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8—2010年,在辽宁东部岫岩县进行了大豆不同栽培模式(清种、大豆与玉米8∶2和8∶8间作)与天敌协同对大豆蚜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大豆蚜及天敌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有一定差异,但百株蚜量与天敌单位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天敌跟随紧密,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大豆蚜和天敌一般在7月11日—21日出现第1次高峰(主要危害期),7月26日—8月6日出现第2次高峰,个别年份延后或不明显。各年度间大豆蚜的发生程度不同,3种栽培模式的控蚜作用也有差异。轻发生年(2008、2009年)第1次高峰期3种栽培模式平均百株蚜量较低(0.4万头~1.3万头,清种间作),天敌单位数量较高(51~226个),天敌控蚜作用均比较明显;第2次高峰期平均百株蚜量上升(0.9万头~2.7万头,间作清种),但因天敌、蚜霉菌、植株抗性及小型蚜比例高(70%)等因子综合影响,蚜虫种群迅速下降,大豆均未明显受害。重发生年(2010年)第1次高峰期清种模式平均百株蚜量高达4.6万头,分别是8∶2模式的3.8倍和8∶8模式的2.6倍,天敌不足以控制蚜虫的增长,酿成危害;而间作模式蚜虫增长缓慢,蚜量低(1.2万头,1.8万头),天敌效能高,表明间作模式与天敌协同控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福建省柑桔矢尖蚧的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寄生性天敌6种、捕食性天敌5种.对最为常见的矢尖以黄蚜小蜂Aphytis yanonensis和镞盾蚧黄蚜小蜂Aphytis unaspidis的寄生率消长动态、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ponicus和整胸寡节瓢虫Telsimia emarginata幼虫的田间数量消长进行了系统观察.建议可从四川等地引入褐黄异角蚜小蜂Coccobius fulvus,以提高天敌对矢尖蚧的综合控制效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林间调查发现,目前福建松林生态系统中寄生松突圆蚧的本地寄生蜂有惠东黄蚜小蜂Aphytis hui-dongensis Huang、带恩蚜小蜂Encarsia fasciata(Malenotti)、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a Viggiani et Ren、长缨恩蚜小蜂Encarsia citrina(Craw)4种,其中惠东黄蚜小蜂为福建省新纪录种,松突圃蚧则是带恩蚜小蜂在福建的新寄主;比较这些本地重要天敌的鉴别特征,可为本地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淮北麦区是安徽省的主要麦区,面积146.7公顷,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70%左右.统计分析表明,淮北麦区共有天敌41种,其中捕食性天敌32种,寄生性天敌9种.在各种麦田天敌中,以瓢虫类发生量最大,其中七星瓢虫占60.6%,龟纹瓢虫占20.0%,异色瓢虫占5.6%,草蛉类、蜘蛛类和食蚜蝇类分别占2.0%、1.9%和0.5%,其它天敌占8.4%.通过分析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上对麦田主要害虫麦蚜的追随关系可以看出,七星瓢虫是麦田的主要优势天敌,龟纹瓢虫和寄生性天敌蚜茧蜂是次要优势天敌,异色瓢虫、食蚜蝇和草蛉等是麦田的非优势天敌.一般年份,淮北地区麦田天敌在整个小麦生育期内只有一个发生高峰,出现在5月上旬,滞后麦蚜高峰5天,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天敌的发生盛期.对于淮北地区麦田天敌的利用,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日本松干蚧捕食天敌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松干蚧显露若虫、雌成虫和卵囊发生期,树枝上捕食天敌是数量是树干上捕食天敌 1.18倍。在1龄若虫发生期,树干上天敌的数量是树上的1.10倍。树上同时有日本松干蚧和松大蚜发生时,蚧虫天敌增加了2.98倍,主要是捕食蚧虫的贤惠义增多了。异色标虫是两种昆虫的主要捕食者,但较多造反蚜虫刻瓢虫、蒙古光瓢虫、华鹿瓢虫主要捕食蚧虫,崦隐斑瓢虫主要捕食蚜主。  相似文献   

