、基质、定植栽培管理与营养液管理4个方面介绍该技术,并分析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以及对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的启示。指出无土栽培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已成为必须,应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国情,发展适用于我国的无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马晔华  李春 《汉中科技》2010,(3):31-31,60
根据试验示范结果,论述了日光温室水果型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介绍了日光温室越冬茬水果型番茄-秋水果型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农科所和145团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于1973年,使用北京农药二厂提供的40%“乙稀利水剂”,分别对葡萄、苹果、番茄催熟效果的观察试验,获得初步结果。现将番茄催熟试验简介如下:(一)试验方法1.青果浸泡:分初夏、盛夏、秋季三个时期进行。初夏采用温室栽培果实,盛夏、秋季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樱桃番茄的营养价值,栽培效益进行分析,并对樱桃番茄的规范栽培与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为农民收入的提高提供一项有益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