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芳学  王永娟  宋晓轩 《甘肃科技》2010,26(12):60-63,48
介绍了国内外乙丙橡胶市场现状及制造商布局,通过经济技术测评,提出在兰州石化园区建设4万t/a乙丙橡胶(EPR)生产装置,其中生产液体乙丙橡胶1万t/a用以调制粘度润滑油是最佳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2.
为精确计算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需要吹入的氧气量,提出了基于氧气脱碳效率预测的转炉炼钢静态和动态吹氧量计算模型.首先,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静态模型输入进行预处理;然后,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氧气脱碳效率预测模型;最后,利用预测得到的氧气脱碳效率结合机理公式计算两阶段吹氧量.利用一座150t转炉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模型对氧气脱碳效率的预报精度较高,所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转炉复合吹炼技术开发》为国家科委“七五”重点科技项目。南京钢铁厂和各兄弟单位一起经过5年努力,在3座15t转炉上全部采用复次新工艺,实现了正常生产的复吹化;采用了三级调气和氮氩切换的底部供气制度,并和顶枪基本恒枪位操作相配合,模索并制订了适合南钢工艺条件下的15t转炉复合吹炼工艺操作规程,经过不断改进研制的小集管式供气元件寿命达到与炉龄寿命同步,并稳定供气率超过400炉次,通过若干次现场较大规模的工艺试验和两次吊桶取样,获得了数万个数据,对15t转炉的复吹工艺理论作出了一定深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第一空压站装置4#、5#、6#、7#干燥器为电加热干燥器,已运行11年,设备陈旧老化,存在大量压缩空气排空损失和电耗高的问题,并且故障率居高不下,难以保证压缩空气露点合格,尤其在冬季给炼油生产装置的开工和正常生产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车间提出利用120万t/a重催装置停工,装置用风量减少的的机会,拆除电加热干燥器及配套高压后冷器3台、风罐2台及上述设备配套管线及设备基础,在原址更新三台12 000 Nm3/h的压缩热干燥器,实现节能降耗、降低故障率、保证压缩空气露点合格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复吹转炉采用的底枪支数及其布置对吹炼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20t复吹转炉四底枪效果较好,最佳位置是 0.2、0.2D正方形布置;在Jo_2=2.75m~3/min·t条件下,采用1—4支底枪,底部供气均存在一极限气量,采用3或4支底枪,顶部供氧也存在一极限值;为取得稳定和最佳的复吹效果,顶、底供气应有一最佳配合。  相似文献   

6.
通过炉壳与托圈间隙的分析、托圈截面修改、炉壳改型等措施来优化45t转炉炉容和炉壳。通过优化,使炉壳直径适度增大、炉容体积加大、炉容比提高、炉龄得到了延长,降低了钢铁料消耗以及吹损率,缩短了冶炼周期,提高了钢水质量,优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可以更好地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矿业·金属·冶金TG335.64 52 1HRB40 0小规格热轧带肋钢筋的试制与开发  [刊 ] /黄肇信… (青岛钢铁(集团 )公司技术中心 ) / /轧钢—— 2 0 0 1 .1 8(5) .2 5~ 2 7采用 2 5t氧气顶吹转炉冶炼、钢包底吹氩搅拦 ,选用 Nb作为微合金元素 ,用 R5m连铸机生产 1 1 0 mm× 1 1 0 mm方坯 ,用高速线材轧机轧制 ,合理选用辊环材质 ,完全可生产出合格的 HRB40 0小规格钢筋。  表 3 参 2TF777 52 2H1 3热作模具钢圆铸坯的水平连铸工艺  [刊 ] /王富国… (北满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 /特殊钢—— 2 0 0 1 .2 2 (5) .50~ 51应根据钢种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唐钢二炼钢50t复吹转炉溅渣护炉工艺进行水力学模型实验.通过测定炉衬不同位置处的溅渣量及均匀性,分别对枪型、顶吹流量、留渣量和熔渣黏度对溅渣量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四孔氧枪相比,四孔变角氧枪溅渣能力相对较弱,但不影响溅渣效果;四孔变角氧枪枪位控制在90~110 mm(实际枪位1~1.15 m),项吹流量控制在54 Nm3/h(实际吹顶吹流量14000 Nm3/h),底吹流量控制在1.72 Nm3/h(实际流量为320 Nm3/h),对炉衬各处的溅渣量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鞍山钢铁学院与舞阳钢铁公司合作设计的27 t 大扁锭生产实践的分析,探讨了大于120 mm 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双水口技术、保温帽优化设计、钢锭模内吹氩及提高钢水质量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完善27 t 大扁锭工艺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钢铁企业长流程CO2过程排放模型,给出总排放和工序排放的计算方法.计算发现:国内某800万t产量规模的典型钢铁企业CO2总排放在2007年达到1561.64万t,吨钢排放1.85t CO2;工序排放从大到小依次为炼铁、焦化、烧结、轧钢、炼钢、熔剂焙烧和球团工序,其中炼铁和焦化工序排放分别占总排放的58.83%和11.25%.为了评价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和CO2减排关系,提出钢铁企业CO2综合排放因子和能耗碳饱和指数评价方法.研究表明,为了减少CO2排放,钢铁企业不仅需要降低总体能耗,还需要降低能耗的碳饱和指数,能耗碳饱和指数与能源结构相关,能源结构中CO2总影响系数大的能源种类消耗量越大(例如焦炭),碳饱和指数越高,越不利于CO2的减排.这说明实现钢铁生产的生态园区化、优化能源结构以及加强钢铁生产的能源转换功能对钢铁企业减排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利用优化生产规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指导生物质资源利用,基于生物质资源岛式分布特点及生产力指数法,建立了生物质收集与加工利用过程的成本模型,提出了以单位原料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生产规模优化方法.以气化技术为例,考察了秸秆类生物质在不同分布情况下的优化经济规模,并分析相关因素影响.结果表明:气化技术的优化经济规模为6~9万t/a;优化规模及总成本随固定投资增加而增加;运输费率增加导致优化规模下降,总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12.
对炼钢温度下CO2与熔池元素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利用30 t转炉进行顶底复吹CO2气体的炼钢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顶底复吹CO2试验炉次烟尘量减少了11.15%,烟尘TFe降低了12.98%,炉渣铁损降低了3.10%,试验终点钢液中[N]、[P]含量分别降低了50%和23.33%.转炉顶底复吹CO2气体炼钢工艺是完全可行的,为转炉炼钢节能降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杭州热水瓶厂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大搞优选法试验。他们对热水瓶胆吹泡机的速度进行了优选。采用瞎子爬山法,原五磅外瓶吹泡机速度为62秒/圈,优选后加快为58秒/圈;原五磅内瓶吹泡机速度为52秒/圈,优选后为48秒/圈。每圈提高速度4秒,这样每台机的日产量增加毛料坯一千一百五十二只,全厂三台吹泡机一年可增加毛料坯五十万套。该厂在取得上项成果的鼓舞下,再接再励,又对热水瓶原料配方中增加三氧化二铝用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九五”“十五”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扩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锈钢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规模经济。不锈钢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t,位居世界不锈钢企业第八位,不锈钢冷  相似文献   

