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中还存在不为人们所重视的问题——机构中存在着多余约束。文中还介绍了零约束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机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二齿差变位内齿轮行星减速机构是我参加研制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少齿差行星减速机构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虽然传统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有很多优点,但仍然存在单级减速比较小的缺点,而少齿差行星减速机构单级减速比虽然大一些,但传动平稳性差,传动精度低,在需要大减速比的情况下,需要经过多级减速才能达到目的,这样会造成结构复杂,体积增大,制造成本增加,同时多级传动也降低了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二齿差变位内齿轮行星减速机构采用对称双行星齿轮,既能平衡惯性力,又能提高机构的承载能力,具有结构简单,单级减速比大,制作成本低、传动平稳、传动精度高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和研究了少齿差行星传动减速器,比较了渐开线少齿差传动减速器、摆线针轮少齿差传动减速器、柱销环行星传动减速器的优点和不足。分析了这三种传动减速器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的调度绞车设计系采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它与以往的多级齿轮传动绞车相比,其结构大为简化。本文主要阐述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少齿差调度绞车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调工绞车设计系采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它与以往的多级齿轮传动绞车相比,其结构大为简化。主要阐述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少齿差调度绞车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内容包括工作原理,参数选择,几何计算,流程框图以及变位系数选择表等。文中根据所设计的程序计算了284种少齿差内啮齿轮副的几何参数并附有计算实例。实践表明,文中给出的设计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可供少齿差传动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围绕精密机械装备对精密传动的需求,针对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进行齿形综合研究和精度优化设计. 利用曲面单参数的包络方法建立中心轮和行星轮的共轭齿廓方程,对齿廓方程进行曲率分析,提出利用圆形滚柱作为行星轮齿的可行性. 再根据齿廓曲率半径的极值确定出圆形滚柱行星轮齿的中心,建立圆形滚柱行星轮齿的齿形方程. 为保证传动精度,建立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的齿形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满足设计条件的齿形参数优化结果. 对优化结果进行传动误差分析,验证双滚柱少齿差行星传动作为精密传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齿啮合行星机构这种新型的传动机构,研究了其传动原理;在此基础上,考虑偏心误差、行星齿轮相位角、弹性变形与负载对机构传动精度的影响,建立了机构随转角变化的传动精度模型,推导出其传动精度方程;然后,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及验证,并进行相应的简化实验,得到该机构的输出转角误差和回差.研究表明: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与传统行星机构相比,多齿啮合机构的传动精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根据摆线针轮少齿差行星传动原理,把圆形针齿齿廓看作两焦点重合的特殊定曲率椭圆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变曲率椭圆内齿型少齿差行星齿轮副:引入轴长系数λ分析了变曲率椭圆齿廓曲线的几何原理;基于微分几何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新型变曲率椭圆内齿齿廓方程,并推导了与其共轭的少齿差行星齿廓方程;分析了该新型齿轮副的啮合线、根切条件、啮合界限、压力角、诱导法曲率和滑动率等啮合特性。研究表明:新型齿轮副具有多齿啮合特性;根切界限方程和啮合界限模型分别为共轭齿廓的根切判定、椭圆内齿的齿根优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设计方法;相对于摆线行星传动,当齿高确定时,减小轴长系数λ可降低齿轮副压力角、诱导法曲率以及滑动率敏感区间的滑动率幅值和平均值。应用该新型齿轮副对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减速装置进行了机构设计与传动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同类型的摆线行星传动,新型齿轮副在传动效率与传动精度方面具有优势。最后加工出了减速装置的物理样机,并测试了样机的回差。测得的回差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表明回差仿真模型与仿真结果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涡旋压缩机零齿差防自转机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国内外现有涡旋压缩机防自转机构的优缺点 ,提出了一种新型防自转机构———零齿差行星齿轮防自转机构 ,并对该机构进行了参数设计和强度校核 .该机构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 ,轴向尺寸很小 ,齿轮传动在啮合点处基本上是以滚动副接触 ,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较高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解决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变位系数的最佳选择方法。方法 采用齿廓建干涉条件Gs向不发生齿廓干涉条件的临界值e逼近,结果,推导出选择变位系数的公式,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结论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变位系数,可以增大重合度,减小机构尺寸、提高传动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双排行星轮系齿轮变速器设计过程中各轮轮齿结构的合理性,以某型拉维纳式齿轮变速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齿轮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明确了各挡位动力传动路线;其次计算了各挡位自由度与传动比,分析了该轮系的运动学特性;最后通过邻接条件、同心条件与安装条件,校核该齿轮变速器行星轮系的装配条件。