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以混沌激振器为激励设备的八边形冲击压路机压实轮的工作状态,建立"机架-压实轮-土壤"的四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压实轮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相轨图在一定区域内缠绕、重叠、不重复,poincare图分布在一定区域内,不重叠并具有一定结构,其最大Lyapounov指数λmax=0.0317.仿真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表明,八边形工作轮系统的运动是混沌的,混沌激振同样适用于冲击压实。仿真结果对混沌激振在冲击压路机中的应用及混沌冲击压路机的设计及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冲击压实技术在我国道路路基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采用冲击压路机代替普通压路机进行地基压实的方式。冲击压路机由曲线为边而构成的正多边形冲击轮在位能落差与行驶动能相结合下对工作面进行静压、搓揉、冲击,其高振幅、低频率冲击碾压使工作面下深层土石的密实度不断增加,受冲压土体逐渐弹性状态。本文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这项技术的应用,并提出一些适用条件和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冲击压路机性能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冲击压路机对路基进行压实的各种参数,以便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4.
戚瑞安 《科技资讯》2006,(12):45-46
在沪宁高速扩建施工中使用了冲击式压路机对新填路基进行了冲碾补压,对提高路堤的密实度与均匀性,减少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防止新旧路基拼接处产生纵向裂缝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参建的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介绍冲击式压路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冲击式压路机的特点,分析了冲击式压路机的压实效果,总结了冲击式压路机施工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风积沙压实机理及压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蒙高速公路毛乌素沙漠风积沙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该段风积沙的组成、主要特点和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绘制了风积沙击实特性曲线,揭示了风积沙的干压实和湿压实2种压实特性曲线;利用冲击振动复合压路机模型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压实试验,研究了风积沙在冲击振动作用下的压实特性,分析了风积沙冲击振动压实机理。结果表明:含水量对风积沙压实的最佳频率影响不大;冲击振动复合压路机对风积沙在天然含水量下的压实效果最好,优于单一的冲击和振动压路机。  相似文献   

7.
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对振动压路机建立了七自由度的力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阐述了运用状态空间法把压路机的微分方程转化为能方便用Matlab/Simulink仿真的模型,运用状态空间法建模简化了编程过程,提高了编程的质量和可靠性.介绍了Matlab/Simulink对压路机进行运动仿真的分析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可得:与五自由度的压路机模型相比,七自由度的力学模型同样简单可行,而且还能对驾驶室和驾驶座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的问题更加全面,为振动压路机设计和减振性能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冲击压路机工作轮的动力学分析,讨论了滚动阻力、牵引力和冲击力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文中结论可用于指导冲击压路机的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冲击压路机路基压实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冲击压路机基本参数的计算理论进行分析,井通过现场大量压实度试验,确立冲击压路机排压方案、冲击压实遍数与压实度、压实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从路基压实原理、压实效果和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出发,提出较合理的冲击压实遍数.试验数据表明,冲击压路机是一种适合公路路基处理的高效压实机械,在公路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冲击式压路机所使用的冲击压实技术是一种用非圆形的、大功率、连续性滚动冲击压实路基的技术。冲击式压路机具有运行速度快,施工工序少、工期短、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提高路基强度,防止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路面破坏。本文结合博茨瓦纳38km公路项目工程实例,介绍冲击式压路机对沙土路基进行碾压处理的施工方案,取得较好的碾压效果。  相似文献   

11.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制冲击力测定装置,测定了刚性和橡胶缓冲柔性两类冲击条件下的冲击力,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冲击力的计算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刚性冲击条件下,冲击力与冲击物体的质量、冲击动能的一次方和冲击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钢垫对冲击无缓冲作用;刚性冲击时可利用与冲击动能有关线性模型计算冲力;橡胶缓冲冲击的效果只与橡胶厚度有关,且随橡胶厚度的增加而增强;橡胶的缓冲能力与橡胶厚度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水射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碎机理.利用细观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射流作用下水泥路面碎裂的微结构损伤模型,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模型,得到了不同压力和速度的射流作用到水泥混凝土表面时在混凝土路面板块中产生Von—Mises等效应力.当表面冲击压力为144MPa时,达到混凝土临界破坏点.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撞击法和自然沉降法分别对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主要场所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进行监测,对照相关评价指标,作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并对两种方法的捕获效果进行了比较,撞击法和自然沉降法测得空气细菌总数间存在显著的正的线性相关关系(r=0.719,p<0.05);撞击法比自然沉降法捕获效率更高;校内除男生寝室属于轻微污染外,其他主要功能区空气属于清洁或较清洁,空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祁临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压实方法,并参考其他资料,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不同结构层和不同部位的压实方法及压实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抗重型车辆撞击的数值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道路桥梁结构在重型车辆撞击下的抗撞性能,建立了车桥碰撞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桥梁模型具有两跨上部结构和双柱墩支撑的下部结构,上部结构采用梁和壳单元,下部结构采用实体单元模型.同时构建了具有不同吨位和长度的重型车辆模型.通过考察碰撞过程的能量平衡曲线以及与碰撞事故后的桥墩破坏形式的对比,验证了车桥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计算给出了不同吨位车辆的碰撞力时变曲线,讨论了碰撞力作用位置和幅值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车桥碰撞中桥梁损伤等级的划分.模拟结果表明,车速不变情况下,碰撞力峰值随车重增加而增加,重车碰撞力峰值发生的时刻有后延的趋势、碰撞力作用中心也以车辆前部首次接触区域为主,而车身较短的重车有可能出现后部车厢对桥墩的二次碰撞.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共轭曲面原理为基础对旋转共轭曲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包络面出发推导了表面为圆柱面的旋转共轭曲面方程、接触线方程。对共轭曲面,接触线进行了计算机绘制,并且对圆钢矫直机辊子和圆钢的共轭运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从而可以直观地考察所设计的共轭曲面的正确性和啮合情况,探索修改辊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液滴与球形表面的碰撞为喷雾包衣等工程应用的基础.以单液滴与球形光滑表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相机,分析了在液滴不同撞击速度(0.88~4.43m/s)和不同直径的球面(5~15mm)实验条件下涂覆率的变化.研究了液滴与球面发生碰撞时发生的铺展震荡、涂覆球面、破碎飞溅现象.最后,建立了K值、球面直径与碰撞现象之间的关系图,为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物体在撞水过程中由于加速度急剧变化而对其运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基于速度势理论,采用任意的Lagrangian-Eulerian(ALE)边界元法分析二维楔形体的自由撞水,并预设自由液面网格点的运动轨迹平行于结构面.对一斜升角楔形体自由撞水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同时,获得了液固耦合面上的无量纲水动压力分布随时间变化规律.另外,参数比较研究发现,斜升角或质量减小时,加速度变化速度加快,加速度峰值降低,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缩短,相同参数增量下的峰值变化幅度增大;而初速度增大时,加速度-时间历程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冲击热流快速加热半无限体热冲击问题非傅立叶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热量传播速度为有限值的双曲线型导热微分方程式,对实际中常见的冲击热流快速加热半无限体所产生的动态热应力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动态温度效应和热;中击期间动态热应力的变化规律。所得结果对完善发展热冲击理论及分析其机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