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鉴 《前沿科学》2014,8(3):42-46
给出了根据概率论估算各类中心食发生比例的方法,将地球和月球轨道偏心率、半长径取为各自的平均值,将发生中心食时的地月距离、日地距离作为独立随机变量,根据它们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出日环食、全环食、日全食在中心食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1%、10.5%、31.4%。其中的全环食比例取的是月球本影影锥落在离地心0~R(地球半径)之内的概率,所得数值为真实值的上限。与公元1001年到公元2000年间实际发生的1548次中心食(日环食49.5%,全环食为10.7%,日全食为39.8%)相比较可知,本方法能有效给出日环食、全环食、日全食的相对多少,但只能粗略给出各自的比例,误差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2.
等效地球半径的使用可大大简化电波在大气中传播时折射效应的复杂运算,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针对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等效地球半径的定义和应用范围的争论,通过对在真实地球和等效地球系下几个参量的对应关系的分析和讨论,给出了等效地球半径的等效性和局限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3.
两千多年前,哲学家们找到了测量地球半径的方法,只需量一下影子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半径。不知读者朋友们能否在一间邻海的房子里只借助一只表和一把皮尺测量地球半径呢?  相似文献   

4.
火星——和地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是距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四颗行星,它和太阳的距离平均22794万公里,比地球远1/2,它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也只有地球的一半多一些,火星赤道直径为地球的55%,质量只有地球的11%,密度为水的5.9倍。火星公转周期为687个地球日或668个火星日,自转周期比地球长37分钟。火星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地球膨胀阶段的地球表面积、体积、半径等参数的改变量计算方法,对如何根据实际资料求取地球膨胀的数值等技术手段作出说明,列出相关计算公式。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地球膨胀阶段划分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地球的膨胀可划分为:表面积扩充阶段、体积扩充阶段、岩浆外溢量持续增大阶段、岩浆外溢量持续减小阶段、地球收缩阶段等。地球的膨胀过程既不是半径一概增大的过程,也非单调减小的过程,而是一种受周期性函数作用力控制,地球半径在“增加—减小—增加—减小”的循环往复中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超级满月"差不多每隔14个月有一次。"蓝月亮"也不罕见,没什么大不了。月亮变红了,被称为"血月",这种现象也不算稀罕。但是,"超级满月""蓝月亮"和"血月"在2018年1月31日晚上"三合一",被称为"超级蓝血满月",这就罕见了。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迹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月亮有时离地球近,有时离地球稍远,人们常说的地月距离是平均数,约38万千米。有时候,月亮"跑"到离地球非常近的地方,正好又和地球、太阳在一条线上,被科学家称为近地点满月,俗称"超级满月"。近地点和远地点相距4万多千米,在人类肉眼看来,位于这两个位置的月亮的直径大小相差约14%。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小110kV变电站带电作业或改造施工时,人和施工车辆与高压裸线安全距离不够导致放电事故的概率,研究了3种用于减小110kV变电站高压裸线最小放电距离的扩径增强绝缘护套,即带薄层绝缘金属扩径护套、非接触式带内半导电涂层的环氧筒护套和接触式带内半导电涂层环氧筒护套。估算了3种护套的最小放电距离及其与半导电层半径和扩径的关系,获得了扩径绝缘结构最佳尺寸,并得出了变电站高压裸线扩径增强绝缘的一般准则。研究中,以装有金属扩径护套的110kV裸导线为例,进行了电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表明:带薄层绝缘金属扩径护套的效果最佳,最小放电距离与高压裸线相比减小了60%;接触式带内半导电涂层环氧筒护套防护效果与金属扩径护套相近,但只能短期使用;非接触式带内半导电涂层环氧筒护套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转动惯量定义及地球自转角动量守恒关系得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变化百分比及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百分比随卫星质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matlab程序做数值计算.由于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高度为36 000 km(约为5.7个地球半径),而其他卫星距地高度绝大多数在数十千米以下,在计算时只考虑了人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影响,而忽...  相似文献   

9.
“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将于2028年10月26日接近到距离地球46000公里处” 1998年3月12日,此则新闻从国际天文学联盟(IAU)天文电报局发出。如果与在36000公里高处运行的同步卫星相比较,此距离的确极为接近地球。由于最初的预测有相当大的误差,在误听误传的状况下,竟变成“可能碰撞地球”的内容而传遍全球。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冲进地球,最糟的情况是造成人类的灭绝。指称将要冲进地球的小行星是1997年12月由美国亚利桑纳大学的J·斯各提所发现的“1997XFⅡ”。  相似文献   

10.
《杭州科技》2012,(2):3-3
直径44米小行星2013年接近地球 当心2012!幸好,这一次这颗小行星2012只是路过。根据计算,它将于2013年2月15日从很近的距离上飞掠地球,距离仅2.4万公里左右,届时它的轨道高度甚至将低于一些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利用电子称重技术实现提拉法生长晶体的直径自动控制系统,生长了铌酸锂和掺钕的钇铝石榴石单晶。直径为20—25mm等径长度为70—90mm的单晶体,局部径差小于±0.1mm,全径差小于±0.3mm。  相似文献   

