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今日科技》2022,(2):38-40
2021年以来,临海市深入贯彻浙江省关于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部署,坚持"科创首位"战略,在产业转型、主体培育上持续攻坚,在平台升级、招才引智上持续深耕,着力打造县域创新发展样板.目前,临海已荣获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7次,获评次数居台州首位;全社会R&D经费支出连续十年位居台州首位;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连续十年保持在11%以上,稳居全省前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四年保持在65%以上,其中2021年达70.61%,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日本政府2011年2月14日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正式超越日本,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需要看到的是,2010年我国人均GDP仅为4300美元左右,排名世界第95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10月23~25日,由浙江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和"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共同承办的第6届"技术与创新管理"国际会议(ISMOT09)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ISMOT国际会议每两年在浙江大学举办一次,从  相似文献   

4.
<正>南非是所谓的"展望五国"之一,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发展速度较快,GDP连续8年持续增长,近三年增长率接近5%。这种良好的增长势头既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也是政府作用的结果。南非科技计划支持"第二经济"的做法就很有成效,也很有特色。政府重点资助"第二经济"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13,(17):35
小榄概况与科技创新成果小榄镇是广东省中心镇和中山市业强镇,工业特色明显,形成了以五制品、电子电器音响为龙头,食品料、化工胶粘、服装制鞋、印刷包装行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镇共有工业企业9870家,规模工业企321家;拥有国家级、省级名牌名标1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5个,"国名牌产品"12个。拥有华帝等5家上企业,7家中山市总部经济企业。2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485.97亿元。  相似文献   

6.
从2015年3月开始,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逐步回升,并一直持续至2015年8月,但回升幅度较小。根据先行合成指数的平均先行期计算,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本轮始于2015年3月的回升态势或将于2016年3月左右结束。从总体运行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我国工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显现之前,我国工业部门平稳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进一步观察我国工业领域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特征可以发现我国工业经济本轮景气波动具有如下特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下滑,企业经营困难;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5年"产能过剩"问题在多年"去库存化"措施累计效果的作用下已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创新机制、建新阵地和抓新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持续健康的轨道。2006年以来,厦门市集中财政科技资金,依托具有较强科研实力、人才队伍和较好分析测试手段的行业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持续布局  相似文献   

8.
阿明 《广东科技》2004,(11):20-20
潮阳市两英镇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对全镇经济的推动作用,坚持“科技兴镇、工业强镇”战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道路,千方百计做大做强本镇的支柱产业——针织服装产业,使经济建设得到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6.38亿元,比2001年增长12.7%,其中工业产值35.5亿元,同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9.
<正>常山县科技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主动把握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围绕锻造"科技铁军"的目标,当好"科技卫士""科技保姆""科技红娘""金融管家"四种角色,坚持改革开路、创新驱动,精准提供科技服务,努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为常山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2016年  相似文献   

10.
<正>据IMF预测,2009年台湾衰退-4.1%,大于香港的-3.6%、新加坡的-1.7%和韩国的-1%。衰退严重2009年,台湾经济呈明显的"内外均寒"格局。国际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的影响持续发酵,继2008年零增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跃升,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严重性也越来越突出.在这三个"不"当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可持续".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偏低,代价沉重,对于能源、环境、自然和人力资源的消耗之巨,远超可持续发展所能承受的水平.如果不能以极大的决心转型,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可能遇到资源环境硬约束,同时面对国内增长停滞和国际环境恶化的双重困扰.  相似文献   

12.
<正>诸暨市2019年将继续以"‘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做实人才第一资源,做强创新第一动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全面增创诸暨发展新优势,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创新强市深入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全面推动省"科技新政50条"在诸暨落地出成果。谋划一系列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阜阳市按照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工作部署,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持续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专利法制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显著改善,专利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一、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一是专利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一直稳居皖北各市前列。2015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7393件和2614件,是"十一五"末的5.27倍  相似文献   

14.
闫成建  李斌  杨侠 《安徽科技》2017,(10):37-38
<正>近年来,阜阳市按照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持续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专利法制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显著改善,专利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一、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一是专利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一直稳居皖北各市前列。2015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7393件和2614件,是"十一五"末的5.27倍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双创"升级版。"双创"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决策部署,在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将其作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不断推进全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杭州科技》2014,(1):56-57
<正>2013年,临安市科技局树立"营造创新创业环境、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产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科技改革与创新、建设科技产业集聚区"这一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据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显示,临安市2012年的成果转化、创新绩效、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等指标在全省90个县市中分别排在第3、5、13、19位。  相似文献   

17.
<正>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的能耗远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破口,成为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矛盾的新途径,成为能否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加强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融合是科技经济融合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包括产学研融合在内的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数字化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具备良好条件.本文概述了科技经济融合的六种基本组织模式及未来我国加强科技经济融合组织创新、建设创新联合体的5个路径.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促进了福建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福建渔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究其成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通过技术攻关促进福建渔业快速发展.如,坚持"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注重技术创新,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广应用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实施重大项目,支撑渔业发展基础;科学规范养殖行为,降低养殖风险;合理安排养殖容量,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加强养殖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防止品种退化.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余姚市科技和信息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资源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精细化工程"。计划通过几年努力,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和高新产业的跨越发展。⒈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企业创新水平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