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市场上很多食品都单独将"不含防腐剂"作为卖点来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容易引起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的恐惧。消费者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标注"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其中有果汁饮料、茶饮料、罐头制品、调味品、蜜饯干果制品、方便面等,大多数品牌都在外包装上标注了"本品不含防腐剂"、"本产品不添加任何食品防腐剂"等字样。  相似文献   

2.
郭剑峰 《科技潮》2013,(2):52-56
近年来,从"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感越来越差。谈到食品安全,很多人都会将这些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误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就是由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那么,到底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害吗?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又是什么关系?本刊记者通过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等相关专家学者,希望能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正一块放置了3年的月饼竟然保存完好,3年不腐烂,一定是防腐剂严重超标吧?所以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总是存在着很多误解。"非天然等于有害,人为添加就是罪过。"食品添加剂就成了众矢之的。民间传闻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选方便面、可乐汽水、罐头和油炸食品为垃圾食品,很多人对这些食品唯恐避之不及。世卫组织听到传闻后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4.
食品中常见非法添加物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已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并且显著改善了居民的饮食和健康状况.但是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了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是由于在食品中添加了非法添加物,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介绍了食品中常见的非法添加物、易被非法添加物污染的食品种类以及食用后可能产生的问题等,旨在帮助人们认识食品非法添加物,正确理解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非法添加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彬 《科技资讯》2011,(35):214-2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国人对一些特殊膳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达到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等目的,各类食品添加剂出现在加工过程中。因此,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仍然有许多误解,也存在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滥用的现象,特别是在我国发生的非法添加"苏丹红"和"三氯氰胺"的食品安全事件后,社会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非常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添加剂有关知识的概述和基本分类与作用,以及国内添加剂市场出现的一些情况和几点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食品添加剂:想说恨你不容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违禁添加事件的接连曝光,食品添加剂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敏感的词汇之一。不过,上面列举的这些家伙都是混入添加剂队伍的险恶分子——非法添加物。因为它们的出现,食品添加剂家族背上了"弄虚作假"、"危害健康"的恶名,也使很多人竭力避免沾上添加剂字眼的食品。那么,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要接触到多少种食品添加剂,它们究竟是盘旋在餐桌上的幽灵,还是美化食品的天使?试管中究竟能不能调出安全的美味呢?  相似文献   

7.
夏敏  刘艳 《科技智囊》2010,(7):64-67
<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加工食品的比重成倍增加,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食品添加剂也随之越来越多,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人们可谓是谈"剂"色变。我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有那么可怕吗?生活中究竟应该怎样看待食品添加剂呢?  相似文献   

8.
李强 《世界博览》2011,(8):64-66
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并非食品添加剂 并非加入食品中的都是添加剂,中国的相关使用标准要比美国等西方国家更加严格。 3月23日,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在上海召开。在同期举行的食品添加剂论坛上,深受"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困扰的业内专家们纷纷表示是在替人背黑锅,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用不用、用哪种、用多少种食品添加剂,只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就不会危害健康,食品添加剂的威胁其实是被严重高估了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所以要选择"纯天然"。但他们或许不知道,有些食品添加剂加了比不加好,甚至你巴不得多加一点,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天然成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频频爆发食品安全事件:苏丹红鸭蛋、孔雀石绿多宝鱼、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肉制品、塑化剂饮料……随着媒体报道,一个个化学名词我们不再陌生,一个个超范围、超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使用非食用添加剂的镜头触目惊心,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整治食品安全,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行为成为各级部门当前的头号工作,作为检验检疫部门,如何有效管理出口食品生产,强化进口食品检测,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以质量擦亮中国品牌,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已经连续几年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而三聚氰胺事件更是让无数儿童忍受折磨。并且整个中国乳制品制造行业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包括原料渠道、添加物质、储运销售等方方面面的细微环节。现在发达国家一般都要求食品企业全部采用食品级润滑剂。那么.对于食品加工企业而言,会不会因为没有正确使用润滑剂而使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呢?同时,有多少的损失是由于润滑剂使用不当或者是因为与维护有关的问题造成的?使用普通的润滑油作为食品加工机械的润滑剂.会对最终产品及生产加工过程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影响?为什么食品级润滑油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食品业内人士常说,"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但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负面说法却总是不断冒出来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这让消费者无形中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和误解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凡是不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名单中的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种左右,按功能分为23个类别,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防腐剂、膨松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食品安全事件中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错误认识谈起,科学地讲解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介绍了其对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作用,并从加强非食品添加物质的管理、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与管理、加强食品行业操作人员的教育及国民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使食品添加剂更好地服务现代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的基本概念,从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标准、条件、安全性、作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刘大海 《青年科学》2008,(11):43-43
2008年10月7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公告称,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食品添加剂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现在似乎有人把食品添加剂与安全对立起来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可以说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试想 ,假如没有防腐剂 ,很多食品或食品原料就会腐烂变质 ,产生异味甚至产生毒素 ,由此引起的危害不是比使用已确认为安全的防腐剂更严重吗 ?目前我国的添加剂工业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 ,开发的重点应是那些性能优良、安全性高、不带异味、价格低廉的新品种。以甜味剂为例 ,国外已开发的品种已超过 30种 ,而我国目前仅几种。强力甜味剂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7.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国"食品之天"不时被蒙上一层阴影,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乳制品业的三聚氰胺丑闻曝光后,国人又不约而同地将眼光盯上了名目繁多的食品添加剂,唯恐再浑然不知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8.
陈建欣  苏健  李芝 《科技信息》2013,(14):132-133
当今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食品添加剂更是让人难辨是非。本实践创新团队深入常州市河海街道各大社区,通过调查与宣传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食品添加荆的相关知识,引导居民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经过对调查卷等的分析研究,为维护食品安全尤其是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提出了相关建议供政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说到食品添加剂,很多人认为它对健康无益。那么,我们对它必须退避三舍吗?"说到食品添加剂,估计很多人会敬而远之,一些人对食品添加剂还存有根深蒂固的误解。那么,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必须退避三舍吗?食品添加剂≠添加剂一直存在着一个被偷换的概念——添加剂并不等于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常有一些滥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导致有不少人开始排斥一切"人工"生产的食物,追求"纯天然",崇尚"古法加工"。他们认为,所有的工业化生产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包括转基因农作物,都是与"自然之理"相违背的。实际上,追求纯粹的"纯天然食品",根本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而且,用小作坊式的食品加工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