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成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觉悟。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从道德人格、能力发展、政治修养等方面促进自我完善与成材。文中对高校如何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析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负责任”是大学毕业生的重要素质,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使命。责任意识是由责任心和责任感构成的,在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畸形的家庭教育、片面的应试教育和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是导致我国一些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高校教育者要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负责任的大学毕业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的责任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负责任的机会,同时还要发挥高校教师的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3.
道德责任:高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倾斜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责任感是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知行脱节,践行能力弱;崇尚自我,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困惑,道德评价失衡三个方面。大学生道德责任感薄弱的直接后果就是道德行为失范,为增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高校应在道德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实施途径等方面有所突破。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把倾斜点放在道德责任的培养上.因为这是贯彻“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增强德育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在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践行过程中出现了知行脱节的现象。为此,高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责任主体的使命感,深化责任主体的认知、认同,从优化思想引领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拓宽实践育人渠道等路径提升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实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感在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物质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完善大学生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物质社会责任感削弱甚至缺乏的现状.生态问题是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已成为高校德育的新课题.本文以生态德育为契机,对如何利用生态德育加强大学生社会物质责任感培养进行了探索,目的使当代大学生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社会、国家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毛贵尧  周剑英 《科技资讯》2013,(13):221-222
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此,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摩的现状,有钟对性地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赢的培养,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讨论法等,对江西警察学院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在自我认知,学习态度、处事原则、家庭责任等诸多方面上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的程度,同时从理论知识、学校管理,自我修养和奉献精神等几个方面来加深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及其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因此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以中国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红色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中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优势,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就是要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认清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体育院校国防教育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以其特殊的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及其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因此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以中国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红色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中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优势,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本文从“三生教育”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入手,寻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与“三生教育”活动的统。一性,在论述社会实践在“三生教育”工作中重要作用的同时,探讨了发挥社会实践在高校“三生教育”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社会高知人群的当代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却出现了缺位,轰动一时的西安药家鑫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药家鑫事件充分反映了当前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淡漠、法律责任感扭曲、社会责任感荒芜。重建当代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公民责任感教育、重建责任主体、健全监管体系,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媒介的正面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潘国廷 《科技资讯》2006,(18):179-180
针对部分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本文把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届界定在浅层次的“道德认可”,由“道德认可”引出新形式下的“道德教育”,提出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责任感教育。本文分析了道德教育的本质,给出五种易被忽视的“道德教育”,提出转变过程中需要转变教育对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本文提出要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知行合一、道德内化,就要强化道德责任教育,营造良好道德环境,注重拓展道德实践载体,形成社会、家庭与学校参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浅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优势的群体,他们所处的位置一端连接着理论最前沿的创作地——高校,另一端连接着就业岗位,是能直接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对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主体。同时,大学生群体绝大多数是成年人,他们的思想、行动对社会的影响都是直接的和实在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承担关系着自身的成长,关系着社会发展的兴衰。从大学生特殊的社会身份与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提出了落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江海龙 《科技信息》2009,(26):I0050-I0050
大学生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求。当前社会和家庭往往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完全归咎于高校,而忽视了自身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学校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在不同方面作用的效果是不同的,是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家庭——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客观求。  相似文献   

15.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的突破口。本文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在反思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提出融合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社会,所以对于人文精神尤其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一直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人文科学课程中,民间文学富舍人文科学资源,是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平台,与“两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加强高校民间文学的教学,有利于高校施行对大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的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7.
邵丽珍 《科技信息》2009,(30):I0377-I0378
责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承担责任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必要条件,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的核心目标。"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呈现出自我实现意识强烈,社会责任感淡漠 思想早熟,辨别能力弱的新特点。这些特点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必须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激活课堂、完善教育方法、整合教育资源做出积极的回应,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张方 《科技信息》2009,(22):I0051-I0051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一直为社会津津乐道。本文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性观点”和“规范性观点”出发,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内涵、必要性与可行性,阐述了约束与激励并行发展的践行机制,以此作为企业履行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责任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客观现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主张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高校本科生的随机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确的、强烈的,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有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消极的、错误的、弱化的。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