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和现代背景下的张家川回族婚姻家庭观念,具有传承、内控、兼蓄、弥散的特质,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地回族在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纠纷解决等方面的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认为寻找民族理性发展的路径,需要调适现代法制观念与民族传统习惯法的冲突,并审视各种外来文化、经济财产观念、信息社会、教育制度在民族观念变迁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回族婚姻是回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鲜明文化符号,具有民族宗教和地域性特点。受现代主流社会的影响,传统的回族婚姻文化发生了变化,一些反映回族地域性的婚姻文化符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不被人们所关注的变化,折射出了回族社区变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探究回族群体心理、文化心理、语言心理、审美心理、婚姻心理等民族心理,对了解回族个性特征、文化品质和行为,加强民族团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回族新文化运动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其中创办报纸是其主要的组成之一。回族报刊本着开启民智、发展教育、改革宗教、振兴民族、凝聚人心、化除畛域的宗旨,在回族社会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场运动被当时著名汉族学者顾颉刚先生称为"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也被今天的学者誉为是"近代中国穆斯林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文化的第四次文化高潮"。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正是这场深入回族民间的伊斯兰维新思潮运动,推动了近代回族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新疆回族社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硬道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回族作为中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对中国现代化的胜利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是回族聚居的重要地区,新疆回族社区的现代化必须在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克服与现代化冲突的部分,形成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回族文化体系,才能真正为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当夸世界的主旋律,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硬道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回族作为中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对中国现代化的胜利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是回族聚居的重要地区,新疆回族社区的现代化必须在积极吸收传统化精髓的基础上,克服与现代化冲突的部分,形成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回族化体系,才能真正为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回族传统道德的形成是与族源和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在回族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在调整和规范着回族人民的社会行为,对当代回族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回族的文化素质关键是民族教育,对传统的回族道德结合现代素质教育实行扬弃,是当前回族青年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历史上,回族教育存在两种形式:伊斯兰宗教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两种形式的教育,并非完全独立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各有侧重,并在发展中互相交织、互相影响,构成了回族特殊的教育模式。这些形式的回族教育不仅为回回民族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而且在繁荣和发展回族文化、加强回族内部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促进回族的发展壮大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回族作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个民族,其伦理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回族穆斯林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回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以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同时又与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相结合,形成了回族独特的宗教伦理道德、社会伦理道德、家庭伦理道德和生态伦理道德,并以这四个向度展示出回族伦理道德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0.
回族善于经商,重视商业,究其原因,不仅深受伊斯兰教商业伦理精神的影响,而且与其形成时期所处社会历史环境有很大关系。在历史变迁中,回族凭借敏锐的商业意识和语言优势,为改变自身社会地位而坚持不懈的努力经商,同时壮大了民族实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回坊是回族社会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总结古代回坊的发展历程,并对回坊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挖掘,认为回坊的形成是伊斯兰教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回坊的形成有其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地域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晚清云南、甘肃回民起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杜文秀起义与甘肃回民起义是有别于农民起义的一种斗争类型,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内涵;近代以来后人对回民起义的反思并没有到位,回民起义事实上是当时当地社会矛盾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采取新的研究视角,拓展理论视野,突破原有的研究理论框架,回民起义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对回龙村委会基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回龙村70多天的深入、扎实的调查,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再对大量的事实、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制约回龙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对学校如何制定、组织实施扶贫计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汉惠帝为太子时群臣力保他继位,而当时群臣并未儒家化,亦未与吕氏结盟的史实来看,汉惠帝应有杰出的德行与才能;从惠帝朝取得的政绩以及惠帝与高后政策的不同来看,惠帝朝之政绩应归功于惠帝本人。这从汉惠帝为太子及为国君的两个时期考察,均可表明惠帝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15.
《徽商与徼学》系陈学文先生40余年研究成果之结晶,是徽学研究领域中的新成果。它具有三大特色:其一,在学术观点的创新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其二,从新的角度入手进行研究,为徽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与课题;其三,资料翔实,征引繁富,为治学撰著者树立了良好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健身娱乐功能突出,所需场地器材简易,己成为临夏少数民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途径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访谈和调查结果,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与整理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做了探讨和研究.以期对推进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回族心理素质特征看其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勇敢无畏、富于反抗的性格,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及兼容并蓄、灵活变通的民族观念等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素质特征影响着该民族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宗宝本《坛经·行由第一》记录了惠能应对惠明夺衣拜师、印宗请衣拜师两事,人物叙事对比有情节,有转机。惠明是由惠能的反对者转化为帮助者,接受的指令先后发生改变,印宗始终是惠能的帮助者,接受的还不能称为指令,接受的是信息。前事惠明与惠能有对比,后事惠能与印宗有对比。两事人物叙事也可以作对比,有异有同,如惠能与衣、法就构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两事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现代发展加剧了传统民族社区结构的分化与观念的重构,民族社区文化与社会关系所面临的社会整合问题日益突出。对辽宁城市回族社区文化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促进认同性整合,重塑社区价值理念和协调族际关系,增强社区归属感与凝聚力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文化整合功能作用下,回族与其他民族的居民逐渐联结成社区文化共同体,一同推动着社区的繁荣进步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