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MR-MVA树脂为固定化载体,对苯丙氨酸解氨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对保存温度、保存时间、pH稳定性、耐光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耐热性增强,保存时间增加,耐酸性明显增强,耐光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棉纤维膜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棉纤维作载体、对 - ( β-硫酸酯乙砜基 )苯胺 ( SESA)作活化剂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醚化 p H值为 9.0~ 1 0 .0 ,交联 p H值为 7.0 ,酶的质量浓度为 6 mg· m L- 1,交联时间为 1 2 h,在室温条件下 ,得到最高固定化酶活力为 33U·g- 1。对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用该固定化酶间歇水解橄榄油 ,重复使用 6次后相对水解率由 1 0 0 %降至 44%。该固定化脂肪酶最适使用的温度为 30~ 35℃ ,p H值为 9.0  相似文献   

3.
包埋法固定SOD及固定化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包埋法固定SOD,并对固定化后的SOD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包埋剂聚丙烯酰胺的浓度为22.5%时,固定化的效果最好,固定化酶具有明显的热稳定,抗酸碱性,保存时间较长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明胶与海藻酸钠协同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研究固定化酶对葡萄糖的催化反应.结果表明:在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2%,海藻酸钠与明胶配比是8∶1,氯化钙质量浓度是6%,酶用量为1.0%,固定化时间为30 min,固定化温度为35℃,固定化p H为6.0,海藻酸钠与明胶协同固定化GOD的活力回收率为85.76%;固定化GOD重复使用7次后,酶活力回收率仍保持在32%以上,显示出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国产环氧树脂LX-120固定化脂肪酶的工业化应用潜力.方法:使用环氧树脂LX-120对脂肪酶进行共价固定化研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固定化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结果: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30℃,p H 6. 5,给酶量600 U.由上述条件制备所得的固定化酶酶活为(357. 03±7. 09) U/g,酶活回收率高达95. 42%.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均有明显提升.连续反应10次,固定化酶的酶活仍保留64. 21%,操作稳定性较好; 4℃下储存30 d,固定化脂肪酶仍保留78. 14%的活力.结论:环氧树脂LX-120在脂肪酶等工业酶的固定化技术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铜固定化漆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壳聚糖与CuSO2.5H2O溶液络合成的壳聚糖铜为载体,固定化白毒鹅膏菌胞外漆酶,测定了铜盐浓度、络合时间、固定化时缓冲液的pH值、固定化时间、给酶量对固定化酶性质的影响。实验得出固定化最佳条件是在20℃、pH7.0的磷酸缓冲液中,固定2个小时,这种条件下酶活保持率为50.2%。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4.0比游离酶的4.6偏酸;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24℃。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改性载体影响酶的催化活性,为此,考察了复合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对固定化酶特性的影响,以阳—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对钠基膨润土(Na-Bent)进行改性,通过吸附法对褶皱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进行固定化,制备复合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固定化酶。以橄榄油水解反应表征酶活性,对比不同的复合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固定化CRL酶的结果发现,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曲拉通100(TX100)复合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制备的固定化酶(CTAB/TX100-Bent-CRL)的比活回收率可达到292. 8%,相较于游离酶CRL,其催化活性得到改善。催化特性研究表明:CTAB/TX100-Bent-CRL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 H值分别为40℃和7. 0,与游离酶ORL相比,固定化酶的耐受性和储藏稳定性均得到改善,在温度为20℃~60℃、p H 5. 0~9. 0范围内均能发挥较好的催化性能。在温度为60℃的反应条件下,CTAB/TX100-Bent-CRL仍能保持最适温度条件下活力的89. 0%。在4℃下储藏15 d后,固定化酶仍能保持初始活力的59. 7%,而Na-Bent-CRL和游离酶CRL的残留活力分别为45. 7%和33. 3%。  相似文献   

8.
以白腐真菌的模式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降解效果及其最佳降解条件.研究表明,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相对于游离态菌体能产生较高活性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 P)和锰过氧化物酶(Mn P).DEP降解效果受固定化菌体接种量、p H值、温度和DEP初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当p H为6,温度为35℃,DEP初始浓度为10 mg/L时,加入8 g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时,DEP去除效果最好,其去除率达到94.6%.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缩聚法制备了氨基功能化SBA-15介孔分子筛,以此为载体,戊二醛作交联剂,进行了纤维素酶固定化.考察了戊二醛浓度、给酶量、pH、固定化时间等因素对固定化的影响,确定了固定化最佳条件,并对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最适作用温度60℃,最适作用pH为4;固定化酶Km值3.61 mg·mL-1;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操作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均明显高于游离酶.  相似文献   

