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保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不具备自适应性的情况,该文引入了一种入侵检测系统的自适应策略,并提出一种基于Agent自适应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分析了各组成模块结构、功能特点以及模块之间的协作关系,并阐述了该系统设计中的信息表示及所采用的通信协议.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自学习功能,能够实现分布式的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准确率和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如tanh、Dropout和Softmax等,设计了深度入侵检测模型。首先通过数据填充的方式将原始的一维入侵数据转换为二维的"图像数据",然后使用dCNN从中学习有效特征,并结合Softmax分类器产生最终的检测结果。该文基于Tensorflow-GPU实现了该方法,并在一块Nvidia GTX 1060 3GB的GPU上,使用ADFA-LD和NSL-KDD数据集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训练时间,提高了检测准确率,降低了误报率,提升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实时处理性能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3.
刘洋 《科技信息》2007,(7):49-49
该文首先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功能、模型、分类。详细研究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技术及应用方法,提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现有入侵检测模型,指出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分布性、智能性和可维护性,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系统扩展问题和单点失效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5.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公共入侵检测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并给出了该入侵检测系统的系统模型.具有良好的分布性、可扩展性、实时响应等优点.并引入了贝叶斯推理的统计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优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信息融合入侵检测模型.模型采用D-S证据理论,综合各方面检测信息进行入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检测入侵.  相似文献   

7.
根据入侵检测与人工免疫机理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入侵检测分布式代理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代理在网络安全中分布式信息和安全防护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智能代理的层次式结构及动态进化模型,给出了自我集、抗原、免疫耐受、成熟代理的生命周期及免疫记忆等相应的递归公式.实验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时处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建立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入侵检测模型是主要的防御手段.笔者论述了分级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模型,并实现了该入侵检测系统,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增强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的效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入侵检测与取证分析自动化响应模型.该模型基于特定的安全事件信息,使用OpenFlow交换机实现报文的过滤和转发,利用PF-RING ZC零拷贝工具自动采集报文流量,使用开源入侵检测软件Suricata和多特征关联冗余消除算法完成对网络流量的入侵检测和警报冗余消除,同时结合Bro系统进行应用层协议分析以完成对网络流量的取证分析,可显著减少人工的干预.通过僵尸主机的检测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对于提升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效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传统入侵检测模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AIDS)模型,阐述了系统模型的结构及主要功能.运用自适应的模型生成方法,使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并将模型分配给检测器的过程高效、自动化.该模型为开放的系统模型,具有很好的可伸缩性,可大大减少使用IDS的代价,解决IDS的环境适应性问题,降低建立模型的代价,提高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将新型分布式处理技术移动 Agent与入侵检测融为一体,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的模型.系统采用层次 结构的探测和响应机制,各Agent相互独立,同时能在网络中自由移动、相互协作,以检测分布式攻击,并具 有良好的灵活性、健壮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复杂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和共享性,易受到大规模的入侵,采用传统“一对一”方式构建网络入侵检测器,检测费时,实时性检测差。为了提高复杂网络入侵检测性能,提出一种引入由粗到精分层概念的多层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在传统的LSSVM分类器基础上,对分类过程进一步细分,建立一种由粗到精策略,构造多层的网络入侵分类器,在精细分类层,将引入拥挤度和隔离度因子的粒子群优化分类器,以提高入侵分类器性能。最后采用KDD 99数据集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检测模型,该模型不仅加快了入侵检测速度,满足入侵检测实时性,同时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率,为网络安全提供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边界防火墙不能防范来自内部的攻击、效率较低和故障率高、网络应用受到结构性限制等问题,提出了把分布式防火墙系统和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安全防御系统.由防火墙进行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入侵行为并反馈入侵信息,中央控制平台对各模块统一管理和配置,从而为内部网络提供了立体的、多层次的防御.  相似文献   

14.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等技术的有效补充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当中,而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成为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了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引入移动代理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层次模型入侵检测系统结构,以提高对可疑行为的分析和响应,有效地应对分布式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网络入侵特征优化问题, 提出一种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选择特征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以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率. 首先将网络入侵检测率作为特征选择的目标函数, 网络状态特征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然后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找到最优特征子集, 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建立入侵检测模型, 并在MATLAB2012平台上采用KDD1999数据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高效地查询到最优特征子集, 入侵检测率和效率均优于经典入侵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各有优缺点,所以人们提出基于网络且同时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即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文章提出一个新型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由于Agent收集的数据既可以是主机上,也可以是网络上的,所以本模型是属于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后面进行了遗传算法检测的试验,并且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使用遗传算法可以有效的进行检测,并且可以提高检测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将网络管理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相结合,建立基于管理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框架结构。研究管理代理的自治性、协同性以及管理代理间消息通信机制,建立管理代理的功能结构,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度Agent算法。从网络的各个层次分析管理信息库中与入侵检测有关的管理对象,建立检测规则库。完成分布式多层次结构化的具有自安全性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开发,达到管理代理对网络和主机监听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攻击的本质特征,使用从管理信息库的统计数据中获取检测规则的方法,能有效实现对隐蔽和复杂攻击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地缩减报警的数量,提取报警中的有用信息,提出了一个基于CLOSET算法的入侵报警模式挖掘分析算法,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帮助响应部件对入侵检测部件的报警消息进行挖掘分析,挖掘出报警中的频繁闭模式,以此为依据进行响应.为了发现潜在的入侵行为,扩展了IDMEF格式,提出了怀疑度概念.为了不忽略出现不频繁但怀疑度高的报警,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最小怀疑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算法都可以有效地缩减报警的数量,而改进的算法能够更好地提取报警中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个基于资源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由智能的资源代理组成,每个智能代理都是独立的实体,拥有解决问题的不完全的信息或能力。该模型通过协同工作实时检测网络入侵行为,跟踪网络入侵者,有效地维护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