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分析了立体裁剪技术在我国成衣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技术的深入比较,指出立体裁剪在处理成衣造型设计、利用各种服装材料性能塑形和解决整体服装结构平衡关系时有着较强的可塑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梁丽宇 《科技信息》2013,(23):305-306
本文主要通过对褶裥的各种技法变化研究,将立体与平面裁剪技术结合使用,探索褶裥在定制礼服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方法与规律,为定制礼服设计师创造出更新更丰富褶裥造型提供较有力的技术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使女装衣身结构设计更趋合理,符合人体功能及服装造型,利用立体裁剪的手法分析胸腰的造型,探索腰省位置、大小及所占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州不少女装企业在招聘打板师时特别强调应聘者的立体裁剪技能,这反映出一种趋势和需求。因此加强对立体裁剪技术的推广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西方女装造型演变历程的比较,分析了中西方女装造型表达方式的差异.认为中国女装造型平面、含蓄,西洋女装造型多立体、开放,二者互相影响、渗透,总体变化趋势是由“复杂”到“简洁”.同时阐明了造成中西方女装造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宇宙观、文化形态和地理环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大多的成衣设计及生产都运用平面裁剪来完成,随着人们对局部造型设计的需求日益增加,平面裁剪已经无法满足服装设计及生产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就是立体裁剪。本文从成衣的现状、立体裁剪的特点以及立体裁剪在成衣中的应用三方面来阐述现代成衣中立体裁剪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织女装上衣原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针织女装上衣原型结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丰富、完善针织服装设计理论.采用立体裁剪方法,依据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借鉴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建立了针织女装上衣原型.该原型外部形态及结构特征与日本文化式原型有相似之处,但衣片在胸围放松量,省道设计以及各部位尺寸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针对东方女性穿着贴身礼服容易暴露身材缺陷且上身易下滑的问题,采用立体裁剪的造型方法,通过礼服上身造型实例,分析了贴身礼服胸腰曲线塑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贴身礼服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达到塑造和美化人体胸腰曲线的效果,还能保证贴身礼服的稳定性要求,防止上身止口的下滑.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分析比较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两种结构设计方法的形成、区别及操作方法的融合入手,说明了这两种方法自成体系、各有所长且不能各自为政的事实.然而,在现代服装科技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服装造型的结构与技术问题,探求一条使两者有机融合,相辅相成,互补共用之路,并发挥各自优势,为人类服饰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梅建平 《科技资讯》2012,(5):208-208
立体构成作为一门研究形态创造、造型设计的独立性学科,是设计师们进行包装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师们往往通过学习立体构掌握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来拓展包装设计的思维。文章主要从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块材还有肌理这五个基本要素入手并结合例子,具体研究立体构成在包装造型设计中的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1.
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适应针织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体系,以科学、准确地设计针织服装样板.用立体裁剪方法进行了针织面料与机织面料在上衣结构中的对比研究,探索出了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在同样贴体款式造型下,针织物的弹性对大多数部位的尺寸变化都有显著影响,只有腰围等少部位的尺寸面料弹性对其变化无显著影响.该结论对揭示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科学、准确设计针织服装样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元块体间相互覆盖构建独立块体的原理,探讨块体搜索问题.研究了同向面、异向面的覆盖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包括三维结构面网格划分、结构面与边界面的交线分析、关键块体搜索等切割搜索过程.提出一种基于覆盖技术的块体搜索新方法,并将该搜索技术接入自主开发的三维数值分析系统GeoSMA-3D,进行块体搜索.同时,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覆盖技术的有效性和软件GeoSMA-3D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管端相贯线坡口切割割炬位姿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管端相贯线坡口切割过程中存在三维空间曲面加工问题,研究割炬轨迹的保证和姿态的选择是获得良好加工质量的关键.利用空间解析几何原理,建立了管-管。管-板及管-管、板相贯带坡口切割时割炬位姿控制数学模型.提出了最大Z坐标原则求管-管、板相贯线坡口切割割炬轨迹的方法.对管-管、板相贯线坡口切割实例进行了割炬位姿控制仿真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相贯段时割炬位姿和两面角、坡口角以及割炬姿态角等相关参敷的数学表达式,理论研究表明在拐点处割炬姿态的转变应分多步进行,从而保证拐点处的切割质量.为管端相贯线坡口精确数控切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服装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以利润管理为核心的外贸服装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论述了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系统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系统采用的数据库技术及系统的设计原则,阐明了系统结构和系统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Garment Style and Ease Distribut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roductionGarment pattern design is a 3 D to 2 D surfacemapping process. Traditionally, thegarmentpattern designcan be classified as “Drafting Method” and “DrapingMethod”.“Drafting”is a direct drawing of the garmentpattern using known body measurements from themannequin. Since this method does not requiremanipulation in the 3 D space, it is called“flat patterntechnique”. All flatpattern design masters approximate thegarment pattern using …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空间三维输入装置,给出了三维输入设备控制系统整体架构,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VC++OpenGL技术对实现三维输入设备的软件系统开发,进行三维输入的动态演示。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三维输入装置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模拟效果的真实性,这对于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仿真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灾害地质立体图图切剖面作为立体图三维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进行地质灾害分析、预测和防治工作的有力工具.切出的二维剖面图与灾害地质立体图相配合,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图区内地层、灾害体、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各种地质体和灾害体赋存的地质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指导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以ArcEngine为基础开发平台,利用C#.NET语言、GIS技术,基于基础地质数据,建立地质剖面图的数据模型,探索在ArcGlobe平台支持下的三维区域灾害地质图中实现自动图切剖面的技术与方法,并在QuantyView平台上,实现了方便、快速、准确的对任意地区任意地段地质剖面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19.
 软体机器人具有多样的运动自由度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而低刚度限制了其实际操作的承载能力。因此,发展面向软体机器人的变刚度技术是当前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综述了近5年新型变刚度技术进展,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静电吸附原理、层干扰原理、自锁折纸机理、电/磁流变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变刚度性能及实际应用。讨论了当前变刚度技术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新一代变刚度技术的潜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切管同步随行机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工作状态和水再压缩式空气等离子切割的技术特点、工艺试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