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髁状突游离再植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方法。方法 :对 2 8例高位髁状突骨折行髁状突游离再植 ,对手术并发症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追踪观察。结果 :术后 1年患者中 2 8.6 %有错 牙合畸形、开口与咀嚼障碍、关节区症状等临床症状 ,4 6 .4 %有髁状突畸形、髁状突再移位和骨关节炎等影像异常表现。结论 :髁状突游离再植的并发症与手术方式有关 ,影像异常较临床症状更常见 ,准确复位骨折和稳定固定骨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分析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足部骨折的治疗效果。选取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足部骨折患者84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选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P0.05)。足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痛感,减少并发症,可行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3.
陈瑞君 《甘肃科技》2009,25(7):138-140
评估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使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57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应用经验;57例均为软组织创口Ⅰ期愈合,口内颌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得以恢复,张口度正常,治愈率达94.8%。术后6个月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良好,均未见钛板或钛钉移位、断裂,周围骨质无疏松、吸收等现象;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效果确切,是治疗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若处理不当也可造成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和重建钛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比较1999年至2007年97例锁骨骨折用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克氏针组优良率为85.1%,重建钛板组优良率为95%。结论:重建钛板内固定疗效可靠,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应用小钛板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方法:切开复位下颌骨骨折,用不同类型的小钛板作坚固内固定。结果:76例达到对位准碗,2例粉碎性骨折对位欠佳,1例口内创口愈合不良。结论:小钛板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对位准确,固定可靠,切口隐蔽,无须长期颌间牵引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16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小型钛板及单皮质螺钉坚固内固定,观察咬合关系、咀嚼功能、骨断端固定效果、开口度、面部对称性、面部畸形恢复情况.结果经过3~12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断端固定可靠,无移位发生.微小型钛板机械性能可靠,组织相容性好.结论颌面部骨折除复位、颌间牵引保守治疗外,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是现今临床上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析微型钛板内固定应用于手足部骨折临床所能收获的疗效。选取兰州微创骨科医院收治的94例手足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7例接受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研究组47例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比较2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情况,记录并统计痊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随访6个月痊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手足部骨折患者施以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固定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使得骨折得以良好愈合,提高痊愈率,同时可以使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钛板钛钉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83例下颌骨不同步增长部位骨折,将骨折解剖复位后,用1~2块小型钛板行骨断端坚固内固定。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和部位41例选择使用辅助颌间牵引固定。观察骨折段复位、咬合关系、颌面形态恢复情况。结果83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2例局部缝线裂开,延期愈合,其余均工期愈合。术后3月X线检查示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可靠,是较为理想的下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董弘毅 《山西科技》2005,(1):130-131
文章通过对生物医学材料纯钛的综述 ,着重分析了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新应用———TSO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通过相关的研究工作和临床资料、经验的积累 ,得到了满意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耳后微创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可行性。方法经过耳后切口进入到髁突外侧,利用内镜辅助完成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重建正常咬合关系。结果复位固定60例患者,术后无面神经损伤,张口度正常,张口型无偏斜,咬合关系正常。结论内镜辅助耳后微创入路复位与固定髁突中低位骨折安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创伤,瘢痕隐蔽。  相似文献   

11.
对微型指掌骨钛板跨骨骺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远端Salter-HarrisⅣ骨骺损伤的临床病例进行远期随访,分析其在治疗小儿骨骺损伤中优势。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并采用微型指掌骨钛板治疗的该类损伤患儿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3~11岁,平均4.3岁。从患儿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内外翻角度、内固定拆除时间、骨骺发育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术后所有患儿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42例患儿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于术1.5~5个月拆除内固定,无明显骨骺损伤。3例患儿于内固定拆除术后1年出现肘关节畸形。1例患儿内固定在体内时间大于一年,存在肘关节畸形,骨骺早闭,需行后期矫形手术。微型指掌骨钛板跨骨骺固定治疗小儿骨骺损伤在骨折早期可使骨折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促进骨骺愈合,但其对骨骺生长存在纵向抑制作用,需做好随访,注意内固定拆除时间,防止后期抑制骨骺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5例,术后进行了8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结果:根据李氏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46例,良5例,可4例.结论: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不需特别设备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探讨曲面体层摄影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尤其是对颌面部复合、多发骨折的术前诊断和对手术计划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26例颌面部骨折进行曲面体层数字摄影成像,部分病例进行CT扫描,并多平面三维重建。26例中单纯上颌骨2例,上颌骨合并颧骨骨折11例,髁状突骨折3例,下颌角、体部骨折7例,牙槽突骨折3例,患者中21例经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所有手术病例都证实了曲面体层数字摄影术前的诊断,其中3例髁状突骨折结合CT扫描确诊。曲面体层数字摄影可使颌面部复杂骨折的移位情况准确无误的反映在一张数字成像上面,尤其对颌面外科术前诊断及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及临床疗效,为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132例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患者均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32例应用动力髁螺钉(DCS),60例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40例应用股骨髁支持钢板.随访6~18个月,按照疗效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疗效分级统计,并对3种不同固定材料患者愈合的优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选取的3种不同固定材料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使用内固定材料治疗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均见好转,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优良率是100%,使用动力髁螺钉的优良率是96.2%,使用股骨髁支持钢板的优良率是90.0%.t检验分析,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患者愈合的优良率较高,好于动力髁螺钉和股骨髁支持钢板.结论 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均取得良好效果,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优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陈旧性C型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3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踝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后踝骨皮质加压螺钉内固定 ,外踝接骨钢板内固定 ,并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C型踝部骨折在C1、C2 、C3 型的优良率分别为 88 2 %、83 3%、77 8%。结论 :联合切口、直视下、疤痕组织及畸形愈合骨痂彻底清除、复位恢复解剖结构、坚强内固定是手术治疗陈旧性C型踝部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JOA评分、JOA改善率、叩足试验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同时评价患者轴性症状和颈椎曲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影像学显示:内植物固定确实,未见内植物松动、折断及再关门征象.术前、术后J0A平均评分为(8.1±1.9)分,(14.6±2.2)分,改变明显(P0.05),改善率为(73.1±6.5)%.术前、术后叩足试验FTT平均值为24.1±6.7,29.3±6.3,改变明显(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随访2002-2004年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2例,平均随访18个月,骨折paleg分型:Ⅱ型3例,Ⅲ型11例,Ⅳ型8例.手术方法: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按张铁良提出的跟骨骨折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5例,良13例,可4例.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通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采用切开复位钉板内固定手术治疗22例,优良率为90.9%,并发症为4.5%;非手术治疗34例,优良率为41.2%,并发症为41.2%,比较表明切开复位钉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析可以降低并症和减少肢体畸形,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例拇指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并本奈氏骨折治疗的报道,结合目前指骨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对于拇指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对本奈氏骨折进行克氏针治疗。骨折固定良好,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拇指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并本奈氏骨折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结合治疗的手术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10例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患者,其中8例行切开复位用重建板内固定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患者,2例只用重建板内固定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行保守治疗,术后2-4周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0例患者骨折均骨愈合。9例获随访,8例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1例可。结论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形态和力学结构,且固定牢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