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在小学生中已占有较大的比例,可以说,小学尤其是城镇小学逐渐成为独生子女的世界。因此,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上好体育课,不仅是小学体育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优生优育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大问题。独生子女一般都有着比其他孩子更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他们天资聪明,活泼可爱,然而,不管是不是家长主观上的原因,大多数独生子女在家里都居于过分“受宠”的地位,尤其是在那种“四二一阵容”的家庭中,独生子女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无形中就造成了独生子女的一些天然弱点。由于大人…  相似文献   

2.
子女是父母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所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父母心态的真实写照.这本来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后代超越前代的自然动力,在多子女家庭中,即使有一两个孩子不成才,家长仍然可以抱希望寄托在其他子女身上,但独生子女是父母甚至是祖父母期望的唯一寄托,这样就强化了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另外,早期教育理论的宣传,新技术革命对人才的要求,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广大的家长对子女教育产生紧迫感和压力感,特别是与周围独生子女的对比也增加了家长的压力.如何使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和适应未来的发展挑战.(一)增加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达到“以儿童教育儿童”.  相似文献   

3.
知道我不完美,也不优秀,那我也不愿意听妈妈整天说我这也不如小丽,那也不如小燕,好像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优点,而我却一无是处,这让我很不舒服。有时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我的妈妈像是别人的妈妈,几乎没有说过自己的孩子好?Q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做父母的都特别关心自己的孩子今后的发展,是否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独立地面对生活。谁的父母都不能陪子女一辈子,他们希望孩子在每一A个成长阶段都能很优秀。可是父母的这份苦心往往得不到孩子的认同,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或是对子女的要求不切实际,从而…  相似文献   

4.
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给予子女太多的爱。其实“太多”有时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现代城市居住方式改善了居住条件,然而又使孩子缺少碰撞锤炼以及形成良好性格的必要环境。因此。“培养幼儿健全的心灵”已成为当今幼儿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的课题。下面。就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张向君 《科技信息》2009,(32):I0304-I0304
目前,不少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一项或几项特长教育,以使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家长的这种需求,使以培养孩子的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应有尽有,不一而足。于是,小孩子们就听凭父母的安排,背起了书包,穿上了舞鞋舞衣,拿着书画用具,拎着乐器,跟随着父母来回奔走在各种各样的特长班里。当前社会上,有许多父母大都信奉“艺多不压身”的观念,看着别人的孩子都在各类“班”里培养特长,如果自家的孩子不上这些“班”,自己脸上无光,心里也不踏实;一些家长就给孩子报班,仅凭自己的意愿,不分优劣,贪多求全。然而,培养孩子的特长,不能遵从父母的主观意愿。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7.
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这个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身上。隔辈家长自认为很“爱”孩子,殊不知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两代家长都要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多开展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抓一代,促两代,三代并进”。做到父母主动教育不包办、祖辈配合教育不越位,变单一式家庭教育为隔辈家长参与的复式家庭教育,形成学习型家庭教育的氛围。
  幼儿的教育伴随着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幼儿园与家庭携起手来,家园共育,正确面对隔辈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让隔辈教育走出特色!  相似文献   

8.
安娜 《世界博览》2012,(3):76-77
正有太多比中国更极端的家长我见过有的家长在中文课上全程陪读,也听过有的父母连孩子午饭有没有吃饱都不关心。如果你和有了孩子的人谈起他们回国或留在国外的原因,十有八九会听到诸如:"我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回国的","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早就回国了"……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真正掌握中文,决定在国内待到孩子小学、甚至初中毕业。因为这个年龄出国,新的语言环境既不会影响他们的中文能  相似文献   

9.
陈惠丽 《科技信息》2009,(24):251-251
家庭作为幼儿生长的第一环境,对幼儿一生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各方面的成长都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语言作为幼儿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需要多方面结合进行培养的。我认为,《纲要》中在语言方面对教师的指导要点提出的明确要求“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运用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同样适用于家长。  相似文献   

