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数字化生存的人文价值与后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化生存巳退步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它将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将人类经验存封,影响了现代人类的自我认同建构,对人进行数字技术控制。为此,我们应当从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建立与数字化生存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2.
重建类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危机是由人的失范行为导致的。人如果还有不是为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存发展而破坏自然的失范行为,那就说明人还没有彻底摆脱动物的本性,人还不是真正的人,距离人的本质的实现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必须从人的本质出发探求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过于崇拜自然而失落了人,否定人的本质。“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价值观扩大到自然,实际上是削弱人的作用、人的特性,也否定了人的本质。只有以类为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才能真正体现人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3.
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并不能简单归于所谓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信念,而主要是近代以来形成、发展并扩张开来的以非伦理的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人类非伦理的生存方式导致的。所以,人类如欲走出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从而走出自己的生存危机,就必须克服自己非伦理的生存方式即“异化”状态,恢复“伦理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4.
天人和谐之道:兼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正确认识人为中心主义,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谓“自然界的利益”是不存在的“,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全面发挥人的认识能力和主体性,在行动上力求接近客观规律,求得人类本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两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环境伦理学的研究中一个重大的、令人困惑的问题就是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到目前为止,人类中心主义可以被区分为五种形式:宇宙论的、目的论的、认识论的、生物学的和价值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宇宙论的和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已解决问题,而价值论的人类中心主义也被人们认为是可以讨论的,但是,认识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却被看成是不可反驳的.本文认为这两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不仅是可以讨论的,而且也同样是可以被反驳的.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中的人学论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环境问题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从古到今分别依附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古代依附于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现代依附于唯心主义.二者的分歧表现在价值观、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争论的实质是用什么思想为指导来解决环境问题,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依靠技术生存方式生存的人类,必须树立现代的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产生并发展于20世纪后半期的两大思想流派。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为分析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人与自然的等同性,认为人与自然存在的价值在于在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二者分歧在于,走进人类中心主义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西方二元论与东方单元论。他们都仍执著于人类、自然组成的对象世界,而未意识到所有对象世界都是意识人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此这般显现、设定、建构、生产和创造出来的,都不可避免具有历史局限性。因而,意识人类应根据现有的实践认识水平,认真地去修正、完善已被显现、设定、建构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地去显现、设定、建构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切不可将任何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绝对化、固定化、模式化。  相似文献   

8.
走进人类中心主义: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关于与自然关系的学术讨论中,有“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论争。著名学者余谋昌先生等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人类的一第列问题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无中心主义是有别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的环境伦理理念。该观念认为,人类应当担负起对人本身和自然环境的责任,这两种责任共同服从于对世界整体即“大我”的目的性要求,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无中一心主义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大我”的目的为人本身即“小我”的目的,以“大我”的善恶为人自己的善恶,善待自然环境就像善待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造成生物的多样性迅速减少,这使人类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而人类又在全力改造自身的营养和医疗水平等生存条件,使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达到了极其优越的程度,从而使自然选择对人类的作用松懈到了极点,导致人类出现了遗传病种类和患的数量剧增,生育能力下降,抗病机能骤减等多种不断退化的现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且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加剧,却又无法逆转,使人类逐渐走向深渊。据此本作提出了人类的最终归宿是走向终结的观点,并阐述了通过应用环境生物技术改善地球环境、以人工选择代替自然选择等对策,可以防止人类的退化,延缓人类的终结。  相似文献   

11.
人类中心主义是传统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预设,包括:默认人类为认识活动的唯一主体;以人类感官或心智作为认识的终极标准;默认对感觉信号的理解只能由人类心智完成。近年来科学研究手段的发展对这一预设提出了挑战。无论在数据收集方面还是在数据分析方面,科学探索中的人力劳动正越来越多地被机器取代。基于这一趋势,美国哲学家保罗·汉弗莱斯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构想。论文分析了汉弗莱斯的观点,指出,认识论的去人类中心主义意味着:第一,放弃以人类感官为终极判据;第二,放弃人类的终极判读者地位;第三,放弃人类的唯一认识主体地位。只满足第一项的认识论可以称为弱非人类中心主义,满足全部三项的称为强非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古生物学是探究人类生存的地球,生命起源、生物演化乃至不同物种发生、演变直至消亡过程和事件的自然科学学科.古生物研究工作者必须通过观察、试验,并在收集和分析前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以求最终认识生物物种的演变规律及新物种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工程的生存论意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工程不只是造物手段、工具,也不限于造物功能,它是因人类生存需要而生的,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类本性,具有生存论意蕴。生存是工程的根本维度,正是工程方式、人工世界和实存工程在不同层面上交互作用和有序运行,即人类的工程活动和工程化生存,创造、沉淀和呈现着古今文明,丰富、建构和提升着人作为人的类本性。  相似文献   

14.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虽然确立于半个世纪之前,但是,作为一种针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富有洞察力的哲学体系,在数字化的今天,仍然能够启发我们审视赛博空间中的人类的生存。在广义的“生存哲学”语境中,“数字化实存”作为一种生存样式,远离了生存自由,只有在数字化的生存共同体中,才能得以超越。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时代人的生存方式和状况总是反映出时代特征。作为现代社会总体特征的现代性同样展示为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境遇。技术理性对现代生存危机而言无疑具有根源性。这种根源性充分体现了它与现代性的共生性。换言之,现代人类生存的各种困境都与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有直接关联。在某种意义上,技术理性已经广泛渗透到现代高度发达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制度、文化等各个层面。从生存论的论域中去审视和拷问,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都是在发展理性的冠名下,技术理性得以被推崇,成为现代性中的主导因素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当今世界发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浪潮,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科技革命,而且也是一场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革命。现代科技对社会的支配性、扩张性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社会已形成技术化生存的局面。在技术化生存境界中,技术的无度扩张已突破人的底线,造成  相似文献   

17.
技术生存的内在矛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主要依赖技术和技术物生存,是技术生存的本质。技术生存是高效率的生存方式。技术物与自然物的矛盾、技术物与人的矛盾,是技术生存的内在矛盾,由此引出技术生存中的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生存与人文操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数字化生存具有两重性,它以虚拟的方式突破了现实生存的局限和制约,极大地张扬了人类的表现空间,激活了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为人类社会普遍尊崇的人文操守向数字化的虚拟世界延伸及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可能。但是,数字化生存又充斥着许多非人性、非人道的思想意识,它的负面效应也引发了人文精神的失落,从而导致人的生命意识的颓萎。因此,在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非常有必要强调人文操守对于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建构与意义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价值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是对人和自然界价值论地位的三种确立方式。人类中心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否定性的关系;自然中心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肯定性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则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只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对立统一之合理的“度”或“点”在于发展的可持续性,它是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使人类生存图景不断发生改变。从近代开始,技术逐步应用并渗透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技术化生存作为技术发展的必然已成为人类的现实生存选择。技术化生存提升和优化了人类的生活,但也带来困境,如何改变技术化生存困境并实现超越,本文认为必须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