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大液体闪烁探测器和飞行时间法,相对于~(197)Au测量了0.7—1.4MeV能区天然Nb的中子辐射俘获截面.在0.5—2.0MeV能区,对~(93)Nb的辐射俘获截面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2.
单能中子束垂直入射到人体模型内中子剂量的分布,假定模型主要由氧、碳、氢和氮四种元素组成。计算中考虑了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带电粒子发射和辐射俘获。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计算,对~1H(n,r)~2D 的剂量用扩散理论处理。文中给出了单能中子和俘获γ的剂量当量与贯穿深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98Mo是一种重要的聚变堆包层材料。因此,准确测量它的中子俘获截面数据对于堆的设计和辐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四川大学2.5 MeV静电加速器上,以7Li(p,n)7Be和T(p,n)3He反应作为中子源,以197Au作为标准,用相对活化法测量了98Mo(n,γ)99Mo在29~1100keV能区中子俘获截面,并用MCNP 4C程序对实验中由中子的多次散射、注量率衰减效应等引起的偏差进行了修正,最后将所得结果与已有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应用蒙特卡罗方法,成功地模拟了中子伽马测井的物理过程和中子的输运过程、热中子的俘获以及中子伽马射线的产生和输运过程.用指向概率方法计算了中子伽马射线对探洲器的通量贡献,用群截面数据库模拟中子,用点截面数据模拟伽马光子,计算绘出的中子伽马能谱峰值与所选择的特征能量非常吻合,从而证明了蒙特卡罗方法在核测井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研究的能区,实验测量E_r的(n,γ)截面,以前主要有美国Poenitz,但未见到理论计算的工作.为了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发展和完善核反应理论.本工作采用了理论与实验相配合的办法,即用大液体闪烁探测器测量铒的(n,γ)截面,使用核反应光学模型和带有宽度涨落修正的Hauser—Feshbach统计理论计算E_r的各同位素的中子俘获截面.  相似文献   

6.
脉冲中子法检测煤的全水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给出了利用脉冲中子发生器产生的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n,n′γ]反应和热中子的俘获[n,γ]反应,对煤的全水分进行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采用BGO(锗酸铋)探头作为γ射线探测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元素间的干扰问题.用脉冲中子法测得的全水分分析值与化验值的偏差不超过0.5%.  相似文献   

7.
镅铍源硼中子γ测井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测井成本,用镅铍源取代脉冲中子源,研究在储层已注入硼酸溶液的条件下进行中子γ测井即硼中子γ测井的可行性。用Monte-Carlo模拟技术即通用程序MCNP(3B),计算了该测井方法的俘获γ能谱、俘获γ计数与含水饱和度及源距的关系。得出了俘获γ计数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衰减;井眼对俘获γ计数的影响很小,而且俘获γ计数与地层孔隙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计算结果看,用镅铍源取代脉冲中子源进行硼中子γ测井是可行的,其适应性强,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加速器中子源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是一种较好的肿瘤治疗技术,通过慢化得到的超热中子可用于非浅表肿瘤BNCT治疗.本文以2.3 MeV、10 mA质子流强的7Li(p,n)7Be中子源为对象,建立了加速器BNCT束流装置模型,采用中子输运程序MCNP研究了慢化体材料对超热中子束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重水作为慢化体材料可有效的提高束流出口处超热中子水平,对于2.3 MeV、10 mA质子流强的7Li(p,n)7Be中子源,超热中子束流水平为0.669×109n/(cm2.s),超热中子与快中子产额比达62.3,基本达到临床治疗所需109n/(cm2.s)的超热中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贫金属星HD122956的中子俘获元素的观测丰度,利用贫金属星中子俘获元素丰度的计算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精确地确定了三种不同的中子俘获过程对该贫金属星中子俘获元素丰度的贡献,从理论上预言了贫金属星HD122956的中子俘获元素的丰度,并给出了计算结果与预测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4B模拟计算了功率为30 kW的低浓化医院中子照射器的堆芯物理参数,设计了合理的堆芯布置方案、235U富集度、控制棒价值、后备反应性和停堆深度,得到固有安全性较高、寿期达10年且无需换料、采用低浓化UO2燃料的医院中子照射器的堆芯物理设计方案,为后续反应堆工程设计以及硼中子俘获治疗肿瘤用中子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泥鳅溃疡病的病原菌分离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溃疡的泥鳅中分离出病原菌4株,分别为:02-7-01、02-7-02、02-7-03、02-7-04。其中02-7-04经人工感染健康泥鳅,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同,证实这株菌为泥鳅溃疡的病原菌.根据其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初步鉴定为致伤弧菌.对溃疡的组织病理观察,肌肉细胞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溃疡部位皮下肌肉组织水肿及炎细胞浸润;致病菌从肠道侵入而导致肠粘膜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定量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呋新、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曲松敏感;氨苄青、氧哌嗪、头孢唑啉耐药.  相似文献   

