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主持建设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建立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络”,建成了信息网络中心的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站和5个配套的应用系统,其中3个应用系统获得了国家软件版权登记。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栏目内容涵盖了行业的全面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管理、生产、繁育、科研、技术、应用等方方面面,是我国实验动物的综合性的国家官方网站。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站的建成,带动了全国各省、市的实验动物信息网站,形成了遍布全国主要地区的实验动物信息网络,为实验动物管理、应用、学科交流、产业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手段和平台,也为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建设提供了试点和示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加强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的教学实践出发,对韶关学院《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成绩考核进行了研究,指出该实验成绩的评定,应该综合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提出了一般的参考标准,对基本操作技能提出了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中国实验物理学教育发展十分缓慢。1925年,在美国留学的丁绪宝回国,随即投身于中国实验物理学的教育事业。他引进和制造了大批实验仪器,推动了中央大学、贵州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实验物理学教育的发展;创制了大量中学生用物理仪器和教学器具,开设实验课程,培养了中学生对实验物理学的兴趣和参与物理学实验的能力;还致力于推广群众化的实验物理学教育,引起了普通大众对实验物理学的兴趣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新实验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英美科学哲学界开始关注实验研究,同期科学史家和社会学家对实验的研究突出了实验的局部性、文化性、物质性、社会性和修辞相关性等方面.但是实验与知识如何相关这一中心问题居然很少被分析,"探索性实验"试图将知识和认识论问题带回实验图景.与理论驱动的实验不同,"探索性实验"可以指导实验参量的系统改变、经验规则的明确与新类别和概念的形成.探索性实验处于特定的认知情境中,它不可能由特定情境或者普遍的认知规则单独决定.探索性实验的研究拓展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中间领域,显现出一种具有历史感与时间性的动态科学观.  相似文献   

5.
牛顿“判决性实验”判决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决性实验是理解实验在理论构建和检验过程中作用的关键,本文通过重新检视牛顿三棱镜实验,指出:1)牛顿最初是在培根意义上提出其"判决性实验"的,重在说明其在牛顿个人内心的多种理解进路之间的一种"内部判决"作用;2)该实验在牛顿和胡克等人的光色理论之间同样做出了有效的判决:确立了牛顿的日光异质理论,否决了各种版本的修正理论;3)该实验并不直接判决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以实验"判决"形而上学假说是不当的,这只能导致对判决性实验这一概念的否定。  相似文献   

6.
伽利略的落体实验打败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迈克耳逊的光学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昊健雄的字称实验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的不受限制的普遍性。这三个实验的发现都否定了被人们长期接受的理论或观念。深刺地影响着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7.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是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实验哲学采取心理学实验办法进行哲学探究。因此实验哲学的实验也应该是可以重复的。近一些年来发生在认知科学、心理学领域的重复危机给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也相应的对实验哲学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重复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出心理学实验和实验哲学实验的差异,进一步表明实验哲学能够回应重复危机所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负责任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管理的热点话题,但是究竟如何落实负责任创新仍需在微观层面进一步探讨。本文从实验概念出发,以科学实践哲学为理论支撑,从实验角度讨论推动负责任创新的路径。研究首先剖析了传统实验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面向真实社会的实验(以下简称"真实社会实验")的必要性,然后从实验的目标、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剖析了构建真实社会实验的方法,进而以美国AIDS运动为案例,阐释了真实社会实验的实践探索,最后,进一步比较了本文提出的真实社会实验与传统实验、社会实验等概念之间的区别。真实社会实验以实用性为目标,为科学更好地嵌入社会,实现负责任创新提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若干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都不约而同踏上了在研究思想上远离实验的不归之路.然而Max Born是个例外,他始终坚信和强调实验对于物理学理论发展的巨大决定性作用.本文叙述了玻恩产生特殊实验情结的过程,并分析了玻恩关于实验的作用的若干思想及其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生态学尺度、空间异质性概念,选取生态学实验室实验和野外实验为分析对象,分别以高斯的人工微宇宙实验、生物圈2号实验,以及草原围栏封育实验为例,对生态学实验室实验和野外实验的地方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态学实验是局部性的和情境化的,并且在实验操作上具有物质、成分或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方式上的差别,测量或取样所用剂量和实验工序的差别,以及对实验控制方面的差别,从而也具有地方性特征。充分认识并正视生态学实验的地方性特征,有助于打破传统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追求普遍性知识的迷思,并有利于生态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船桥碰撞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是在巨大的冲击荷载作用下发生的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过程.文章介绍在福建福州平潭海峡大桥施工现场进行的船桥碰撞冲击实验,实验模拟真实的船头的球鼻艏部分对平潭大桥桥墩进行冲击实验,设计了3种不同工况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测定不同位置的动力反应曲线,对这些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实验数据将对以后的船撞研究提供数据依据,为将来的桥墩防撞设计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秋凌 《科学大观园》2012,(12):54-54
有关人类情绪的实验是进化论之父达尔文最后进行的实验之一,当时只有区区24人参与。英国剑桥大学如今复制了这项实验,继续探索人类情绪的奥秘。他们在实验中借助了互联网的巨大优势,最后共有1.8万人参与。实验结果表明情绪不仅受到文化因素影响,同时也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改变。但达尔文在1868年,进行的有关人类情绪实  相似文献   