10.
每个幼儿都会偶尔有一些缺乏爱心的行为表现,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观动机所致,而是幼儿身心发育不完善的原因。尊重、爱护对幼儿来说是他们健康发展的要素,是他们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也是幼儿与教师连结感情的纽带,建立友谊的桥梁。“尊重、爱护幼儿”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动力,在实践中我把“尊重、爱护幼儿”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让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送给幼儿的每一束鼓励的目光、每一丝温馨的微笑、每一句亲切的话语……都有体现出教师的爱心,每时每刻也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即使是当幼儿犯了错误时,我也能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既和蔼慈祥又不失严厉的目光。只有尊重爱护、信任孩子,他们才能在轻松、愉快、温暖的氛围中学习、游戏、活动,才会充满自信,自尊心受到保护。就会激发出爱学习、爱提问的兴趣,愿意尝试探索问题,内在潜力就会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1.
现在,以独生子女为核心的家庭,对孩子的消费要求,几乎都设法予以满足,尤其是那些下岗的家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不亏待孩子。然而有的孩子并不体谅父母的心情,出手大方,胡乱花费父母的血汗钱。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校园里高消费群悄然出现,“打的热”、“名牌热”、“宴请热”正发展为时髦。有的学生上学、回家都打的;穿、吃、用讲名牌,比名牌;  相似文献   

12.
孟子有句古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一个能担当大任的人才,必须要有顽强的耐挫能力。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宠爱孩子的父母,他们希望把世上的一切幸福都给孩子,把一切不幸和痛苦都揽到自己身上,以致部分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经受不住挫折,尤其对严重挫折的打击和考验,心理能力普遍偏低。这种现象使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正视挫折、战胜挫折,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配合小学语文三下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专题设计的口语交际校本课程。由于在此次教学前我们曾组织学生参加了省里的书信大赛“我想对爸爸妈妈说”,不仅收到了学生的信件,更阅读到许多家长的回信,发现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对爱的感触是不同的。令我触动极大的是父母对孩子难得几次的打骂,孩子都可以一直记得,却忘却了生活中许多细节的关心,甚至很多孩子认为父母的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常常视而不见。同时也发现了有些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令学生产生了困扰,并由此与家长产生误解和隔阂。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和娇惯,使相当多的孩子心理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显得不那么协调,他们的心胸狭窄,自我意识强烈,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或惶惶不安,或知难而退,极个别的甚至走上了永久超脱之路。因此,要加强幼儿意志品格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挫折磨难的锻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般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和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6.
《少儿科技》2011,(5):27-27
孩子踏人青春叛逆期,父母通常会抱怨孩子变坏、不听话,很难与他们沟通。孩子真变坏了吗?真的无法与他们交流吗?这时,如果家长和老师没给孩子适当的教导,只是一味责备他们,认定他们是“烂苹果”,或许社会上真会多一些“不良少年”。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职业要求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这一崇高职责时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面对的学生如同自己的儿女一般,所以应该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对待他们。同时,在学生们的眼里,教师就象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他们都希望老师象自己的父母一样疼爱他们,关心和爱护他们,特别盼望老师教给他们所有的知识,让他们象林中的鸟儿一样能自由的飞翔,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寻找展示自我能力、体现自身价值的创造空间。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溺爱和宠爱,面是把热爱和…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11,(13):11-11
在国外生孩子不再只是明星富豪的“特权”,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准父母也想给孩子一张美国护照。赴美产子中介公司宣称:“这笔投资的回报要比抢银行还划算。”中国父母的孩子如果在美国出生,就自动成为美国公民。等孩子们到了21岁,就能为父母申请绿卡,让他们也移居美国。  相似文献   

19.
段君红 《科技信息》2012,(9):299-299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此时,许多家长考虑得比较多的是把孩子送到哪所幼儿园。他们把较多的精力放在比较幼儿园的条件设施和哪所幼儿园更有名气上,而对孩子上幼儿园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却考虑不够。凡事预则立。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取得成功,这是对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更新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这个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身上。隔辈家长自认为很“爱”孩子,殊不知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两代家长都要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多开展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抓一代,促两代,三代并进”。做到父母主动教育不包办、祖辈配合教育不越位,变单一式家庭教育为隔辈家长参与的复式家庭教育,形成学习型家庭教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