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2,(3):36-36
该课题针对西北干旱冷凉区设施蔬菜产量水平不高、水肥利用率低、贮运保鲜技术落后、效益差等突出问题,开展设施蔬菜优良品种筛选、穴盘优质苗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主要蔬菜营养诊断与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番茄超高产周年生产关键技术、产品保鲜贮运技术研究,对提升设施蔬菜产业化水平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经4年攻关取得以下成果: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承担完成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高原地区名优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与设备中试”项目,在课题负责人王志明、徐文娟、万勇等人的带领下,对气调保鲜贮藏技术在高原地区的适应性和贮藏工艺参数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进行中试验证,从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果蔬保鲜问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验证气调贮藏设备能否适应高原地区高海拔、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立足于国家发展规划和“纲要”,充分发挥新疆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针对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果品贮运保鲜集成技术缺位、特色果品加工技术及装备滞后等问题,围绕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开展瓜果贮期品质调控、贮期病害与虫害控制、田间预冷和运输保鲜等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建立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标准体系,开发贮运保鲜技术远程指导咨询系统。运用生物技术、节能干燥技术、低温冷榨、非热加工技术、机械化收获及加工技术,大幅提高果品的商品率,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能力,为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样板。解决新疆林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落后、机械化收获和加工水平低,多为初级加工产品、综合效益低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提升传统干鲜果品的品质和产业综合效益,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实现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新鲜马蹄笋保鲜技术及综合利用,介绍了制作易于贮运的方便食品试验方法。采用不同配比的保鲜剂处理新鲜马蹄笋、灭菌杀青等工序制备软包装保鲜马蹄笋。利用修整马蹄笋的笋衣、笋尾边料制备马蹄笋片剂、马蹄笋饼干和马蹄笋酥饼,以降低保鲜马蹄笋的生产成本。结果表明:保鲜马蹄笋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方便笋的质量要求,并能保持马蹄笋固有的特殊鲜甜清脆美味,0℃~40℃贮藏,保质期达到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新疆香梨、葡萄树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体系”重点研究了新疆香梨、葡萄树的营养规律、栽培土壤的供肥能力模型、土壤的丰缺指标、肥料的利用率等技术问题,提出果树土壤诊断推荐施肥技术方法,并优选出香梨、葡萄树专用肥配方,为指导新疆香梨、葡萄树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项目概况 豪猪规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分别由湖南省科技管理部门2004年和湖南省林业管理部门2006年立项,由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承担,于2008年12月完成,由湖南省科技管理部门组织鉴定。本项目对豪猪的生理与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与繁殖技术、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技术、规模化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豪猪规模养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1971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在引进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基质的基础上,参考了美国Dudfick、Wilmore等学者的文献,将较为正规的静脉营养技术应用于临床。当年,运用该技术治疗一位子宫穿孔、肠瘘合并腹膜炎的危重病人,经手术引流及六周有氮平衡监测的静脉营养支持,患者肠瘘愈合,获得康复。这是中国最早的比较正规的静脉营养支持的成功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11):62-63
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又名核桃试验站,以下简称基地)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葡萄嘴南体北路15号院内,是专门从事核桃良种繁育与推广、干鲜果品抗旱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生态修复技术等多种工作的科研事业单位。自1985年建站以来,基地一直从事核桃良种引进繁育与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荔枝是原产中国著名水平,人工栽培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二世纪荔枝名称已见诸文献。北宋初年(960年)已有第一部荔枝专著问世,到清代已有16部荔枝专著出版。这些专著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中国丰富的荔枝品种资源、栽培措施、先进的无性繁殖技术和保鲜方法。本文论述了荔枝名称的演变和栽培历史,评价了历代荔枝专著的科学价值,着重探讨了其植物学生态学生理学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6):51-51
对于冰箱来说,节能与保鲜是其最根本的关键要素。多年来,节能冰箱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在2005年,国家强制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后,节能已经成为冰箱行业的基调。但是,相比之下,冰箱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保鲜,在技术上还停留在控制温度和湿度上。2005年9月,海尔鲜^+变频彩晶王子系列冰箱“横空出世”,它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保鲜限制,重新定义了冰箱的保鲜标准,海尔冰箱再次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9,(13):9-10
