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镉由于毒性强、危害大,是环境监测的常规分析项目之一。近两年来国内外痕量镉的光分析技术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和发射光谱法以及原子吸收法光谱法等。  相似文献   

2.
利用红外光谱法,选择合适话带,标准加入和吸光度比例法相结合对松香酸、液体石蜡混合物进行定量测定,克服了化学滴定法的不足与两组分难以分离的缺点,为准确定量高分子弹性体中添加剂成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该方法用于弹性体中松香酸、液体石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2%和1.55%,相对误差分别为1.31%和0.45%。  相似文献   

3.
将回归的正交设计这一数理统计的优化实验设计方法应用到多组分体系分光光度测定中,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法较目前常用的AKC法与CPA法有更大的优越性,并且应用于萘酚、萘胺与萘胺磺酸混合物的分光光度测定中,从实验上探讨了CPA法的缺陷及回归的正交设计法优点所在.该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多组分体系光谱分析的许多领域.  相似文献   

4.
光谱法研究合成纤维油剂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动态及静态离子交换法和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未知组成合成纤维油剂中的离子组分和非离子组分;利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光谱法对所分离组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定量分析,确定出该合成纤维油剂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马钱子碱在正电位区进行电化学氧化,通过循环伏安法、电解库仑法、红外光谱法,证实了马钱子碱电化学氧化产物的结构式,推测了其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朱德生 《甘肃科技》2013,29(8):74-75,48
分别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荧光和磷光光谱法、光声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的光谱实验原理和方法,并根据分子的发光特性和谱线范围对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分析秦俑一号坑第3次发掘出土彩绘颜料的种类,使用粉末偏光显微法、拉曼光谱法以及X荧光光谱法(XRF)结合X射线衍射法(XRD),对15件秦俑彩绘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秦俑表面广泛使用石绿、石青、朱砂等单一颜料,同时还存在铅丹、朱砂、中国紫混合,铅丹、骨白混合,朱砂、铅白混合,铅白、骨白、朱砂混合等混合颜料使用现象。可以看出,秦俑彩绘以使用单色颜料为主,部分使用混合颜料以达到配色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旋光光度仪测定盐酸麻黄素滴鼻剂的含量并与中和法作比较,其结果二者无明显差异,但旋光光度法具有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易判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红外光谱是化合物结构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的分析方法有常规透射光谱法、漫反射光谱法、衰减全反射光谱法等。文中以"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实验项目为例,分别设计了运用压片法及漫反射法对苯甲酸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的实验过程,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研究了NO3和NO2紫外光谱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测量波长范围.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处理实验数据,达到了同时测定NO3和NO2含量的目的。该法操作简便、准确、使用试剂少,用于实际水样分析,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回收率为96.5~104%.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学推导论证了复色光对分光光度定量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色光可使工作曲线发生负偏离,而不符合良佰-比耳定律,或不偏离。文中还讨论了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对光源单色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生物样品中痕量锗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样品的前处理,分离与富集以及痕量锗的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语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和荧光光语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柱层析方法从花粉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蜜源(刺梨)花粉中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双硫腙为显色剂,用卡尔曼滤波解决光谱干扰同时测定Zn、Cd和Ph的分光光度分析法。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并考查了滤波方式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多波长多元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用于5-Cl-PADAB同时测定铁、铜、钴,计算简便、迅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开口箭中甾体皂甙元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香草醛—高氯酸作为显色剂,使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神农架民间习用药物开口箭中甾体皂甙元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水飞蓟油脂质体并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以包封率为检测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优选处方所制脂质体形态与粒径,并采用透析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结果:最佳处方为制备的脂质体为药脂比1:15,卵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为5:1,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1。脂质体呈球状小囊泡,外观圆整,粒径范围(149.2±59.5)nm,包封率为95.67%。结论: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开发其新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1982年刘绍璞、刘忠芳提出的无萃取-分光光度法应用于电解铅中的微量锑之测定。所得的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都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将堆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孢子化、破碎、脱去孢子囊、纯化子孢子并将其超声裂解,最终离心得到子孢子可溶性抗原,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抗原样品的浓度为1.58mg/mL.将保存的杂交瘤细胞解冻,培养并利用其制备抗体.用制备的抗原对此抗体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测定微量钴的方法;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讨论了在新显色剂的合成、微乳液介质的选择和钴催化动力学方法的研究进展、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