6.
百合上桃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百合上桃蚜种群数量季节变动动态。结果表明.为害百合的桃蚜主要来源于周围植物迁入的有翅蚜,桃蚜种群在5~6月达最高峰。气候因子旬平均温度和降雨量明显影响桃蚜种群数量变动.其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13.9757 0.007198X1—0.0000007572X1^2和Y2=10.2812 0.02267X2 0.0000032586X2^2。桃蚜种群数量变动与天敌数量变动呈密切正相关.其回归关系式为:Y3=635.3057 1.5661X3-0.00009311X2^2。  相似文献   

7.
根据泽泻田节肢动物物种的组成和数量,按照营养和取食关系,将群落划分为害虫、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中性昆虫亚群落,采用群落分析的多个参数比较分析了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较为丰富,共采集到节肢动物101种(或类),隶属于昆虫纲中10个目60科及蛛形纲中1个目9科,合计150555个个体.其中,捕食性天敌25种,寄生性天敌32种,害虫25种,中性昆虫19种,天敌物种数所占比例高达56.43%.从各类群个体数量看,害虫占有绝对优势,其个体数量是天敌类群的2.3倍,约为中性昆虫的2.4倍,害虫类群个体数量高主要是由于莲缢管蚜和莲纹夜蛾的个体数量过高造成的,二者合计占害虫类群个体数的92.53%,占整个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总个体数的50.06%.  相似文献   

8.
新疆吐鲁番棉区自然天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新疆吐鲁番地区棉花苗期至吐絮期施药棉田和不施药棉田中棉蚜及其主要天发生动态,结合投影寻踪回归分析结果评价棉田中自然天敌 对棉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不施药棉田中草蛉和瓢虫对棉蚜有着良好的自然控制能力,施药棉田中常用的化学杀虫剂虽能短期控制棉蚜种群数量,但同时也严重杀伤了其天敌,不能达到长期控制蚜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安溪县蚧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植物的主要蚧类害虫有30种,隶属5科18属,其中绵蚧科2属3种;粉蚧科2属2种;毡蚧科1属1种;蜡蚧科3属5种;盾蚧科8亚科10属19种。主要为害苏铁、白兰花等36种植物。其中发生较为普遍且严重的是苏铁上的咖啡盔蚧、酱褐圆蚧;天竺桂(浙江樟)上的龟蜡蚧;白兰花上的考氏白盾蚧和芒果上的云南白轮蚧等8种。蚧虫寄生性天敌以膜翅目小蜂总科为主,其中蚜小蜂和跳小蜂种群数量最多;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类、日本方头甲和捕食性蓟马。  相似文献   

10.
蚜茧蜂是蚜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我区过去在这方面研究较少,尚未有专门的报导。为摸清蚜茧蜂的资源,近几年作了一些调查和鉴定。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新疆蚜茧蜂种的描述 据初步调查,已鉴定出7属15种。 (一)全脉蚜茧蜂属Ephedrus Haliday 1833 翅脉完全,前翅基脉外具有4个封闭的翅室,触角线状,雌虫11节。并胸腹节具叉脊和  相似文献   

