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崔贵文 《甘肃科技》2007,23(6):220-221
经多年调查采集植物标本签定和资料查阅确定,华隆林区现有分布裸子植物三科5属11种。祁连园柏是林区阳坡森林顶级群落的建群种,分布面积大。青海云杉是林区阴坡分布森林的建群树种,分布面小。阳坡应推广培育祁连园柏,增加植被盖度。阴坡开展青海云杉造林,改善林分结构,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二类资源调查数据总结了青海湟水流域祁连山南坡的青海云杉林的分布及生境、组成与结构、林型、生长规律及更新与演替。调查结果表明:云杉林分布地区属于山地森林气候,分布区降水量在400 mm左右,海拔2 560~3 060 m;多为同龄的单层纯林,是乔木层主要的建群种;林型有草类青海云杉林、灌丛青海云杉林、青海云杉-红桦混交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青海云杉-糙皮桦混交林、青海云杉林-山杨混交林、青海云杉-青杨混交林共7种;在郁闭度大的林分中天然更新一般较差,只有低海拔地段的青海云杉-白桦、红桦混交林下更新较好;在自然条件下,青海云杉林内其他树种难以生长,也抑制本身幼苗的生长,可通过封山育林、造林等人为干扰,更新成为相对稳定的针阔混交林或复层林更为有利于各类生态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关于青海云杉松毛虫综合治理中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云杉是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不但分布广泛,且适应性强,能提供大量的用材、药材之外,还能提供大量的树脂及其林副产品,当今还具有更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松毛虫在青海东部地区经常发生,主要危害青海云杉,发生面积几万亩,在青海省乐都县药草台林场发生133.33多hm,严重地影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我们的观察、治理也是在乐都县药草台林场进行。关于青海云杉松毛虫综合治理的原则,几中常用防治措施实施,合理化使用化学农药以及虫情监测和防治指标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在全国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工作的通知》(造林发[2014]36号)文件精神,洮河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于2015年6月1日至11月30日完成了全面普查,2016年根据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实施了补充调查。经过普查,对冶力关林场范围内的云杉叶锈病、落叶松球蚜、云杉落针病3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活史、分布状况、发生面积、危害情况得到了全面了解,根据普查成果对其危害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5.
山杨是子午岭仅次于辽东栎的主要森林建群树种,属多代萌生天然次生林,大部分林分属成、过熟林,生长缓慢,树势较弱,极易感病死亡。近年来,山杨枯死现象尤为严重。经调查研究,子午岭山杨枯死的主要原因,一是立木腐朽病,二是自然枯死。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与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分胁迫与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关系。笔者介绍了与水分胁迫有密切关系的农作物黑腐病、杨树溃疡病、松树枯梢病、柏树溃疡病、云杉溃疡病、栎树溃疡病、山茱萸溃疡病和松材线虫病等几种病害的流行情况及其这些病害严重发生与水分胁迫的关系与机理。  相似文献   

