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天  鹤松 《小学科技》2014,(2):26-27
正在纷纭复杂的动物世界里,有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比如动物间的"冤冤相报"。老鼠与蛇蛇是捕鼠的能手,是老鼠的天敌,但这只是在蛇具有活动能力时是这样。蛇是变温动物,天气一冷,身体发僵,行动不灵活。当蛇冬眠以后,它就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这时,老鼠报复蛇的时机就到了。它们掘洞寻找休眠的蛇。于是,蛇就成了老鼠的高级"点心",任凭老鼠啃咬,蛇却无能为力。这种现象,正如老百姓所说的那样:"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相似文献   

2.
粤菜系也是我国主要菜系之一,其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广东的饮食资源一向得天独厚,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载有“粤人得蚺蛇以上肴”、南宋周春非的《岭外代鉴》亦有“深广及溪峒人,人间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其间异味,有好有丑。山有鳖,竹有鼠等,猪而煮之,  相似文献   

3.
粤菜系也是我国主要菜系之一,其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广东的饮食资源一向得天独厚,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载有“粤人得蚺蛇以上肴”,南宋周春非的《岭外代鉴》亦有“深广及溪峒人,人间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其间异味,有好有丑。山有鳖,竹有鼠等,猪而煮之,鲟鱼之唇,活而离之,谓之鱼魂,此其珍者也。至于遇蛇必捕,不问长短,遇鼠必执,不问大小。蝙蝠之可恶,蛤蚧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鲈而食之。”这些不仅说明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广东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已游刃有余,更加体现了因地的饮食养生原则。  相似文献   

4.
粤菜系也是我国主要菜系之一,其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广东的饮食资源一向得天独厚,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载有"粤人得蚺蛇以上肴",南宋周春非的<岭外代鉴>亦有"深广及溪峒人,人间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其问异味,有好有丑.山有鳖,竹有鼠等,猪而煮之,鲟鱼之唇,活而离之,谓之鱼魂,此其珍者也.至于遇蛇必捕,不问长短,遇鼠必执,不问大小.蝙蝠之可恶,蛤蚧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鲈而食之."这些不仅说明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广东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已游刃有余,更加体现了因地的饮食养生原则.  相似文献   

5.
蛇鼠战     
秋天到了,山东师大养蛇场内的蝮蛇总是单独或几条盘曲在一起,懒洋洋地躺在那儿。它们准备冬眠,因而处于厌食状态。冬眠初期,蝮蛇的攻击动作会频频出现。11月下旬,下着小雨雪,外界气温已降到0~3℃,在自然界中,这样的温度已使蛇进入冬眠期,我们想看看蛇场内的蛇睡着了没有,于是,来到了蛇场。初秋的太阳下山了。蝮蛇纷纷从洞中爬出来,“周游列国”后,各自划分一块领地,盘曲在领地中央,外来同类距  相似文献   

6.
碎蛇     
在我国湖北省神农架的林中,有一种奇异的五节蛇。当它从山崖上滑落下来时,身体一下子摔成四五节。这时,令人惊异的场面出现了:已经脱节的每一节蛇体,都会跳动起来,向蛇头靠近。一会儿功夫,摔断的蛇又连成一条。它叫碎蛇,是名贵的药材。  相似文献   

7.
动物之路     
群蛇公路每年11月下旬,为了即将到来的冬眠,美国伊利诺伊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蛇开始大规模迁徙,。千万条蛇倾巢而动,出现在交通繁忙的公路上。为保证蛇群的安全。政府部门每年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8.
王坤 《青年科学》2008,(Z2):25-25
蛇通常静止不动,盘曲成圆形,头竖直在中间,有时则蜷缩在阴暗角落或洞穴里。如果长时间无食物来源,实在难忍时,它甚至会"吃"自己的心脏。这是怎么回事呢?最近,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蛇除冬眠外。  相似文献   

9.
睡醒了     
<正>轰隆一声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小金蛇。小金蛇伸伸懒腰,爬出洞穴,感到暖融融的。于是,它急忙呼唤伙伴们:"春天来了,你们快快起来呀!"青蛙跳着,蜈蚣爬着……冬眠的动物们苏醒后欢欢喜喜,纷纷来到大地上。小刺猬却还缩成一团,眯缝着小眼睛,懒洋洋的,不愿动弹,并且喃喃自语:"别吵,别吵,我再睡会儿嘛!"青蛙蹦到洞口,高兴地大喊:"惊蛰到了,  相似文献   

10.
天下奇鼠     
食猫鼠:谁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但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家,却有一种食猫鼠。它靠嘴里喷出的麻醉性唾液,使猫接触到而发抖,瘫倒在地。然后食猫鼠跑过去,将猫肉饱餐一顿。食蛇鼠:在非洲的摩洛哥,有一种吃蛇的老鼠,它身上分泌出的麻醉剂使蛇神经麻痹而死去,随后食蛇鼠便可将其吞而食之。  相似文献   

