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被字小句进入定中结构后存在三类主语后移现象,即,主语后移A类,修饰语中的谓语动词主要以光杆形式和带结果补语的居多;主语后移B类,修饰语中的谓语动词以带状态补语、处所补语、结果补语和宾语的居多;主语后移C类,数量极少,多数动词后带宾语。"被NP2VP的"结构,以主语后移A类居多,都指向被字小句主语,且多数指称的是"人",中心语都可补出,属"的"字结构后面省略的现象。方位短语中被字小句的谓语动词以光杆形式和带结果补语的居多。实际能进入动态定中结构的复合被字小句数量很少,主要是句式Ⅱ(被所格式),"被NP2VP的"结构和方位短语都比较排斥复合被字小句。  相似文献   

2.
《元刊》中单音节动词与单纯趋向动词的组合搭配占有统领性地位,这与汉语双音节化的特点有密切联系。在与动词组合的过程中,趋向动词本身的活跃程度也决定了与它组合的普通动词数量上的优势。从语法功能上看,《元刊》中的趋向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在句法结构中,作补语的趋向动词"来、去"等的位置比较灵活,可置于宾语前,也可置于宾语后,但"出、入、上、下、起、到、开"等,它们作补语时只能放在宾语前。  相似文献   

3.
英语句子中的双宾语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构成,在逻辑上它们都与动词产生联系,它们之间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但是复合宾语则由"宾语"和"宾语补语"构成,"宾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在We call him Tom.句中,宾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是"(宾语) him是Tom(宾语补语)"。由于英语也和世间万物一样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论是将它们总结为"二三十个"或准确到"295个"都是徒劳的,不现实的。把握双宾语与复合宾语的区别并以动态的语言观来观察英语才能做好英语双宾语动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歧路灯》中"把 名 谓语"其谓语可以是复杂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根据"把"后宾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歧路灯》中"把"字句划分为处置义、使役义、处所义、工具义等类;"把""被"融合、主语后置、宾语加长以及谓语空缺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5.
双宾句质疑     
宾语是句子中谓语的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在一个主谓句中,如果谓语是动词,那么这个句子就可以带宾语,有些及物动词,还可以带上双宾语,从而使句型变成人们常说的双宾句。  相似文献   

6.
非谓语动词用法区别的教学体会聂有昌非谓语动词,顾名思义就是不能单独作谓语的动词。它分为三类:分词、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分词兼有动词、副词和形容词的特征,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和状语。分词和其宾语或状语一起构成分词短语,在句中可作定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和状语...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的动词没有词形变化,动词可直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致使汉语呈动态特征。英语在正式文体中习惯于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动作,而且谓语常用弱化或虚化动词,致使英语呈静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焦作方言中的动词"耳"有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可以称得上"万能动词",它具有强大的句法功能和丰富的语义内涵:单独充当谓语,带宾语,带补语等等;表示批评、吃喝、偷、抓、送、买、抹擦、挣钱、索要、开始动手等多种语义。并且,"耳"的使用人群独具特点。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经常使用而又较为特殊的两种句型.“把”字句是通过分词“把”将谓语支配的对象即(直接宾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十宾语构成“把”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请比较:他们完成了任务.他们(把任务)完成了.“被” 字句是通过分词“被”引进谓语支配的对象(主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被”十主语(指原句主语)构成被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这种句型的变式是“被”字直接附于动词之前,“被”十动词构成固定的被动词组.请比较:  相似文献   

10.
汉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谓语,具有较鲜明的状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英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就英汉补语的组成成分、基本类型、语义表现及应用转换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两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在动词谓语句里,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所以,它的结构位置是在动词谓语后面。如果由于表达的需要把宾语提到句首或动词谓语前面,那么这个宾语就不成其为宾语,而成为别的成分了。例如: 1、学生们做了功课。 2、功课学生们做了。 3、学生们功课做了。 4、学生们把功课做了。 “功课”,在例1里是宾语,在例2里是主语,在例3里是主谓词组的主语,在例4里跟“把”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名词作主语和宾语是其主要的语法功能。从语义的角度考察作主语分为四种类型;作宾语分为五种类型。受事主语句在甲骨文中应用普遍,为被动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在关系宾语句中,动词和宾语之间添加关系介词“于”是甲骨文在语法形式上走向完善的标志;存在宾语句中的动词“有”与受事宾语句中类似词头的“有”存在着密切联系。此外,作定语、作中心语、作状语、作同位语、作谓语也是甲骨文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3.
俄语补语从属句中谓语时间形式的涵义和用法李增荣俄语的句法结构里有一种内容从属句,这种从属句以其内容来补足主句的意思,同主句一起构成在意义上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内容从属常表现为补语从属句,有时表现为主语从属句或同位语性质的从属句。例如:看看窗户外面.很难...  相似文献   

14.
以德语为三语的学习者在进行德语表达时,谓语、宾语、表语及状语在句中的位置都会受到来自先前习得的二语——英语句法的迁移影响。英语语法中没有对动词位置的明确规定,位于句首的通常是主语,状语一般位于句尾;而在德语语法中,动词有固定的占位,位于句首的除了主语,还可能是宾语、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句中状语的位置也十分灵活。在以德语为三语的习得过程中,应注重语际比较,以促进来自二语(英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15.
动词与状语、补语语序的历时演变及其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状语、补语语序的历时演变,包括部分介词短语和副词由动词后演变为动词前,以及状语后移为补语、补语由原来的距离动词较远演变为紧邻谓语动词等几种情况.其演变动因有四个方面的内容:补语的产生是状语语序演变的动力;状语位置的改变是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状语、补语语序演变是汉语内部结构的自动调节;补语语序演变是语义表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准宾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宾语”这个语言单位,在一些语法著作中多被处理成“补语”了,这不仅仅是关系到补语和宾语的术语不同,重要的是不同的分析法关系到研究者对动词和它后面的时量或动量的结构关系的不同认识。本文就重点讨论“准宾语”问题,并将集中在“动量宾语”和“时量宾语”上。  相似文献   

17.
在详细调查《史记》列传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程度补语作了细致分析。"(主语)+动词+程度补语"格式出现频率最高,未出现"动词+程度补语+宾语"格式。充当程度补语的有副词"甚"、"笃"、"极"、"愈",动词"酣",形容词"困",其中,"甚"和"酣"出现频率较高;未出现后代常用的"死"、"透"等词语。现代汉语程度补语格式"动词+得+程度补语"在《史记》列传中未有用例。  相似文献   

18.
罗美君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27-1530
"够呛"作为从方言发展而来的词汇,在语言使用的各种场合都有大量用例。"够呛"由"够"和"呛"的认知语义通过概念整合机制创新发展而来,具有[+否定]、[+超出承受范围]和[+难度大]之义。"够呛"在句中可作形容词、准副词和程度副词。"把(被)+主语+动词+得+够呛"结构的源构式是"动词+得+宾语+补语(够呛)"。"够呛"语义的虚化导致其语法功能变化,"够呛"演化成能凸显事物性状程度深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9.
比较领有名词移位的两个句式(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的动词,分析其动词在语法和语义上的相似性。在语法层面,单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可进入保留宾语的被动句;潜及物动词进入领主属宾句。在语义层面,两个句式的动词都多为拂义动词,且与名词主语关系密切,动词所产生的事件对主语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比较领有名词移位的两个句式(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的动词,分析其动词在语法和语义上的相似性.在语法层面,单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可进入保留宾语的被动句;潜及物动词进入领主属宾句.在语义层面,两个句式的动词都多为拂义动词,且与名词主语关系密切,动词所产生的事件对主语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