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偶氮染料异方酸二酰胺与氟离子的显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氮染料异方酸二酰胺(BNBPS)在DMSO中与氟离子(水溶液)有良好的显色作用.显色剂与PH为3.8~8.0的F-试液反应,由紫红色迅速变为蓝色(△λ=102nm),λmax=632nm,4h内吸光度值保持不变,摩尔吸光系数ε532=1.7×104L·mol-1·cm-1.F-1浓度在0~5μg/10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量的Cl-,NO3,K+和Na+存在时,对其测定无干扰Br-,I-,Fe3+,Al3+和Ba2+等离子的允许共存量较大.阳离子与显色剂无显色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弦定理数组是指满足余弦定理构成三角形三边的一组数,它对教学及研究三角形很有帮助-余弦定理数组很多,今就几个含特殊角的三角形的余弦定理数组的制法和应用介绍于后-1 余弦定理数组计算方法设ΔABC,角A、B、C对边分别为a、b、c,则c2=a2+b2-2abcosC1-1 当C=π2时,c2=a2+b2=(a+bi)(a-bi)设a+bi=(m+ni)2,a-bi=(m-ni)2则c=m2+n2且有a+bi=m2-n2+2mni比较实部与虚部得:a=m2-n2, b=2mn故 c2=a2+b2的一…  相似文献   

3.
二溴对甲偶氮羧分光光度法联合测定钡和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钡和锶与二溴对甲偶氮羧的显色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磷酸介质中,Ba2+反应具有选择性,且允许6倍的Sr存在。而在硼酸─硼砂缓冲介质中,Ba2+和Sr2+显色配合物的吸光度具有加和性.据此,设计了联合测定钡和锶的新方法,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锶和钡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对钡和锶与二溴对甲偶氮羧的显色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磷酸介质中,Ba^2+反应具有选择性,且允许6倍的Sr存在,而在硼酸-硼砂缓冲介质中,Ba^2+和Sr^2+显色配合物的吸光度具有加和性,据此,设计了联合测定钡和锶的新方法,该法用地合成样品中锶和钡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的多元氨羧酸化合物:N,N′-双(N,N-二羧甲氨基)乙二胺(简称BDED),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电子光谱及pH电位滴定的基础上讨论了它的性质.用Bjerrum法求出它的各级离解常数的对数分别为:lgKa1=-2.92,lgKa2=-3.51,lgKa3=-6.57,lgKa4=-7.45,并进行了直接代数近似计算,最后进行了Cu2+-BDED水溶液体系的电位滴定研究.  相似文献   

6.
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位扫描和环盘电极等方法研究酸性介质中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多步氧化反应行为,证实在1.1V电位处发生的反应是:Br--eBrad,(1)Brad+BradBr2(aq).(2)在电位1.5V处发生的反应是:Br2(aq)Brad+Brad,(2′)Brad+H2O-e=HOBr+H+.(3)其中反应(1)具有典型的可逆性.实验测得Br-离子的扩散系数为1.8×10-5cm2·s-1,反应(1)的标准速率常数为2.0×10-3cm·s-1.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DCB-偶氮肿与铀(Ⅶ)的显色反应.实验证明,显色反应的时间短,络合物的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测得络合物组成比为U:R=1:2,摩尔吸光系数为90kL·mol-1·cm-1,在0~21μg/25ml内服从比尔定律,为目前测定铀的一种高灵敏度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新试剂N-丁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BPT)与18种阴离子和26种阳离子反应.在氨性介质中,与银呈茶色,与Cu2+呈蓝色络合物.BPT对Ag+和Cu2+的检测,灵敏度高(cAg+=2μg/ml,mAg+=0.05μg;cCu2+=0.5μg/ml,mCu2+=0.017μg),选择性好,用于矿石,阳极泥及生物试样分析均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多聚配合物[Cd(β-ala)Cl2]用CdCl2与β-丙氨酸(β-ala,H3N+CH2CH2CO2-)在水溶液反应制得,并用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其结构.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3H7CdCl2NO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No.62),a=694.4(1),b=796.3(2),c=1293.1(3)pm,V=0.7150(6)nm3,Z=4,Mr=272.40,Dc=2.530Mg/m3,用834独立衍射数据对结构进行精化,最后残差因子R1=0.0421.结果表明,每个镉离子与4个Cl和2个β-ala的羧基氧原子配位,呈变形八面体结构.每对镉离子由2个Cl和1个双齿羧基桥连,形成一维链状聚合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导出了CaO-Fe2O3混合层内反应初期铁酸钙生成的动力学模型:1-k1(1-k2BRv)^2/3-k2(1+k1BRv)^2/3=(2k1Mf/ρfrf^2)·DcΔCt。其中k1=(ρf-ρcf)/(ρf-ρc),k2=(ρcf-ρc)/(ρf-ρc),B=1+Mcρfm/Mfρc。经1160℃和1190℃下的基础实验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同时得到该两温度水平下氧化钙在铁酸一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