本课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共同承担。课题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发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饲料利用效率、改善牛奶质量和减少养分排放的营养调控技术,为建立“资源节约、高效优质、环境友好”的现代奶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一、主要技术内容 "玉米保鲜技术"被列入"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为:95-001-05-03-02. 鲜玉米不仅清香可口,而且营养丰富.鲜玉米中富含VE、VA、VB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各种糖类.长期食用对增强胃肠的蠕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力和耐久力、美容、延缓衰老和预防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说过,玉米是长寿食品.在美国玉米被提升为"未来的食品和燃料".但由于鲜玉米可食期短,使人们在消费食用上受到限制.近年来,人们采用速冻保鲜法和罐藏法来延长其可食期.但这种方法耗能大,贮运极不方便.该技术选择适宜玉米品种,确定最佳采收期和采收方法.采用高温灭酶,复合保鲜液处理,真空包装等技术.使嫩玉米在自然条件下存放,保质期可达8个月以上.而且色、香、味基本保持不变.从而克服了冷链冻藏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研究成绩主要包括:(1)食物营养参数体系研究。建立我国居民常见食品和成品菜肴的营养成分数据,建立食品营养素烹调损失因子。(2)不同人群的膳食营养评价体系研究。建立不同人群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评价标准、方法和程序,并建立相应的电子计算应用评价系统。(5)食物营养信息存储与处理系统研究。建立适用于不同电子设备的食物营养成分数据电子存储、数据处理、计算和评价技术,并建立食物营养成分数据、个体膳食信息采集、存储、数据处理和结果显示一体化技术。(4)查询和评价载体系统的研制。研制适宜大众应用的“营养称”和“营养师”设备。(5)质量检测和应用评价研究。根据产品的归属,开展质量检测和科学评估研究,使开发的产品符合相应的行业或国家标准,并符合膳食营养评价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枣树是起源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果树树种,主要栽培区域集中在晋、陕、冀、鲁、豫5省,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枣树抗旱、耐瘠、早果丰产,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经济树种,有"铁杆庄稼"之称.枣果实营养非常丰富,除富含糖分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营养保健食物.到目前,枣树还是一个原产中国,但没有在国外大面积栽培的果树种类.枣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水果,具有很大的国内外市场潜力.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各地发展枣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面积和产量迅速提高,鲜枣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早在70年前就开始进行面粉营养强化。继加碘盐、强化食用油、强化面粉后,大米强化在我国将成为营养素补充的一项重大战略。合肥国丰粮油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引进韩国设备,通过挤压成型技术、调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最终形成“挤压法加工营养柱添加工艺”制作营养强化大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各种方便食品的需求逐年递增.功能性包装材料保护食品、降低损耗、延长食品的货架期,降低储运成本,对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是鲜食水果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水果产量居世界之首,但经过保鲜包装处理的水果比例很低,而发达国家95%的水果通过保鲜包装;据统计,在美国利用各种功能性保鲜包装可以使水果平均增值2.3倍、在日本增值1.8倍,而我国只平均增值0.4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0,(2):36-37
一、主要技术内容 北方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开发基地包括: (1)保鲜技术培训中心:通过电化教学、集中培训、合作办班、函授辅导等多种形式普及保鲜技术知识. (2)保鲜用品研制生产中心: ①扩大龙兴牌保鲜袋(已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 计划)生产规模,年生产保鲜袋500吨(约占国内市场需求量5%),产值1000万元,利税300万元. ②研制开发果蔬冷藏机.该产品是为降低贮户设备投资,方便贮户而设计生产的一种整体式制冷装置,年产600台,产值300万元,利税60万元,生产过程中没有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1蛋制品纳米涂膜保鲜包装新产品及自动化生产成套技术 该技术成果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28B01)“动物源食品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ZXG2012033,ZXG2012032)“功能性纳米保鲜包装新材料研究开发”及“传统蛋制品涂膜包装自动化生产线研究开发”支撑下,研发蛋制品专用纳米涂膜保鲜包装新材料、新工艺、涂膜包装自动化生产线。目前已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方面获发明专利8件(ZL 201310293797.4;ZL 201210073906.7;ZL 201210125249.6;ZL 200810155224.4;ZL 2009 10027113.X;ZL 200810024498.X;ZL 201010196531.X;ZL 201010196543.7),获实用新型专利4件(ZL 201020221373.9;ZL 201020221362.0;ZL 201020221380.9;ZL 200820033507.7),新产品技术标准6项。2014年10月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并获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8):67-68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李芳东研究员、杜红岩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杜仲高产胶良种选育及果园化高效集约栽培技术”荣获201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一 历史回顾 1971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在引进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基质的基础上,参考了美国Dudrick、Wilmore等学者的文献,将较为正规的静脉营养技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