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一个热点问题 ,温室气体被人们认为是造成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 ,碳循环不仅是IPCC、IHDP和IGBP中GCTE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核心项目的研究内容 ,并且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京都会议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自然界 ,各种温室气体的交换主要发生在大气、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 ,因此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焦点。一、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及其影响因素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重点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形式按生态类型分 ,主要有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几种 ,其余如冻原和沙漠…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一个热点问题 ,温室气体被人们认为是造成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 ,碳循环不仅是IPCC、IHDP和IGBP中GCTE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核心项目的研究内容 ,并且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京都会议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自然界 ,各种温室气体的交换主要发生在大气、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 ,因此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焦点。一、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及其影响因素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重点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形式按生态类型分 ,主要有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几种 ,其余如冻原和沙漠 ,所占比例很小。  相似文献   

3.
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组分,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最复杂且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笔者简要介绍了各种类型的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探讨了影响陆地系统碳循环的关键因素,从空间尺度上对碳循环的模型研究做了对比分析,并对今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北样带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近年来,以中国东北样带为研究对象的陆地碳循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不仅建立了用于模型发展与比较研究的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中国东北样带陆地碳循环数据集,分析了自然与人为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的日、季动态,而且从机理上探讨了影响土壤呼吸作用的主导影响因子,发展了叶片-冠层尺度耦合的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和基于林窗原理的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陆地碳循环研究的不足,进而针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的特点,提出了未来中国东北样带陆地碳循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以增进对陆地碳循环的理解及准确地评估陆地碳收支.  相似文献   

5.
土壤碳储量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碳储量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研究土壤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土壤碳储量研究常用的五种统计方法,总结分析了植被、气候、土壤属性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多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研究土壤碳库对正确评价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土壤碳库分布与储量研究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土壤碳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有关研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正在成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湿地在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湿地土壤是陆地上重要的有机碳库;土壤碳密度高;能够相对长期地储存碳,湿地是多种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全球沿海湿地的分布面积大约为20.3万km^2,碳的积累速度为C(210±20)g/m^2·年,要远远高于泥炭湿地;并且沿海湿地大量存在的SO。。离子阻碍了甲烷的产生量,从而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量。高的碳积累速率和低的甲烷排放量使沿海湿地对大气温室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盐城沿海滩涂芦苇沼泽地虽已列入世界重点湿地名录,但其有机碳循环及其分布特点尚未有资料报道。通过研究沿海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储存变化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从微团聚体水平的有机碳转化与结合机制上研究土壤对有机碳的固定机制,对于了解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特点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为评价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能力关系到能否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本文在回顾森林固碳作用和碳储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提出粗浅看法:探知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通量是调控碳循环过程的必要环节和最大难题之一,样地清查、遥感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与采伐森林资源不存在绝对对立关系,以演替理论指导森林管理有利于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适度经济利用;应重视和加强对中高纬度森林枯落物碳库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机理及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生态机制(CO2施肥效应、氮沉降增加、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管理),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系统造成的碳储量变化.主要从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管理两方面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进行论述:森林砍伐后变为农田和草地,使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土壤碳贮量大大降低;农田和草地弃耕恢复为森林,以及农田保护性管理措施的利用,能够使大气中的碳在植被和土壤中得到汇集;森林恢复过程中植被可以大量汇集大气中的碳,而由于农田耕种历史不同以及土壤空间异质性,导致土壤碳汇集速率差异极大;保护性农田管理措施(诸如免耕、合理的种植制度、化肥的施用等)可以影响土壤理化特性、作物根系生长以及残茬数量和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维持和提高土壤碳含量水平.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主要从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和土壤碳入手,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植硅体封存有机碳作为长期稳定的碳汇机制之一,近年来在全球碳汇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分析植硅体在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的周转,计算其封存的有机碳含量,是进一步准确估算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基础,对陆地生态系统碳稳定固存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面回顾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研究成果,系统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及其转化在陆地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以及影响有机碳贮量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土壤有机碳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认为研究应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加强土地管理方式的改变,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森林碳循环模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活动各个过程研究的深入,森林碳循环模型逐渐发展起来。该模型利用先进的森林植被科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模拟森林碳循环的各个步骤,为森林碳循环研究提供更加清晰和有力的科学依据。本文论述了森林碳循环模型中斑块森林碳循环模型和区域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型的主要特点,分别选取这两类模型中几个典型的森林碳循环模型评述每类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优缺点,通过对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分析,探讨了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热带森林碳通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热带森林碳通量的研究结果,指出随着电子测量和存储技术的发展,微气象涡度相关法已应用于森林碳通量的测量和研究;热带森林是碳源还是碳汇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热带森林的利用方式以及森林火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带森林是碳源还是碳汇。夜间通量测量的不准确性,水平平流以及垂直平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碳通量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只有尽量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数据分析及处理技术,才能更准确地了解热带森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省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自然保护地内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及其差异性,并针对碳汇价值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自然保护地的碳汇总量为2.99×106 t/a,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最高(1.20×106 t/a),随后依次为农田生态系统(9.09×105 t/a)、近海生态系统(5.22×105 t/a)、滨海湿地生态系统(2.27×105 t/a)、内陆湿地生态系统(1.28×105 t/a)、草地生态系统(0.04×104 t/a),其碳汇总价值为1.23×109元,单位面积碳汇价值为7.61×103元/hm2。鉴于自然保护地的碳汇价值,本研究从基于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的角度对碳汇价值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碳交易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管理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主题,同时也是人类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平衡和自然资源循环再生的一个重要生态学途径。笔者在分析森林碳循环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全球变化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阐述了碳循环及其管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管理的内容、方法、措施及途径。  相似文献   

