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综述了石墨行业粉尘污染的特点及石墨粉尘治理的几种工艺,考虑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研究并设计了新坪石墨厂石墨粉尘的治理工艺流程方案,该方案在新坪石墨厂实际生产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煤矿综掘工作面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综掘机大量使用,生产高度集中,掘进进尺大幅度提高,粉尘产生量也急剧增加.据统计,综掘工作面的平均粉尘浓度比炮掘工作面增加55.5%.高浓度的粉尘不仅污染环境,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而且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矿工患上尘肺病.因而,降低粉尘浓度和提高喷雾效果,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石板材行业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以敖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山 《海峡科学》2008,(6):58-61,72
石板材行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石板材边角料、石板材加工粉尘和富含石粉末的锯机、磨机冷却水.石板材行业污染治理应注意在加强污染源治理的同时,合理采用行政手段鼓励石板材行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注意发展利用石板材废料的产业并扶持资源利用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徐华 《科技信息》2006,(2):371-372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信息污染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污染进行了一些探讨,对信息污染的定义作了研究和补充,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污染的表现形式、信息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就此提出网络环境下信息污染控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汽车内空气污染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汽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车内污染也可能是现代社会中人体健康的最主要的威胁之一.世界各国对汽车内的污染开展了不少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汽车行驶在尾气排放"隧道"的中央,车内的人受害最重,加之汽车内置材料可能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内外夹击的车内污染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霉菌、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污染与汽车的型号、使用年限、燃料、交通拥挤状况、天气和海拔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为了减少污染带来的危害,一些健康驾驶的建议被提出.  相似文献   

6.
陈宜秋 《海峡科学》2013,(10):49-51,96
粉尘污染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福州市的粉尘污染程度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主要大气污染物.粉尘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和城市建设扬尘、建筑粉尘外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为此,需要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加强建设工程的粉尘监管,进一步完善粉尘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升粉尘治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黄妹  林黄果  豆红波 《科技资讯》2013,(26):142-142,144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严重的雾霾天气和PM2.5出现,对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存在巨大危害,导致人们对PM2.5污染和人体健康非常关注,因此,对于日前我国汽车排放现状、PM2.5的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围绕在用车排放、提高机动车用油质量等方面提出有效控制汽车排放污染控制对策和人体健康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发展速度就越来越快,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污染,就包括了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地污染,其中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近几年来越来越严重,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本文就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探究污染的修复技术及解决措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钢铁企业废气中有一半来自烧结工序,烧结烟气粉尘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冶金行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烧结烟气粉尘污染控制已经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和实现钢铁冶金行业的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控制技术根据工作机理不同,主要有机械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文中重点介绍了电除尘器。  相似文献   

10.
闫利平 《科技信息》2012,(5):506-506
沥青拌合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同程度地造成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而且还给现场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伤害。利用旋风分离的原理,结合生产实际,对沥青拌合站的终极粉尘处理做了简要的设计改进,该粉尘回收装置的组件设计、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与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迅速发展的汽车在给人类带来现代文明和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并引起石油资源的匮乏。分析了21世纪发展电动汽车的必然性,并提出对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建议和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之晖  韦扬  江红 《应用科技》2000,27(3):27-29
对室内(办公,住宅)几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后指出,目前抽排“油烟”不能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甚至会加重污染,室内装潢带来的看不见的污染物正日夜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办公环境的“病态建筑综合症”及室内各种辐射和建筑色彩的“视觉污染”也日益给身心带来危害,文中讨论了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后提出了防治这些污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采矿、冶金、建材和水利等部门的一些企业中,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岩尘、水泥尘、煤尘和各种工业粉尘。这些粉尘微粒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旧称矽),它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矽肺、煤矽肺和尘肺,而且当煤尘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还会引起爆炸,造成一系列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过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碳素材料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依据3种标准研究了6种碳素材料的可爆性.根据VDI 2263-1—1990低碳土状石墨、色素炭黑和导电炭黑为可爆粉尘,低碳鳞片石墨、高碳鳞片石墨、高碳土状石墨为不可爆粉尘.根据ASTM E 1226和GB/T 16425—2018,6种试样均为可爆粉尘.进一步测试了各样品的着火敏感特性:依据现有测试标准,6种粉样的粉尘云均未着火,但导电炭黑和色素炭黑的粉尘层在450℃时发生了着火;利用TG-DSC方法发现高碳鳞片石墨、高碳土状石墨和导电炭黑在空气氛围中发生了氧化放热反应,起始温度分别为770,680,500℃.石墨和炭黑的可爆性取决于点火能量,超过10 kJ时均会爆炸;石墨和炭黑粉尘的着火敏感性很低,仍具有一定的着火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电镀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加工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镍.铬等重金属废水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贵重金属资源的流失.实现电镀度水以及贵重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膜分离技术自70年代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后,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空前的发展,采用该方法处理电镀工业漂洗废水达到零排放,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硝基芳烃主要通过废水、粉尘、蒸气等形式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从其对水生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分子机制和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它们的生态毒害和致毒机理.  相似文献   

17.
肖金 《广东科技》2014,(22):183-183
工厂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有对水、大气的污染,同时还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电磁辐射、光和热等物理性污染。工厂生产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带给人类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污染的防、治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重点针对工厂环境与环保治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重工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不过重金属污染也同样污染了我国整体的环境,此时重金属的检测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治理手段。由于重金属元素具备降解难度高的属性,因而极易集中在部分水生物体中,其不仅会影响到水环境的质量,同时还可能对水生物体系带来破坏,更加会影响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基于此,进一步阐明重金属检测技术应用情况,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火山活动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 ,其喷发活动具有双重的环境效应 .其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对人类环境造成的灾害效应 ,主要有火山碎屑流灾害、熔岩流灾害、火山泥石流灾害、火山灰云灾害和火山气体导致的灾害等 ;同时火山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大规模的强火山喷发 ,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降低 .火山活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如丰富的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本文主要从灾害、气候和资源三个方面阐述了火山活动对人类环境的深刻影响 .  相似文献   

20.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十分严重.文章通过概述我国农药生产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表明农药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农药污染防治的探讨,突出介绍了现代农药的发展及生物农药在环境可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