12.
“月亮上有一个广寒宫,广寒宫里住着一位漂亮的仙女嫦娥,嫦娥的身边有一棵桂花树和一只玉兔……”几千年来,这一古老的神话传说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想像和牵挂。但是那时的我们只能站在地球上仰望月球的庄严和神奇,猜测它的奥秘和内涵而已。如今,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腾飞,与嫦娥会晤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现实。月球“何模样”月球是什么模样?据已知的资料记载,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中心与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只有38.44万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60倍。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见的是它所反射的太阳光。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8,约…  相似文献   

13.
《奇闻怪事》2011,(2):21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即使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远———这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0万倍,或者相当于人类乘坐太空船往返月球5000万次的距离。假如乘坐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星际探测器——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离开太阳系,人类将在7.4万年后才能  相似文献   

14.
资讯·前沿     
《杭州科技》2012,(2):3
2012末日来袭?!直径44米小行星2013年接近地球当心2012!幸好,这一次这颗小行星2012只是路过。根据计算,它将于2013年2月15日从很近的距离上飞掠地球,距离仅2.4万公里左右,届时它的轨道高度甚至将低于一些人造卫星。但是不要担心,这颗小行星将不会和地球相撞,不过这一轮安全的擦身而过并不代表着未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中美飞机航线可飞越北极后节省时间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就将地球看作球体(问题(1))和看作旋转椭球体(问题(2))进行分析讨论,解释了新航线节省飞行时间4小时的结论.已知旧航线所经十个点的经纬度、地球半径、子午线短半轴长.利用球面三角函数关系,得出各个依次点间的距离,新旧航线比较,得到问题(1)的解释;建立空间坐标系,利用正交分解及三角函数关系可得椭球上已知点坐标,用空间曲线积分可得到飞机新航线距离,考虑地球的自转,利用矢量分析可得到新老航线飞行时间,从而对问题(2)作出了解释.亦可用粗略比较进行判断,从而免去复杂的积分.本文建立了任意两点间空间距离的一般算法,并对问题进行了解释,计算量较大,但方法较易理解.  相似文献   

16.
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演化规律,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和构造特征,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地层可划分为早三叠世构造层、侏罗纪构造层和早白垩世构造层;早三叠世—侏罗纪末发育收缩构造样式、白垩纪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从各构造样式的特点得出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早三叠世—侏罗纪末,地球半径减小、岩石圈板块白转加快且向两极漂移。由于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向北漂移。在盆地所在区形成收缩构造样式;进入白垩纪,地球半径增加、岩石圈板块自转减慢且向赤道漂移。由于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向南漂移。在盆地所在区形成伸展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在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坐标原点,瞬时赤道平面为基本平面、某春分点为起算点的轨道坐标系中,如果采用理论单位制(在卫星运动中,分别以地球赤道平均半径、地球质量和806.813秒为长度,质量和时间单位),则得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位函数是  相似文献   

18.
在引力常数减小、地球膨胀过程中,核、幔是地球密度结构分布明显不同的两个区域,这说明地球密度结构膨胀是非均匀的或地球惯量膨胀是非均匀的,与地球惯量的理想膨胀状态不同步.以地核实际密度作地球半径的推算表明,地球半径从5329 km~6371 km的膨胀过程中,地核半径及惯量在地球半径膨胀前后变化不大,而地幔半径增加很快,质量收缩在地核中,并不随地幔半径的迅速增长而同步增长.由转动能守恒知,核、幔较膨胀前将进入减速运行状态;又由于地核膨胀前后惯量变化不大,因而其自转速度变化不大.这样,相对于地幔自转的减速,此时的地核处于超速自转状态.而核、幔间熔融的非刚性连接界面是核、幔转差存在的基础,也由于地核自转动能在核-幔边界的释放,进一步维系了其界面的熔融状态.同时,地核也通过此界面向地幔释放自转动能以减小核、幔速差,逐步实现核、幔的同步运行.文中对地球密度结构与地球历史演化过程的相关性也作了推论,并对地球物理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压强、质量反常段作了分析,探讨了其反常的原因及对地球结构、运行的影响.以核、幔的非均匀膨胀,建立了地核超速自转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黄涝海小鳞Zhen(emirhamphus sajori,T.etS.)繁殖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3年5月在荣成和龙口,1994年5月在青岛和庄河收集了小鳞Zhen村本。分析结果表示1994年繁殖力大于1993年繁殖力。卵径分布和本长指示洄游距离较长的个体的卵径和体长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一、重量物体具有重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地球上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大小等于G(M地m)/R~2,其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地、m分别为地球和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如果把物体放到月球上,那么它所受的重力则是由于月球对它的吸引而形成的。其大小应为G(M月m)/r~2式中的M月和r分别代表月球的质量和物体到月心的距离。我们通常都是通过弹簧秤等这些量具来测定物体的重量。测量是这样进行的:在与被测物体相对静止的参考系内,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秤上(或置于台秤之上),当物体与弹簧秤处于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