15.
转炉炼钢氧气射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转炉炼钢氧气射流的应用情况,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了集束氧气射流,并对比了集束射流和超音速射流的射流特性.在某厂35t转炉进行了集束射流的初步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集束氧枪后的转炉炼钢脱磷效率提高,钢铁料消耗及氧气消耗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柳新煤矿山西组聚煤模式及煤层缺失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国  尤亚 《科技信息》2009,(5):372-373
柳新煤矿主要开采煤层为山西组7煤,配采下石盒子组2煤。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最高产量峰值达到410万t/a,2005年以来平均产量在15-20万t/a。由于矿井范围内的7煤富煤带稳定的中厚煤层已开采完毕,剩余的煤层多为深部水平的薄煤层,导致资源储量急速减少,产量下降,生产接续紧张。因此,着手总结矿井30多年生产揭露的地质资料,研究山西组沉积环境、煤层形成条件及聚煤模式,探索煤层缺失的成因,为矿井找煤扩大资源储量、深水平开拓开采布局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湖是武汉市"四水共治"行动计划中需要优先实施水环境提升的水体,其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为地表水Ⅳ类,但其现状水质一直处于Ⅴ类或劣Ⅴ类,常年达不到水功能要求,亟需治理.通过对南湖污染源进行解析,核算污染负荷,确定了排口是南湖最大的污染源,其对COD、NH3-N、TP的贡献量分别为550. 2 t/a、60. 3 t/a和7. 8 t/a,负荷比分别为67. 4%、71. 4%和70. 3%.其次为城市径流污染,其对COD、NH3-N、TP的贡献量分别为153. 01 t/a、15. 30 t/a和3. 06 t/a,负荷比分别为18. 8%、18. 1%和27. 6%.再次为降尘污染,其对COD、NH3-N、TP的贡献量分别为112. 4 t/a、8. 7 t/a和0. 2 t/a,负荷比分别为13. 8%、10. 3%和1. 8%.最后为农田种植污染,其对COD、NH3-N、TP的贡献量分别为0. 6 t/a、0. 1 t/a和0. 03 t/a,负荷比分别为0. 1%、0. 2%和0. 3%.  相似文献   

18.
三峡重庆库区水污染总量的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三峡重庆库区各区县的COD和NH3-N排放总量分别应为12.63万t/a和0.78万t/a,为了实现库区各个沿江城镇城区段的水环境控制目标,需要将总量分配到各个沿江区县.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2种分配方法:根据排放量及污染带面积大小进行分配和等比例分配,对重庆库区2010年允许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了分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三峡重庆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目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卫兵 《科技信息》2011,(22):I0115-I0116
一、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重庆钢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过重钢人百年来的艰苦努力和奋勇进取,重钢股份公司已经形成年产能350万吨的生产规模,拥有较先进的集工艺装备、科研、生产、开发于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重钢股份公司长期以来通过生产提高产能、调整生产结构、应用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西省的经济、能源现状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细致分析,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江西省优先减缓的4个行业,并从中评选出适用于江西省的12项先进减缓技术。采用边际成本减排曲线和层次分析法分别作为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对评选出的技术清单进行评估,该技术清单可作为江西省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1)未来30年,12项优先减缓技术在江西省的减排潜力较大,预计形成约690万t CO_2e/a的减排量,且在未来30年里技术减排所创造的收益多数大于技术升级改造成本,即减排成本多为负值;2)建陶、钢铁、火力发电和新能源行业筛选的优先减缓技术,未来30年在江西将分别形成360万、100万、72万和75万t CO_2e/a的减排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