12.
从GenBank中选取8株国内报道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应用DNAStar软件对其ORF6、ORF7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与VR-2332株、LV株、国内及周边国家分离株进行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的ORF6、ORF7核苷酸与VR-2332株的同源性为95.1%-95.4%、93.8%-94.1%,与欧洲型(LV)的同源性为69.4%-69.6%、67.9%-68.5%;ORF6、ORF7推导氨基酸与VR-2332株的同源性为97.7%、94.4%-95.2%,与欧洲型(LV)的同源性为80.0%-80.6%、65.3%-66.1%.系统进化树表明,8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仍属于美洲型.说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断变异的现今,ORF6和ORF7基因依然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甜菜种子萌发速率和线粒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甜菜种子萌发速率和线粒体活性的影响。在 7,14和 2 0℃中甜菜种子萌发 5 0 %需要的时间分别是 7,3和 2 3d ;萌发 5 0 %的热时间大约是 46℃·d。在 7,14和 2 0℃萌发的种子和幼苗的线粒体中 ,总蛋白含量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 (CCO)和苹果酸脱氢酶 (MDH)的活性随着萌发进程增加 ;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1880 0 ,35 0 0 0和 36 0 0 0的蛋白质随着萌发进程降低 ;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2 2 0 0 0的蛋白质在 7℃中逐渐增加 ,在 14和 2 0℃中则先少量增加然后下降。 2 0℃中萌发的种子和幼苗的线粒体的CCO和MDH的比活性和总活性比在 7和 14℃中高。这些结果表明 ,萌发温度显著地影响种子的萌发速率、线粒体的CCO和MDH活性以及较小相对分子质量热休克蛋白 2 2  相似文献   

14.
粘细菌是一类具有丰富代谢产物的药源微生物,有潜在的新药开发价值。乳腺癌是多发于女性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尚不能较好的控制,使用具有新作用机理的新型药物治疗可能提供其良好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七株粘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其代谢产物进行抗人乳腺癌MCF-7细胞检测,为研发高效安全的新型抗肿瘤活性物质奠定基础。采用兔粪诱导法、大肠杆菌划线法、大肠杆菌点种法、纤维素诱导法对采集的土样进行粘细菌的分离,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纯化的粘细菌菌株。采用CCK-8法对粘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MCF-7细胞毒性检测,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经鉴定,E44属珊瑚球菌属珊瑚状珊瑚球菌(Corallococcus coralloides),E603、E1201、E1202为粘球菌属变绿粘球菌(Myxococcus virescens),E701、E703、E705为粘球菌属橙色粘球菌(Myxococcus fulvus),其代谢产物均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最高肿瘤细胞抑制率在70.45%-106.29%之间,其中Myxococcus fulvus E701代谢产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强。本次实验分离的七株粘细菌菌株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该研究为今后菌株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及作用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Beryllium-7 (^7Be) and lead-210 (^210Pb) radioactivity in aerosols collected, from October 2002 to January 2004 at Mt. Waliguan, by the Global Atmospheric Watch (GAW) Station, Qinghai Province is present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together with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surface ozone concentrations. We found that short time variations of ^7Be and ^210Pb were linked to alternations of synoptic weather around the Mt. Waliguan region. ^210Pb showed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in summer while ^7Be showed no obvious seasonal changes. Relatively high ^7Be and ^210Pb radioactivity was observed at Mt. Waligua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s at other mountain site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Surface ozone and ^7Be showed a consistent seasonal variation. Surface ozone correlated fairly well with ^7Be/^210Pb ratio. This suggested that vertical transport from higher altitudes of the atmosphere has predominant effects on the budget of surface ozone at Mt. Waliguan.  相似文献   