结果表明:各齿轮轮齿结构能够满足双排行星轮系的装配条件,并能够实现运动确定、速比合理的7挡变速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双曲柄式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原理、性能等做了简要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该传动原理在微机上的二维动画显示的设计和制作方法。该动画显示软件是在微机上用AUTOCAD软件包开发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修形前后多级行星齿轮箱在复杂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噪声,以海洋平台升降齿轮箱为对象,建立了耦合4级行星轮系、轴承和箱体的齿轮箱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齿轮箱的振动模态;采用静动力接触有限元法求解了修形前后齿轮副的内部动态激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轮齿修形的齿轮箱振动噪声预估方法,利用模态叠加法分别计算了轮齿修形前后齿轮箱的振动响应,并采用声学边界元法对齿轮箱的辐射噪声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修形后4级行星齿轮箱的振动噪声明显降低,对比振动噪声仿真与实测结果,两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在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的设计计算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计算公式。本对这两种不同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讨论,用实例计算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能实现平行轴传动的新型轴销式少齿差行星齿轮机构,阐述了其基本结构、克服死点机理和运动几何条件.针对平面多曲柄输入机构中存在的虚约束,在运动副接触变形协调的基础上建立机构受力分析模型,对机构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行星齿轮损伤程度的准确评估,保证行星齿轮损伤程度评估对于开展装备维修的指导作用,建立了行星轮系平移-扭转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行星轮系动力学仿真信号频谱幅值与裂纹程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裂纹深度评估特征:故障频率及多倍频幅值累积量与啮合频率幅值之比(RCMFAM).与典型的时域、频域特征比较,所提裂纹深度评估特征与裂纹损伤程度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和较强的一致性.利用齿轮正常、裂纹50%和断齿三种状态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得评估结果与实际裂纹深度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特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车辆选择性输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为了验证行星齿轮系行星齿轮的具体结构参数及承载能力,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所设计的行星齿轮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发现行星齿轮在传动中齿面接触应力及齿根弯曲应力超过了材料的许用应力范围;为达到符合行星齿轮材料及工作要求,对行星齿轮进行齿面修形,修形后的行星齿轮经分析符合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行星齿轮减速器工作过程中传递功率的频繁变化容易导致其运动状态发生突变的问题,探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随传递功率的分岔特性。基于2K-H 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纯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CPNF(continuous Poincaré-Newton-Floquet)方法研究了传递功率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的局部精细分岔规律,运用直接数值积分的方法绘制了系统随功率的全局分岔图,并对两种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某些参数组合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会共存几个稳定或不稳定的周期轨道;当功率在196~220 kW范围内,随着功率值的逐渐增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各种形态的周期轨道均是通过倍周期倒分岔的途径在相应功率分岔点处发生稳定性突变的;在轻载工况下(传递小功率),行星齿轮非线性系统容易呈现混沌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两挡变速箱行星轮系传动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和轮系间轮齿动态啮合力的变化规律,利用Adams动力学软件建立变速箱行星轮系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对行星轮系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行星轮系输出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曲线呈明显周期性,且仿真分析和理论结果的误差为0.6%,以此证明行星轮系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由于轮齿啮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致使轮系振动也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输出振动角加速度在理论值0°/s2上波动。太阳轮和内齿圈分别与行星轮之间的动态啮合力主频率为2倍关系,太阳轮与行星轮径向、切向啮合力存在90°的相位差,行星轮系轮齿间的接触力满足力平衡关系,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