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之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个普遍现象。一般认为,母语对二语学习会产生两种影响,即正迁移或负迁移作用。本文分析了外语学习各个层面上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提出了对待母语负迁移的认识,即负迁移可以作为学习和交际策略,并对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邢玉月 《科技信息》2012,(18):174-174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或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是了解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主要方面,也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核心与主体,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对外语学习造成干扰。本文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探讨了母语迁移给目的语学习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得出了母语迁移给外语教学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晓丽 《科技信息》2012,(7):413-414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它是由已有的语言知识在目的语的习得和使用中产生的。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阻碍二语习得。许多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源自于汉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4.
岳鹏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152-152,125
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过程被称为"迁移".母语与二语相似而促进二语习得的迁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因两种语言相异而阻碍二语习得的迁移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只能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尽可能的利用语言正向迁移,对于语言负迁移现象,要正确看待,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外语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母语对目的语的研究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与母语相比,外语学习更依赖于元认知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面了解迁移现象,准确把握迁移规律,有效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的产生,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中心问题,其核心是研究母语对外语学习带来的影响。母语迁移是影响外语学习与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母语的运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即正迁移,也有过度使用带来的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正迁移的效力,努力遏止负迁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语言习惯会迁移到目的语的习得中。由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对目的语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这就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8.
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二语习得会产生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语言的共性来促进"正迁移",借助母语思维来促进二语习得,进而提高目的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岳鹏 《科技信息》2010,(35):J0309-J0309,J0283
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过程被称作"迁移",因两种语言相异而阻碍正确习得二语的现象被称为负迁移。本文中,笔者从句子、语篇两个语言层面分析了学生习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探讨了产生母语负迁移的原因根源,并给出了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丽丽 《科技信息》2012,(28):189-189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的中心问题。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难免受到母语的种种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母语的迁移。负迁移,又称为干扰,是使用目的语时学生套用目的语的句型或规则,导致犯错误或对目的语使用不当。本文旨在从文化、词汇与句法三个层面研究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从母语的语音、用词、语法、篇章结构及文化的差异诸方面分析了母语和文化的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 ,以引起外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音响形象、词条形式和用法有足够的注意力 ,增强对文化共同之处的掌握度 ,提高对文化差异的灵敏度 ,从客观上避免或减少母语和文化的负迁移造成的语言石化现象的滋生  相似文献   

12.
以连通主义理论为视角,阐释了二语隐喻习得中的两种母语迁移现象,在隐喻习得过程中,母语既能产生正向迁移,也能产生负向迁移。指出教师在教授隐喻时应持正确的态度,运用强化文化学习观念、加大输入量来抑制负迁移的发生和注重个体差异这三种策略来减少或尽量避免负向迁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秦艳荣 《科技信息》2010,(18):I0128-I0128
母语的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在研究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时,研究者过多地讨论了母语的负迁移,却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本文试从语音、词汇、句法、写作四个方面来讨论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姣彧 《科技信息》2012,(18):177-177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母语往往会对其二语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即母语迁移,其分为对二语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正迁移和起负面作用的负迁移。而母语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一种,就是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来指导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在本文中将对母语迁移理论进行阐述并对母语策略在听、书、读、写、译的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初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迁移研究发现,母语负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重大。本文简要分析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语法、文化等方面的负迁移现象,以及负迁移给二语习得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讨论了如何降低影响,从而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1先行研究中日两国语言由于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无论字、词,乃至句式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总会感觉掌握日语并不困难,但在那些初看来为相似之处并认为其会对日语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会由于母语的影响而对日语学习引起负迁移作用。很多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以下现象:当一句话出现在眼前,需要用外语表达时,首先想到的是用中文如何表达,然后将中文的意思表达直接译成目标语。这一现象在日语学  相似文献   

17.
迁移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在外语学习中,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湘方言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张郁  李雪梅 《科技信息》2009,(28):I0115-I0115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种常见现象。作者在强调母语迁移必然性的同时,着重分析母语迁移的表现,并探索在外语教学中如何促成母语正迁移,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言负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影响着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本文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和语用四个层面简要分析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能减少语言负迁移,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里,母语知识对目的语习得具有迁移作用。但是写作模式的负迁移,常导致错误出现并给目的语的学习造成困难。本文意在剖析语言迁移现象对写作在语篇方面的影响,以指导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