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从事海洋渔业研究为主的纯公益类省属科研机构,以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海水增养殖、海洋与渔业环境、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船舶工程设计研究和服务为重点,同时开展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海域使用论证、海洋捕捞、水产工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与技术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创建于1953年,地处风景秀丽的苏州东山风景区,是江苏省最早建立的淡水水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经营;水产新品苗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鱼病防治技术开发和服务。公司依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建立了以生产医药产品滴眼剂、散剂为主的苏州太湖美药业有限公司、以水产新品种苗研究开发为主的江苏省苏州水产新品园等实体,公司讲诚信、讲质量、讲服务,是江苏省重台同守信用企业主要产品:“太湖美”牌珍珠明日滴服液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江苏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注册商标“太湖美”是江苏省著名商标。  相似文献   

3.
海南大学水产养殖学科是海南省首批批准设立的省级重点学科,具有热带水产养殖动物苗种繁育技术研究、热带水产养殖动物种质改良技术研究、热带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技术研究3个重点研究方向,设有硕士点.本学科主要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具有鲜明热带特色的海南优势水产养殖产品为主的重要经济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种质改良和苗种繁育技术,增养  相似文献   

4.
由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吴常文、罗红字、张国强、王日昕、朱爱意、夏松养等于2003年8月18日提交的《关于要求成立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筹)的报告》,经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审批(浙科发犤2003犦239号),同意组建“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该研究院为民办非企业性质,主要从事近海海洋环境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水产养殖设施研究;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海洋经济与海洋旅游研究,旨在为发展我省海洋经济,提高海洋开发水平,推动海洋科学和技术进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促进海洋科技产业化。我院成立…  相似文献   

5.
1本刊是浙江海洋学院主办的海洋、水产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业资源,水产增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渔业机械与仪器,航海技术及海洋科学与水产科学基础研究等及与学校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近日,依托浙江海洋学院等单位承担建设的"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该工程主要依托浙江海洋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科研力量,面向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发展需求,开展工程化研究开发、转化应用和标准研究制定等工作。建  相似文献   

7.
更名启事     
<正>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自2017年第4期起正式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2096-4730,CN 33-1404/P。《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浙江海洋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海洋水产事业服务,为地方海洋水产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业资源,水产增养殖技术与病害防  相似文献   

8.
由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钱志林院长、中国工程院赵法箴院士作序 ,著名水产信息专家陆忠康先生主编 ,国内 39个水产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近百位知名水产增养殖专家共同编著 ,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大型工具书《简明中国水产养殖百科全书》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水产增养殖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 ,重点介绍了主要增养殖对象的实用繁殖技术、饲养方法和经验 ,集中反映了我国水产增养殖技术的先进水平。全书共 2 1篇 92章 ,约 2 0 0多万字。内容包括 :淡水鱼类繁殖 ,池塘综合养殖模式与大水面增殖 ,淡水鱼养…  相似文献   

9.
1本刊是浙江海洋学院主办的海洋、水产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业资源,水产增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渔业机械与仪器,航海技术及海洋科学与水产科学基础研究等及与学校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 2来稿注意事项 2.1来稿应为可公开发表的内容,不接受在国内外正式发表过的文章。引用他人成果时应注明出处,协作关系等亦应写明。 2.2文章要简明扼要,文字简练(包括图、表和文献的运用)。着重撰述作者的新方法、新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福建水产养殖中存在的品种退化、病害频繁发生和产业效益较低等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在预防病害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加速实现水产养殖的良种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并结合有效的传统技术,对主要养殖对象进行遗传改良,实现养殖种类经济性状的定向改造,培育优育、高效、抗逆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品系);研究和建设水产养殖动植物种质库、筛选和克隆核心种质中的重要功能基因并予以有效利用;建立主要养殖品种的良种繁育中心,努力使福建省水产养殖优良和健康种苗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省水产局主持的“鲍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于去年九月十三至十五日在平阳县府招待所召开。鲍鱼是海味珍品,亦是名贵中药材,我省自然分布很少。为解决苗种,促进鲍鱼的养殖,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一九七九年鲍鱼小试成功的基础上,于八○年又承担鲍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中试)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2.
水产苗种饵料生物的营养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了水产养殖苗种饵料生物营养的重要性,提出了营养补充问题.并就微藻、轮虫、卤虫等的营养补充方式方法,校正其投饲中的营养误区,以及水产苗种饵料系列中的品种及交叠时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徐君卓 《今日科技》2009,(10):30-31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以渔业科技入户为载体,下乡下塘,积极开展夏季水产养殖的技术帮扶。以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省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赴普陀、三门、定海、上虞、德清、苍南等6个部、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市、区),以多种形式开展了夏季技术帮扶与现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小黄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随着过度捕捞及环境的变化,捕捞个体逐渐小型化,野生资源量不断减少,因此,开展小黄鱼的人工养殖、良种培育是未来小黄鱼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2016年4至7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渔业科技岛,利用620尾人工繁殖的F1代1龄小黄鱼亲鱼,通过人工促熟和激素诱导,获受精卵36万粒,获得初孵仔鱼17万尾,统计得知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6%和62.1%。在水温15.0~22.0℃,盐度26~28,溶解氧5.0~6.0 mg/L的条件下,历经60 d的培育,育成平均全长5.71±0.73 cm的F2代苗种5.8万尾,育苗成活率34.12%。小黄鱼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为小黄鱼的增养殖和良种选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海域建设,进一步促进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大连南部海域海况、渔业资源和建设经验,通过苗种基础设施建设、水生生物增养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近海生态立体增养殖等方式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大连近海渔业资源将明显恢复,海洋初级生产力增加,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明显提高,大连南部海域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是切实可行的。建议:加强政府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地方经济建设,加强海洋开发研究,我院海洋研究所佘显炜的“外海网板拖虾网渔具渔法开发研究”,食品工程系夏达金的“低值水产品食品开发”,渔业生物研究所吴常文的“引诱梭子蟹配合饵料与装置研究”,水产养殖系王国良的“鲍鱼病、敌害的防治研究”列入舟山市一九九三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计划(第一批)。  相似文献   

17.
天津纳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天津天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位于天津开发区睦宁路7号。公司依托天津天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强大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平台,专业从事饲料生物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金纳尔”系列饲料添加剂经过2年的技术开发与水产(畜牧)养殖验证,已开始产业化生产。产品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等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于1959年,所址广州。该所的研究方向是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及海洋科技发展的需要,以研究热带海洋环境资源及海洋开发中的海洋学问题为主,着重研究南海及邻近大洋的海洋环境特征、地质演化、生态系统、水域生产力、实验生物学等。同时进行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海洋工程地质与油气开发环境工程调查,海岸河口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海洋水生生物的增养殖,海洋药物与保健食品的开发,海洋仪器设计研制等项工作,并向海洋高新科学技术迈进。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该所已发展成为学科比较齐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现场会在温州市举行,农业农村部、国家渔业渔政局和各省(区、市)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负责人以及水产专家学者等100多人齐聚温州,现场考察了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永兴基地在海水种业、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和数字渔业等领域的创新与示范情况,研究所多年全力打造的高效生态渔业特色样板,赢得了行业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22,31(4):44-45
[院士介绍] 林浩然: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研究,系统而创造性地研究调控鱼类繁殖和生长的理论和技术,被尊称为"石斑鱼之父",其学术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两项教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