10.
使用国产环氧树脂LXEP-120对猪胰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其固定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且对固定化酶和游离脂肪酶的酶学性质作初步的比较。结果显示,最佳固定化条件为:选用pH6.0、1.0mol/L的磷酸钾缓冲液,载体投放量5.0g,固定化温度22℃,固定化时间12h。最终得到的固定化酶酶活400U/g,酶活回收率92.79%,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0次后仍保持70%左右的酶活。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pH8.0)没有变化,最适反应温度(45℃)提高5℃,pH耐受性、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显著增强。同时,固定化酶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证明国产环氧树脂LXEP-120在工业酶的固定化应用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以阴离子单体A为主要合成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式合成了一种酸化胶凝剂.产品特性黏度[η]为(694.3 ~731.7) mL/g.研究了单体质量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聚合体系pH值对该产品特性黏度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浓度为50%、引发剂用量为0.05%、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50℃、聚合体系的pH值为5.并对其用做酸化胶凝剂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产品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剪切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稳定性及其对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该抑制因子对胰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最大抑制程度为65%;对胰凝乳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程度最高可达95%以上,并且,它对pH及温度的变化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将胰蛋白酶固定在硅胶载体表面制备固定化胰蛋白酶. 实验测试了pH值,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固定胰蛋白酶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失重等方法对固定化胰蛋白酶进行了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在弱碱性条件下固定化胰蛋白酶与16种天然小分子物质的结合情况. 结果表明在25 ℃,pH=8.0,反应18 h的条件下,对胰蛋白酶在硅胶载体上的固定量最大;且固定化胰蛋白酶与黄酮类成分、生物碱类成分、萜类成分有良好的结合,对酸类及嘌呤类小分子物质不结合.   相似文献   

14.
鲎素是一种高效的、广谱的抗菌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实现鲎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鲎素在体外分子结构、生物活性的稳定性.本文采用不同温度、pH值、体外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B )分别处理鲎素.通过检测鲎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来衡量鲎素生物活性稳定性;采用HPLC法检测鲎素残留量,通过HPLC图谱变化来评定鲎素分子结构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在t < 120℃、pH < 10.0作用情况下,鲎素对大肠杆菌K88的MIC为1.25~2.5 mg/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鲎素残留量在65.5~70.2μg之间;鲎素对胃蛋白酶的作用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对胰蛋白酶、羧肽酶、弹性蛋白酶的作用稍微敏感.在胃蛋白酶浓度小于 320 U/mL,胰蛋白酶浓度小于40 U/mL,羧肽酶浓度小于20 U/mL,弹性蛋白酶浓度小于2.5 U/mL作用下鲎素仍具有活性.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鲎素抗菌肽具有较强的高温耐受性,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同时鲎素具有一定的耐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云芝漆酶理化性质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pH值、金属离子、温度对云芝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该酶底物浓度效应和Km值测定.实验结果表明:Cu2+、Co2+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则有抑制作用;该酶最适pH为4.8,在pH4~4.8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为40℃,低于50℃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Km值为4.2×10-3mol/L.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前处理对花生分离蛋白复合酶解的影响,比较了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等六种蛋白酶解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确定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较佳的复合比例为8∶2.在此基础上,开展响应面优化试验,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为指标,探讨复合酶与风味蛋白酶酶解的较佳工艺参数,并分析DPPH清除率和水解度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制备花生分离蛋白抗氧化肽的较佳酶解工艺为pH 8.5,温度49.36℃,酶添加量(E/S,质量分数m/m)3.40%,酶解时间203.59 min.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生活垃圾中分离到一株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并产生胞外酶的菌株,初步确定为芽孢杆菌,并对该菌所产的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纤维素酶反应最佳温度为50℃;最适 pH7.0;酶在40~50℃热稳定性较好; CMCase活力在 pH 6.0~7.0处可保持70%以上, FPA酶活在pH 6.0~7.0处可保持79%以上; Ca2+和Mg2+对酶反应表现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Fe3+和Mn2+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 Na+、Zn2+和K+对酶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花黄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选择,研究了红花黄色素在紫外照射、酸碱度、不同金属离子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80 W,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5℃时红花黄色素提取效果最佳,同时红花黄色素具有较好的耐酸性以及抗紫外性.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枯草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分别对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发酵时间和培养温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和发酵时间四因素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分泌β-甘露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40 g/L魔芋精粉,最佳氮源为5 g/L酵母抽提物,两者最佳质量比为5∶1,最佳发酵条件为30℃的条件下摇瓶培养28 h;最佳发酵参数组合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5%、培养基初始pH6.5、发酵时间28 h;各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其中发酵时间对产酶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壳聚糖铜固定化和交联酶聚集体的方法固定化漆酶.探索了固定化前后漆酶的最适温度、pH,热稳定性和金属离子对其活性的影响,交联漆酶聚集体制备的条件.结果为:游离漆酶的最适温度是20℃,最适pH是4.6;壳聚糖铜固定化漆酶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是4.0;交联漆酶聚集体的最适温度是15℃,最适pH是3.6.固定化后漆酶的热稳定性提高,不同金属离子影响固定化漆酶的活性,其中K+的激活作用尤为明显.制备交联漆酶聚集体最适戊二醛浓度为1%,最适交联时间是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