11.
蛇功     
他们抓住他的肩膀,将他拉了起来,谁知抓起来的竟是一个空壳壳,原来他竟能像蛇一样会蜕壳,而到了冬季就会冬眠。  相似文献   

12.
蛇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蛇以小型动物为食,尤其嗜食鼠类,对农林生产益处颇多。然而近年来“蛇宴”风靡,一些地方对野生蛇类滥捕,蛇类资源遭到极大破坏,以致有些地方鼠类猖獗,鼠害严重。如果实行蛇类的人工养殖,既可保护自然资源,又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岂不一举两得。暨南大学劳伯勋先生从事蛇类研究多年,提倡人工养蛇,这对各地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越冬     
春天到了,动物们都活跃起来,它们纷纷出洞,到外面走走。但是,在冬天,我们很难找到它们,那些生活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也很少出来, 相反,它们呆在房间里以保持温暖。冬天,有些动物需要冬眠,它们通常会睡一个长长的觉,等待春天的来临。蛇总是躲在洞里,把自己盘绕起来以躲避寒冷,它们不吃也不动,这就叫冬眠。熊在冬天的部分时间里会冬眠,当天气暖和的时候,它们也会走到洞外享受阳光。松鼠们也是如此。许多鸟儿在冬天会飞往南方,到了春天又会飞回家乡,这是因为南方冬季里气候仍比较温暖。我们将鸟儿的这种冬去春回的行为称为“迁徙”。  相似文献   

14.
蛇与护蛇     
曹虎 《大自然》2013,(1):18-20
蛇生活隐蔽,样子比较特别,因而大多数人对蛇了解不多,只知道有些蛇有毒、有些蛇无毒。人们遇到蛇时也绝无喜爱或亲近之举,往往是要么敬而远之,要么一棍子将其打死。其实,蛇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爱蛇、护蛇。多种多样的蛇蛇是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动物的统  相似文献   

15.
王维 《小学科技》2009,(9):11-11
科学家最近发现,蛇除了冬眠外,在长时间饥饿、得不到食物补充而危及生命时,它会消化掉自己心脏的一部分,用以充饥。用此法,它可在2年时间内不吃任何食物而不会死去。蛇只要吃上一顿丰盛的美餐,过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化掉的一部分心脏叉会重新长好。  相似文献   

16.
食蛇辨析     
在人们心目中,蛇的形象并不好。但它们也是自然界的生灵,是历经1.3亿年的悠悠岁月进化而来的特殊类群,是庞大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理应得到保护。然而,近些年我国公民食蛇现象日趋严重,蛇类资源的保护问题令人堪忧。据有关部门最为保守的估计,仅上海人一年吃掉的蛇至少有2000多吨。从虹桥机场空运而来的蛇,最多时一天竟达5000公斤;至少有1000多名蛇贩穿梭于上海的大小餐馆。根据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提供的资料,江苏省每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可利用能量对哺乳动物冬眠表达的影响受到极大关注。有研究证据支持"最小蛰眠假说",即储食类冬眠动物,可以利用储存的食物补充能量,减少冬眠表达。以典型贮脂类冬眠的达乌尔黄鼠为研究对象,将动物分为2组,在冬眠期分别进行补充食物(FP)和剥夺食物(FD)处理,并探讨食物和身体脂肪是否影响、如何影响该物种的冬眠模式。结果表明,FP组17.6%的个体在冬眠季节连续摄入食物,29.4%的个体在冬眠的初始和结束期间摄入少量食物,半数以上的个体冬眠季节未摄取食物。与不取食黄鼠相比,持续取食的个体冬眠阵的持续时间较短,阵间觉醒持续时间较长。冬眠期间的体重降低与入眠时的体重呈正相关。食物补充可减少冬眠季节的长度和冬眠季节异温时长的比例。这些结果支持了可利用能量影响达乌尔黄鼠冬眠表达的假说。  相似文献   

18.
《科技知识动漫》2013,(4):50-51
正竹叶青蛇又名青竹蛇,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像猫的眼睛,观赏价值极高。它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捕食鸟、蛙、鼠类,有冬眠习性。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  相似文献   

19.
1福清白环蛇恢复为有效种兼记黑背白环蛇大陆亚种2009年底,Vogel等合作在《Tropical Zoology》上发表黑背白环蛇新亚种——大陆亚种Lycodon ruhstrati abditus和新种——食蛇白环蛇Lycodon ophioph-agus;恢复Dinodon futsingensis的有效性并将其改隶  相似文献   

20.
药膳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传统医学与饮食文化有机融合的结晶。其“寓医于食”,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以达到营养滋补、保健强身和防病治病目的,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岭南药膳,是祖国药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受岭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