7.
西宁市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调查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叶树——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等是青海省森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也是西宁市荒山造林和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近年来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已严重影响到西宁市的绿化建设成果,为摸清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从2014年至2017年开展了西宁市四区三县天然林、人工林、城市绿地、苗圃等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调查。调查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西宁市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种类28种(不含鼠、兔害),发生面积15 914.4 hm2(不含鼠、兔害面积)。云杉小卷蛾、云杉大灰象甲、云杉梢斑螟、松皮小卷蛾、油松大盾象、纵坑切梢小蠹等是当前危害针叶树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a kom.)种实害虫的优势种是云杉球果小卷蛾(Rseudotomides strobilellus),严重的害区平均虫果率达81.6%,是化学防治的主要对象。试验分别对面积较大、郁闭度高、树林高大的林分,面积小、郁闭度低,树体较矮的母树林或种子园及虫害程度中等或轻微的稀疏、低矮林分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竹类病害发生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查清南京地区竹类病害发生流行状况,笔者通过野外路线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于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对该地区主要散、混生竹种系统开展了病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状况调查,并对竹类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共调查竹种18属107种(含种下等级),发现竹类病害1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3种、非侵染性病害1种和螨害1种。发生较严重的病害为竹丛枝病(Aciculosporium take)、竹叶枯型丛枝病(Phaeosphaeria bambusae)、刚竹秆褐腐病(Fusarium spp.)、竹叶锈病(Puccinia spp.,Uredo ignava)、竹叶锈褐斑病(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等,对竹类生产危害和影响较大。竹类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竹种、环境条件及经营管理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竹类植物栽培过程中要做到适地适竹,科学管理,加强优良竹种选育以及竹类病害研究和检疫等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邸华  刘建泉  丁国民 《甘肃科技》2012,(23):149-152
应用格局指数、聚集强度指数和聚集均数,研究了祁连山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种群的自然分布、空间格局及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结果表明,海拔2836、3012m青海云杉群落是草类-青海云杉林,青海云杉种群空间格局都是聚集分布;海拔2302、2962、3082、3111、3000、3122m青海云杉群落是藓类-青海云杉林,青海云杉种群空间格局是聚集分布;海拔3186、3193m青海云杉群落是灌木-青海云杉林,3186m青海云杉种群空间格局是聚集分布,3193m青海云杉种群呈随机分布。再计算聚集均数,结果表明,海拔2836、3186m的聚集均数小于2,种群聚集分布是由环境的作用引起造成的;海拔2302、2962、2991、3000、3012、3082、3111、3122m的聚集均数大于2,说明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种群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案例方式就洮河林区云杉叶锈病发生情况、防治措施、效果分析进行总结,得出了效果较高的防治方法和可靠结论。希望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等方面发挥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系统调查,确定主要危害的青海云杉蠹虫种类及发生情况、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通过调查,查明全区危害青海云杉的小蠹类害虫主要是云杉四眼小蠹、光臀八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等害虫。通过对不同种类蠹虫的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的动态监测,提出了科学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适宜环境下青海云杉的分布潜力,可以为区域生态恢复、生态潜力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基于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分布数据及相关环境数据,利用生态位物种分布模型对青海云杉进行较高空间精度的潜在分布模拟,并对影响其分布特征的关键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最大熵模型(MaxEnt)、生物气候模型(Bioclim)、域模型(Domain)、生态位因子分析模型(ENF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下面积值(AUC)分别为0.977、0.936、0.959、0.904,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物种实际分布与模型AUC值,MaxEnt模型模拟效果最佳。【结论】运用空间分析,归纳多种环境要素与青海云杉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标准差椭圆方法,界定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青海云杉分布的环境要素边界,可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玉米叶斑病是我省在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历年来发生较普遍,有的年份发病较重,严重的影响着玉米的高产、稳产。目前急需研究掌握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减轻斑病的危害,从而不断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区小流域青海云杉材积生长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祁连山区排露沟流域和天老池流域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集的树轮数据通过ForStat软件计算了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首先分析了两个流域内的青海云杉材积生长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然后对比分析了两个流域相同海拔高度上材积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随着海拔梯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天老池和排露沟流域材积生长较好的青海云杉分别出现在2950~3050 m海拔带和2800~2900 m海拔带.除2850 m外的大多数海拔高度上,天老池流域的材积生长量要高于排露沟流域的.研究结果显示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6.
竹叶锈病是竹类主要病害之一,影响竹子生长。为了利用重寄生菌赭红枝顶孢(Acremoni-um salmoneum)防治竹叶锈病,笔者利用该重寄生菌对竹叶锈病进行了室内及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竹叶锈病时,重寄生菌接种量为(10×10倍显微镜视野下)100个左右孢子时较适宜,竹叶锈病的发生程度随着重寄生菌寄生率的增加而减轻,防治效果达64.8%。  相似文献   

17.
赵继明 《甘肃科技》2011,27(15):132-133,96
青海云杉是西北地区造林及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它具有着适应性强,四季常青,冠型优美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工程、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规模及档次的不断提高,要求专业、快速、高产地培育优质云杉大苗,以满足目前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根据青海云杉的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培育优质云杉大苗,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优质树种。  相似文献   

18.
我市玉米主要病害以大、小斑病、灰斑病、锈病、纹枯病等为主,因病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在常年发生条件下达10%-20%,大发生时达30%-50%,局部严重时达80%。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品种多、乱、杂现象突出,一些感病品种或材料传入我市传播蔓延,如灰斑病等,发生面积、种类、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任务艰巨,对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影响。掌握玉米主要病害症状、发生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途径是促进玉米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任秀玲  闫军 《科技信息》2007,(11):219-219
2006年武城县植棉面积43万亩,其中春播棉42万亩,夏播棉1万亩。据调查2006年全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面积30万亩,占全县棉田总面积的69.8%。2005年全县植棉面积30万亩,全部为春棉,苗病发生面积20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66.7%。由于近几年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棉花的一播全苗和壮苗早发,使全县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近几年武城县棉花苗病发生较重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青海由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风大、干旱、气候变化剧烈,对青海云杉幼苗越冬危害很大。为了保证青海云杉幼苗安全越冬,应采取有效的越冬管理措施。本文通过地膜、苔藓、麦草三种不同覆盖物对青海云杉播种苗进行越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覆盖物越冬成活率和对照均呈现显著差异。但从经济、材料来源等各方面综合评价,地膜覆盖越冬成本低,成活率高,越冬效果最好,应在群众育苗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