13.
在以探测引力波实验为代表的大科学实验中,从实验原理到实验设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判定都表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这导致了探测引力波实验的科学文化割裂成证据的个人主义和证据的集体主义两种形式,并对实验室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表明在大科学时代,由于实验所涉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实验的场域已经走出了实验室,变成了一种行业性实验。  相似文献   

14.
思想实验在本质上究竟是什么?从思想实验与经验的关系着手展开分析,可以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有关思想实验与经验的关系的主张,在科学哲学史上存在着经验论与先验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以纠缠实验为例,该实验先后经历了思想实验和物质实验两个阶段,表明以布朗和库恩为首的先验论主张存在问题,思想实验并非一种神秘的先验认知手段,因为它可以被转化为实际的经验操作。而经验论的主张与思想实验的实际较为符合,但其代表人物诺顿却因为坚持将思想实验重构为论据,而使思想实验远离了经验基础。索伦森的"思想实验就是实验"的主张,较为接近思想实验的本来面目。但由于他忽视了"无需操作"和"无法操作"之间的区别,因而未能完全认清思想实验的本质。只有那些由于"无法操作"而设置理想化条件的实验才是真正的思想实验。  相似文献   

15.
新实验主义的创始人伊恩·哈金提出"实验有自己的生命"的命题,认为实验先于理论,实验干预并创造现象,实验室科学可以自我辩护。哈金高举实验的旗帜,试图把哲学从传统的"理论优位"转向"实验优位",为科学哲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协调论看来,哈金的新实验主义试图从"实验"的窗口考察科学哲学的新图景固然有益,但并不能证明实验优位,也不能否证理论优位。协调论不坚持理论优位,也反对实验优位,通过对哈金新实验主义实验优位论的批判,协调论主张理论和实验都是认识论的研究窗口,其研究结果在更深层面上可能是一种等价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与社会的传统契约视角下,技术或技术产品的社会应用等同于确证知识的社会应用。然而随着现代科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新技术社会引入的实验特征越发凸显。对新技术的社会引入进行系统考察,综述了技术社会实验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总结了其基本特征,提出了技术社会实验的分析框架,并将之应用到"氟氯烃"社会引入实验的考察之上,验证了分析框架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了社会实验理念对新兴技术治理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传统哲学是一种以概念分析为中心的思辨哲学。思辨哲学"思辨"方法的局限导致了"直觉危机"的产生,引发了对"哲学承诺"的寻找和"去经验"的冲动;技术的进步有助哲学家展开经验导向的实证研究:哲学内外多股力量的合流促进了哲学实验的开展和实验哲学的诞生。实验哲学包括"基于实验的实验哲学"和"基于思辨的实验哲学"两类。运用系统的实证方法特别是"直觉探查"的新工具替代"思辨哲学工具三件套",实验哲学做出了"诺布效应"和"自由意志的时间真实性基础"等一系列重要哲学发现。实验手段是思辨方法的重要补充,有助于解决某些思辨哲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新工具引发了一场重要的哲学变革,这同时是当代哲学对认知科学挑战的一种回应。  相似文献   

18.
由江苏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二站、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主持,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江苏省实验动物协会等单位共同编制的"江苏省实验动物笼器具系列标准"获得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项目完成人:刘年双、张玫,孟群、樊夏雷、陆益红,宗卫峰、汪岱迪、夏春阳,孙兴莲、任海玲,张维祥,肖杭.  相似文献   

19.
艾克斯罗德重复博弈实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全面介绍了艾克斯罗德囚徒困境重复博弈实验的方法、内容、结论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在该实验中,艾克斯罗德以计算机程序对弈的方式模拟囚徒困境重复博弈.结果,"一报还一报"策略在三次实验中都获得了胜利.实验中的优秀策略具有4项特征:善良性、可激怒性、宽容性和清晰性.实验肯定了在由利己主义者组成的世界中建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以及回报、增强关系的持续性等对于合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哈金为代表的新实验主义开始关注科学实验中的实践活动本身,开辟了科学哲学界新的研究进路.同时,以伽里森为首的一些科学史家也将目光投向了实验过程和科学实践.本文从伽里森和哈金的两部代表作:<实验如何终结>(HOW Experiments End)与<表象与介入>(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出发,着重分析两者时科学实验实践中实验的独立性、稳定性、情境性与实在性及实验与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两者科学实验思想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