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八大山人是中国艺术史上杰出的天才,他在绘画、书法、诗歌中都做出过突出的贡献。纵观八大山人的艺术人生,我们可以察觉到他的艺术性格是在不停地转变的。本文试从孤愤、狂放、自然三方面来谈谈八大一生艺术性格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八大山人一生致力于花鸟、山水及书法创作,其花鸟画成就颇高。八大山人纪念馆所藏八大山人真迹约40余幅,文章尝试以八大山人纪念馆的花鸟画为研究对象,对《秋荷立轴》《孤松图轴》《枯木立鹰图轴》《孤鸟图》展开分析,进而揭示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特点: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以其“少”著称,不但描绘极少数的事物,而且单个的主体用笔也极少;从整体来看,其画作注重置陈布势,在简洁的布局中表达内在感受,巧妙地安排画面中的主体形象,笔触简洁而又恰到好处;其绘画语言简练,却具有丰富的画面内涵,通过干练的笔锋,深刻地表达了他复杂而矛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从1644年崇祯自尽至1664年"夔东会战"的这段20年的南明史,特别是南方各省的抗清斗争、南明抗清的江西战场与南昌城的两次被清军攻陷以及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来看八大山人剃度出家的人生选择.从而得出结论:这个急剧动荡的时代,不但决定性地影响了八大山人当时的思绪情绪和人生抉择,而且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他毕生的创作.所以,解读、欣赏八大山人的书法、绘画作品,就要对这段历史有个了解.  相似文献   

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4):125-128
明末清初艺术成就卓越的中国画大师八大山人,其独特的绘画艺术、扣人心弦的笔墨意境,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绘画艺术对后世很多绘画大师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在绘画上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从道禅角度品读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抛弃政治色彩,从道禅角度来品读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八大山人借用道禅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画境充满玄愿,意旨跨越时空。他用艺术语言讲述人间故事,绘画中饱含哲理,暗藏玄机,发人深思。八大山人用画说禅,借艺术熏陶、普度众生,在用图画表达大自然方面游刃有余,每于大道真谛传达时虽为即兴实则发自肺腑,故而其作品魅力无穷,启人心智。  相似文献   

6.
顾伟凡 《科技信息》2007,(11):142-143
纵观沈从文的小说,可以看到他笔下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中,既有纯洁幼稚的少女,又有饱经风霜甚至沉沦到社会底层的少妇、妓女,她们那人性善良与纯朴总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本文着重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的分类、特点、以及作者所采用的塑造方法入手,论述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研究敦煌壁画艺术的演变入手,对其不同时代的壁画风格进行了比较,从造型、设色、题材等诸方面分析他们的继承性和创造性。本文还试图从绘画史上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几位艺术大师,如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艺术风格和绘画作品以及艺术主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探究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和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意识,给后来者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八大山人的禅学修养很深,这可见之于其诗文中.从八大山人的诗与画寻绎他与禅宗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他的诗、偈语中时有对禅宗特征的认识;第二,从诗文中可见他对江西禅寺、寺僧的了解;第三,诗中运用禅语表达他的艺术观点;第四,他的画风与禅宗的关系.无论是诗还是画,总体特征呈现风趣诙谐,有时怪诞,均受禅宗影响甚深.  相似文献   

9.
正江西省八大山人研究会拟于2014年6月在南昌市(具体时间和地址另行通知)召开"廿一世纪中国首届八大山人学术研讨会"。八大山人(1626-1705),江西新建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九世孙,在绘画、书法、诗文、篆刻等领域均有极高的造诣。八大山人一生狷狂狐介,  相似文献   

10.
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对大理这一地域进行了独特的展现,在他相关的作品中,大理是一个人杰地灵、风光秀美、人文风气宽和的魅力之地。立足于大理这一地域,从金庸笔下的大理人物、大理风景以及大理文化三个方面对大理形象作简要分析,可反映出大理区别于其他地域的鲜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0年来八大山人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其动态进行简要的综述,分为二部分:一、八大山人名号及其身世、生平、交游的研究;二、八大山人思想与艺术成就的研究,主要有画作的形式结构、笔墨趣味、画境等研究、画作分期研究、山水画研究、书法、诗歌、禅学思想研究、作品真伪研究、八大的影响以及比较等方面研究的概要.  相似文献   

12.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名满天下,而他的山水画亦别开生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八大的山水作品画风清雅冷逸,笔墨疏简淡宕,苍茫孤寂,荒率粗疏,融米氏、马夏之空灵天趣,具云林、渐江之冷逸风骨。八大的山水笔笔从心坎流出,犹如一首抒情诗,抒写着他的性灵,印证着他的人生,寄寓着他的理想。空灵,是八大山水的风貌,冷逸,是八大山水的风骨,空灵冷逸构成了八大山水画震撼人心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析八大山人之“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大山人生于明末清初,乃朱明宗臣,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的身世坎坷复杂,习性狷狂孤介。本文对八大山人的“狂”进行全面剖析、探讨和论证,认定八大山人的“狂”不是瘢狂,而是极度悲伤之时短暂失去控制的言行;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假装癫狂的言行,是爱憎情绪和创作情感表露的言行,是被常人误解的正常言行。  相似文献   

14.
花鸟画是雍正珐琅彩瓷装饰的主要题材,雍正帝对于珐琅彩花鸟瓷画艺术的兴盛与发展具有关键影响.在雍正帝的直接监督参与下,珐琅彩花鸟瓷画在工艺上取得重大进步,达到兴盛发展的程度,在艺术上也显现出与前不同的新风格.  相似文献   

15.
颖学弘敏系青原下三十七世、曹洞宗三十世传人,是传授八大山人“正法”并与其弟子在奉新头陀寺和耕香院共处时间达15年以上的禅门大德,对八大山人的影响可谓至深至远.为了探究八大山人成长经历,文章采用考证的方法,对颖学弘敏的人生轨迹、承传关系、禅门事迹三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作出了师徒二人在奉新的头陀寺和耕香院共同生活了15年的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八大山人的成长成历、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建安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建安诗歌中的飞鸟意象进行分析,建安诗人攫取鸟这一意象寄寓了三种思想情感:象征其政治理想;即目写景以表达对自由的热爱和渴望;流露出作者的孤寂情怀。通过飞鸟寓意的三种思想情感角度,有利于深入了解建安士人的心态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清康熙二十一春正月,明遗民八大山人结题<瓮颂>组诗六首,颂瓮何义? 史阙有间,语秘无诠,已难尽知.今据北魏<洛阳伽兰记>载北朝"殷之顽民"古谣,朱耷拈"瓮"话头,颂"瓮"诗案,必与其明遗民身份、殷顽人意识密切相关.八大山人所作<瓮颂>六首,虽"伸唇那到喉"、"佯狂语飞燕",似多不尽可解,有待反复考辩,但其瓮内天地,木本水源,实皆江右、江南明遗民社会"瓮"内诸顽人佚事诡幻的逸声遗响之遥远回音也.  相似文献   

18.
韩干是唐代画鞍马最为出色的画家。历史上流传关于他画马的神话,极言他画马的神妙。《照夜白图》是韩干鞍马画的代表作,是现存的他的极少数作品之一,也是把马的神采描画得特佳的作品。从视觉心理上对《照夜白图》进行分析,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行拟测,以进一步解读其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