16.
Ecosystems in China have been absorbing anthropogenic CO2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Here, we assess future carbon uptake in China using models from phase 5 of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under four socio-economic scenarios. The average of China's carbon sink from 2006 to 2100 represented by multimodel mean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relative to averaged NEP from 1976 to 2005) in the range of 0.137 and 0.891 PgC a^-1 across different scenarios. Increases in NEP are driven by increases in net primary production exceeding increases in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and future carbon sink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areas located in eastern China. However, there exists a considerable model spread in the magnitude of carbon sink and model spread tends to be larger when future climate change becomes more intense. The model spread may result from intermodel discrepancy in the magnitude of CO2 fertilization effect on photosynthesis, soil carbon turnover time, presence of carbon-nitrogen cycle and interpretation of land-use changes. For better quantifying future carbon cycle, a research priority toward improving model representation of these processes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7.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 carbon sinks and source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ShuangNa  Zhou  Tao  Wei  LinYan  Shu  Ya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2,57(14):1699-1707
Forest eco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 and the Kyoto Protocol has made the study of forest ecosystem carbon cycling a hot topic of scientific research globally.This paper utilized Chinese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sets(for the periods 1984-1988 and 1999-2003),the vegetation map of China(1:1000000),and the spatially explicit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data sets derived with the remote sensing-based light use efficiency model(CASA model).We quantitatively estima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sinks and sources of forest vegetation(with a resolution of 1 km) using the spatial downscaling technique.During the period 1984 to 2003 the forest vegetation in China represented a carbon sink.The total storage of carbon increased by 0.77 PgC,with a mean of 51.0TgCa 1.The total carbon sink was 0.88PgC and carbon source was 0.11 PgC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carbon sink and carbon source of forest vegetation in China showed a clear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Carbon sink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regions,with the highest values in Hainan Province,Hengduan mountain ranges,Changbai mountain ranges in Jilin,and south and northwest of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carbon source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from the northeast to southwestern areas in China,with the highest value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southern Yunnan Province,central Sichuan Basin,and northern Da Hinggan Mountains.Increase in NPP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carbon sink strength.The regression model showed that more than 80% of the variation in the modeled carbon sinks in Northeast,Northern,Northwest and Southern China were explained by the variation in NPP increase.There w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sink strength and forest stand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