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卫·休谟的怀疑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首先,它用怀疑主义的方法指出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缺陷,驱逐了"虚假的形而上学",为康德批判学的产生铺平了道路;进而尝试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建构人性科学的框架,试图建立"真正的形而上学",为现代西方诸多哲学流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全面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超越传统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论实践思维方式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虽然注重人的现实活动,对传统形而上学理论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与抨击,但没有自觉地建立实践思维方式,因而是不科学的。邓小平理论是坚持实践思维方式的典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各种哲学辞书、教科书和研究论著中一致断定康德哲学的实质是先验唯心主义。对康德哲学的这种定义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定义(康德的自我定性在内)是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表层定义,没有体现现代哲学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康德的确意识到柏拉图式实在论的方向性错误,也为完善形而上学体系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可是,被当时风光无限的自然科学的光环所困扰,以先验实在替换柏拉图的心外客观实在,以先验的形式重蹈了柏拉图的实在论覆辙。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怀疑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的颠覆不仅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早期的哲学创设,古希腊怀疑主义对三大领域的批判也消解了专制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基础,进而使得民主的观念和思想一直或隐或现于西方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5.
超验与经验是探寻马克思与康德关系的一个路径。康德哲学提出了一个超出自己解答范围的问题,即超验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其目标是未来形而上学,达到的是二元论。二元论之二元指超验与经验,未来形而上学只有统一两者才能获得实在性而成立。但两者无法统一,因为一旦统一二元论将不再是二元论。在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中,问题来自实践且在实践中解决,康德未来形而上学由此完成。但完成也是终结。通过在具体实践中引入历史维度并把实践置于哲学原初位置,马克思批判包括康德哲学在内的一切抽象恩辨哲学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前提和世俗根据,从而终结它们。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17,(4):72-76
"物自体"概念是康德批判哲学的基石,物自体的预设使康德哲学产生了矛盾。要想厘清康德哲学的发展脉络,就必须弄清楚康德物自体的含义。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表现为物自体的不可知论。康德的批判哲学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议乔姆斯基的语言知识先天论--也谈语言知识由何而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的核心是语言知识先天论。本文从西方哲学传统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乔姆斯基的语言知识先天论所传承的是苏格拉底和康德等人的唯理主义的知识论,而且属于西方实证主义哲学所定义并且批驳的无意义假设范畴。语言知识不是天生的。  相似文献   

8.
诡辩论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变种,是最恶劣,最卑鄙的形而上学,也是最反动的主观唯心主义。恩格斯在光辉著作《反杜林论》的“哲学”编里,系统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恩格斯在书中对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批判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杜林诡辩论的批判过程。剖析杜林的诡辩论,对于我们划清唯物辩证法和诡辩论的界限,学会识别各种不同的诡辩手法,提高正确思维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要反对传统哲学,摧毁传统哲学的标杆.以康德为靶是最好不过的了.在康德的认识论中,把握其关于"先验逻辑"的理念,对于理解康德整个"纯粹理性批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先验逻辑的核心是范畴理论.在康德哲学语言中,范畴等价于纯粹知性概念.康德把知识形成的活动,从根本上看做一种对知觉加以综合并形成统一性的过程,而这其中知性能够借以实施这一综合活动并达到统觉的统一性的工具,就是"范畴".因此,对范畴的源起和客观有效性先验演绎就是康德认识论核心之核心了.罗蒂从康德范畴源泉、有效性、范围切入,显示其哲学的反表征主义、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前言短小精悍,直击主题,著作旨要尽在前言,前言对理解一本著作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康德在前言里所阐释的“哲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概念等内涵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入门康德道德哲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20年代真正意义的科学哲学诞生以来,科学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从逻辑实证主义的拒斥,到批判理性主义主张的恢复形而上学,再到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将形而上学内化于科学哲学之中,历经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研究西方科学哲学史上科学哲学与形而上学关系的理论发展轨迹,是理解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向的重要一环。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科学哲学的发展必将是与形而上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康德想象观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育于主客两分思维模式中的康德想象观,不仅确立了审美意识领域中想象的主导地位,而且表现出一种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本性的超越;“图式”成为联结感性与理性的中介力量;想象超越有限、飞离在场,又落尘实在,体现了一种对无限不在场之物的实在性追求。  相似文献   

13.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康德哲学的巨大历史课题。自然合目的论作为康德哲学——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独特的理解。康德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目的论自然观,在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给予了深刻反思,具有当代和谐自然观的意蕴,对当代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康德哲学向来就是西方哲学界的显学,所以研究他的人也就很多。康德发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不仅是一场认识论的革命,而且是一场人学思想的革命。人的问题贯穿在康德整个批判哲学理论体系当中,他的哲学思想从一开始就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尤其是他所著的三大批判,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人学科学。他构建批判哲学理论体系的宗旨就是要认清人的本质,捍卫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转向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传统,它并非只是现代哲学的特性,早在古代、近代就已成为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古代、近代哲学那里,语言学转向主要是转向理性化方面,其生存视界尚晦暗不明。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力意拒斥形上理性,但由于主要是转向于语义或者语形,其固有的生存论视界,仍未得到朗显。直到海德格尔主张哲学应向语用方面转变,强调生存意境的诗意接受,才真正洞见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传统形而上学注重于抽象的理性和实体,追求绝对,遗忘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发现了人通过对象性的活动(感性活动)而自我创生,达到了对生存历史性的真切领悟,揭示了现实历史的本质,呈现了前概念、前逻辑、前反思世界,从而在存在论基础上跃出了知识论路向,颠覆了整个柏拉图主义,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开启了立足于现实生活过程的生存论哲学境域。  相似文献   

17.
自由,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781)中是一种先验的理念。通过对第三个二律背反的证明及说明,康德从理论理性的角度论证了自由是否存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康德的先验自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康德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康德的自由理论是康德哲学中公认的最难以解释,也最难以为之辩护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在其自由概念的变化和推移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为了避免哲学的人与心理学的人的概念偷换,文章对康德的心理学观点与詹姆斯心理学研究的相关内容做了比较性辨析,认为哲学与心理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哲学探讨的是人的自由问题,而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他律的自然规律,并且哲学对心理学有促进与校正作用.康德哲学的人是作为本体的有理性的存在者,詹姆斯心理学的人是在经验中展开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