16.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based strategy was developed to rapidly obtain the gene encoding for an industrially important enzyme, glutaryl-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 (GL-7-ACA) acylase.Different soil samples were cultured with a Pseudomonas selective medium to enrich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and then the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to serve as PCR templates. PCR primers for GL-7-ACA acylase gene amplification were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bioinformatics searches and analyses.The method was used to successfully amplify three GL-7-ACA acylase genes from different soil samples.The GL-7-ACA acylase genes were then cloned and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il with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266 unit · L^-1.  相似文献   

17.
用青枯病原(Psendomonas solanaceaum)、西瓜萎蔫病原(Pusarium niveum)和软腐病原(Erwine sp.)作为指示病原物菌种,接种于葡萄糖-脉-酵母粉培养基.接种点与桂植捕线菌(CN.7)的距离分别为1.6、4.2,2.3、4.5,1.8、5.0cm。结果表明,CN.7有抑制病原物菌生长的作用,距离越近.效果越明显,CN.7代射产物中可能含有抗生素。为了解CN.7与土壤肥分、同工酶的关系,设置3个处理:(1)CN.7与等体积的有机肥混合,沤制25d;(2)CN.7与等体积的有机肥混合,不沤制;(3)CN.7培养基(无菌种)与等体积的有机肥混合,不沤制(对照),用烟草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3个处理对土壤肥分的利用率和土壤肥分的可吸收态的变化的影响均无规律可寻,表明CN.7施用后,既不能提高寄主植物对肥分的吸收率,也不能促进肥分不可利用态变成水溶态。叶片同工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可提高寄主体细胞中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活性和酶谱带数;不同处理,过氧化氢酶同工酶和淀粉酶同工酶的活住或酶谱带数均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湖南某国道附近室内外灰尘中的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浓度.其中室内∑PCBs浓度为156-507ng/g,中位值为362ng/g;室外灰尘中∑PCBs浓度为106-955ng/g,中位值为406ng/g.室内外灰尘中PCBs都是以Penta-PCBs和Hexa-PCBs为主.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在采用高风险斜率因子时,人体通过摄取灰尘中PCBs的致癌风险取值范围为1.28-2.97×10-7,中位值为2.31×10-7;在采用中风险斜率因子时,取值范围为6.38×10-8-1.49×10-7,中位值为1.16×10-7,皆低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1×10-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BMP7基因及构建BMP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于H22细胞系,制备荷瘤小鼠。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人胚肾细胞系293T细胞总RNA中成功扩增出1 293 bp包含BMP7基因编码区的cDNA序列,在上下游加上BamHI及HindⅢ双酶切位点后形成带酶切位点的BMP7基因,然后连入含BaraH I及HindⅢ双酶切位点的pEGFP-C1表达质粒上,构建BMP7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BMP7。脂质体介导方法转染细胞,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其mRNA及蛋白表达,皮下注射制备荷瘤小鼠。结果扩增的cDNA经测序比较与基因文库完全一致;BamHI及HindⅢ双酶切后,质粒形成约4.7 kb和约1.3 kb两条带,与理论计算值完全一致。注射转染BMP7基因后H22细胞小鼠瘤体明显增大。结论成功克隆BMP7基因及构建BMP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BMP7基因高表达可能是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到扩张型心肌病全病程基因时空表达谱动力学特征.方法 用含有8 000个基因克隆的基因芯片检测CVB3反复感染Balb/c小鼠后第0,7,21天及第3,6,9个月心肌组织基因表达,并用SOM对差异性表达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第10,14,15,19,20类基因在第7天时表达上调,第21,22类基因在第21天表达上调,而第23,24类基因在第7、21天表达均上调;(2)第6,7,11,12类基因在第7天时表达下调,第4,5类基因在第21天表达下调,而第2,3,8类基因则在第7,21天表达均下调;(3)第1,16类基因在第7天时表达下调,而第21天后则表现为上调;(4)有些基因如转移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β-2微球蛋白,CD 53抗原却表现为持续性表达上调,而α-1微球蛋,ninjurin 1,舒血管素27,cytokine inducible SH2-containing protein 2则出现持续性表达下调.结论 建立了小鼠CVB病毒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全病程基因表达谱动力学模式,为进一步了解其分子发病机制提供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