11.
美国杏李园间种紫花苜蓿和间作红豆草对天敌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地调查了单作与间种紫花苜蓿和间种红豆草杏李园树上天敌的群落动态,评价了间断使用化学农药对天敌功能团的干扰与天敌种群的恢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美国杏李树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间种紫花苜蓿园中、间种红豆草园和未种草常规防治园杏李树上天敌功能团的参数存在差异.种植红豆草果园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种植紫花苜蓿的果园和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美国杏李园间种紫花苜蓿和间种红豆草对天敌功能团的演替产生一定的作用,杏李树不同发育阶段中,天敌功能团的群落参数随物候而改变.杏李园间种紫花苜蓿园中和间种红豆草对于受到化学农药干扰的天敌功能团种群的恢复与重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考虑了一类具有状态反馈脉冲控制和Allee效应的捕食-食饵模型,其中天敌的投放量及杀虫剂的使用强度均线性依赖于害虫的控制水平.首先,分析了无控制系统解的正性及有界性,并给出了正平衡态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其次,借助于后继函数方法讨论了控制系统阶1周期解的存在性,并给出了阶1周期解稳定的条件.为了确定最佳的天敌投放量和杀虫剂强度,以投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了优化模型构建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害虫数量可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并呈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飞行器及机械喷撒天敌在农林害虫防治上的应用,观察、研究了肿腿蜂、赤眼蜂、蒲螨、瓢虫等喷剂天敌的成活率和防治率。结果表明:高空机械喷撒天敌喷剂有很高的成活率,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高于传统的天敌防治。  相似文献   

14.
十一星瓢虫与蚜虫数量关系的种群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棉区十一星瓢虫与蚜虫相关调查和实验数据,按照种群动力学理论,建立具有阶段结构的种群动力学模型,探讨外界环境对生物种群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内禀增长率越高,则蚜虫种群增长速度越快,峰值越大且所需的时间也越短.随着棉珠的单株最大容蚜量的增大,棉蚜爆发的时间不断推迟.而温度对瓢虫的转化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使得蚜虫爆发的时间和峰值有明显的区别.瓢虫和蚜虫的种群变化具有明显的跟随关系.  相似文献   

15.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是山西麦田的重要害虫。通过对其在不同小麦品种上取食与排蜜量的观察研究发现,该蚜蜜露的分泌量与小麦不同品种同有密切的关系。田间蚜虫发生量大的品种,蚜虫排蜜量也大;而田间蚜虫发生量小的品种,排蜜量也小。结果表明,把蚜虫蜜露的分泌量作为一个简易的指标来鉴定和筛选小麦抗虫品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苍耳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粘虫和蚜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苍耳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蚜虫和粘虫的杀虫活性测定,证明不同提取溶剂所得苍耳提取物杀虫活性差异显著.各作用方式的杀虫结果表明:苍耳各提取物对粘虫具有很强的拒食活性,对蚜虫的活性较低;同时表明,苍耳的氯仿提取物杀虫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工干预的灯光诱杀对潮汕地区橄榄树虫害的影响,建立考虑灯光诱杀橄榄树虫害的捕食者-食饵模型,并分析模型的动力学性态,给出了两个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存在及稳定条件.通过博弈论分析利用灯光诱杀和天敌捕杀害虫的结果,发现同时利用灯光诱杀和天敌捕杀害虫效果最佳.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橄榄树虫害的防治中不仅要利用天敌,还要加入人工干预的灯光诱杀,可以避免害虫数量突然爆发,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同时有利于保护橄榄树上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巴氏杆菌(Pacteuria penetrans)是根结线虫天敌中的优势种群,该菌能有效控制烟草根结线虫危害,提高烟叶质量和品质.本文阐述烟区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分布特征,提出了利用巴氏杆菌进行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从而达到减少、控制根结线虫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棉虫天敌的田间消长及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所试验的棉田共查得棉虫天敌17科、29属、30种,害虫8科、17属、14种。试验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天敌共出现四个高蜂期,其数量随害虫的发生数量增加而增加。天敌对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施用化学农药会大量杀伤天敌。不同的施药方式和不同的化学农药对天敌的影响不同。天敌控制一般害虫较控制钻蛀性害虫的作用要明显。  相似文献   

20.
蜀柏毒蛾两天敌Holling捕食模型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Holling模型分析了厉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广腹螳螂(Hierodula potellifera Serville)两捕食性天敌与蜀柏毒蛾幼虫之间的功能性反应.结果表明:厉蝽、广腹螳螂是蜀柏毒蛾的两种重要捕食性天敌,最大日捕食量每头可达22.42头和24.63头,两者在控制蜀柏毒蛾危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