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以此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论述生态旅游定义以及自然保护区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意义和措施。认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开发要以自然保护为主,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的特点、意义、分析了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影响;提出了实施生态旅游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解决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之间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从生态旅游的实质入手提出了开发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初步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阶段,结合石人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权  高红娟 《科技信息》2009,(5):94-94,108
本文结合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特点,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地概述了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和基本原理。对生态旅游建设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的概念上分析了基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条件和必要性,结合自然保护区规划分析了作为其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并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进而对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向海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向海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实地调查和3S技术相结合,根据湿地所处立地特征,建立长白山 自然保护区湿地分类系统,探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划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高山湿地、人 工 湿 地 等 可 以 通 过 ALOS卫星影像和地形图等获得.沼泽湿地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获取,主 要 通 过 野 外 实 地 调 查 获 取 信 息.根 据 长 白 山 自 然 保护区自然环境状况选取湿地调查区域,然后利用 GPS 仪 对 各 区 域 进 行 定 位 考 察,记 录 湿 地 的 立 地,进 而 确 定 湿 地 类 型.结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分类体系,使用 ArcGIS9.3软件进行多源数据叠加,绘制出研究区的湿地分类图,在此基 础上分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特征.研究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极为丰富,沼泽 湿 地 是 本 区 主 要 湿 地 类型,高山湿地次之,人工湿地最少.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形成,受地貌和水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具有互动效应,利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在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善生态旅游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强调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全方位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保护区风灾区的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5.8%,目前的恢复现状为:已恢复区大约占10%,半恢复区占7.9%,未恢复区占81.4%.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横山、维东、池西、峰岭四个自然保护管理站的数据为基础,根据长白山区植被、土壤等的变化特征,确定植被恢复立地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和立地分类系统.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共有39种立地类型,其中,台地草地中层壤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阴陡坡草地中层壤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和阴缓坡草地中层壤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三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8.56%、19.53%、10.57%,面积分别为4390.35 hm^2、2223.78 hm^2、1203.99 hm^2.  相似文献   

12.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公路两侧两栖动物的损失数量及损失原因做了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公路对两栖类种群损伤很大,其中以中国林蛙致死数量最多,占总数的78.29%.引起两栖类种群数量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道路致死、生境破碎和改变、人为干扰、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道路致死和人为干扰是主要原因.分析了长白山区公路、人类活动、环境因子对两栖类种群的影响,提出了加强两栖类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调查,确定了主要入侵动物种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入侵的状况和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为入侵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代表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桂东经济区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桂东经济区的生态旅游业刚刚起步,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何开发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关系到该地区旅游业的兴衰和经济的发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姑婆山森林公园和大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阐明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并针对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的制约因素提出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2006年对长白山保护区蝴蝶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蝴蝶121种,隶属7科63属,以蛱蝶科为主要科,各林带均有分布共有19种.在不同生境中,随着海拔的升高蝴蝶的多样性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红松阔叶林带蝴蝶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最高,苔原带最低.  相似文献   

16.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约1600种,其中可供园林应用的有近500种.根据在园林应用上的不同,将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划分10类.这些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具有种类繁多、珍稀特有植物丰富、开发利用价值高等特点.还论述了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的应用前景,并对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松山自然保护区净化服务功能及生态经济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保护区内有机物质的生产、CO2的固定、O2的释放、重要污染物质SO2的吸收降解,以及降尘和飘尘潜在的滞留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和费用分析法探讨了松山自然保护区净化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虻类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该地区虻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作标本和鉴定虻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录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虻科3属12种,分别隶属于斑虻属(2种)、黄虻属(1种)和虻属(9种)。结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虻类孳生和血源条件,具有虻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该地区优势种是华广虻。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真藓科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标本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报道了河南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所产的真藓科 (Bryaceae)植物 4属 14种 1变种 ,即 :大叶藓属Rhodobryum (Schimp .)Hamp .(1种 ) ,短月藓属BrachymeniumSchwaegr .(1种 1变种 ) ,丝瓜藓属PohliaHedw .(3种 )和真藓属BryumBill.(9种 )。本文对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作了初步探讨 ,并编制了河南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真藓科植物的分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