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红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豆蔻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鉴定得到4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4%以上.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缩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甲缩醛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方法简便迅速,准确度高,可满足工艺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OV-17为固定液,采用填充气相色色谱法,对2,4-二氯硝基苯的氟代产物进行了成功的分离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岛津系列的气相色谱仪,仪器注入口采用的硅橡胶栓,有时会对分析产生严重干扰,现将笔者的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甘松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青海境内楸子种子的油含量、理化常数、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所测植物籽油中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为93.45%,其中亚油酸含量为70.83%.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体富集装置,将水中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富集后结合吸附浓缩法导入气相色谱(GC)仪进行分析,检测浓度为10.5~16.9μg/L,富集法提高了20~53倍,并探讨了各种操作条件对色谱灵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汽油中的BTEX组份及典型单体烃,采用HP-PLOTAl203大口径毛细管柱和程序升温方式,与EI离 子源四极杆质谱联用进行快速分析,对不同类型汽油进行了芳烃组份及典型单体烃组份的测定。用标准气体结合相对重量校正因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  相似文献   

9.
几种耐盐碱植物种子的油脂成分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生长于盐类土壤地带的白刺(Nitraria schoberi L.)、碱蓬(Atriplex cenpralasiapical II-jin)、藜(Chenopodium album L.)、麦蒿(Descurainia sophia (L.)Webb.ex Prantl)等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进行了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种子的外观形貌和内部形态,通过实验找到了不同种子的差异性,探讨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及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结合低温吸附,冷凝浓缩等技术,对长春市大气气相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分析。质谱经计算机检索,鉴定出了十一类110种有机物,色谱测定出了40种烃类的保留指数,绘制了沸点与保留指数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1.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对油水分离得到的直接精油和用石油醚对水相进行萃取得到的萃取精油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直接精油共分离出42个峰,其中鉴定了41种化学成分,占直接精油总量的99.54%;萃取精油共分离出37个峰,其中鉴定了33种化学成分,占萃取精油总量的91.82%;2种精油成分部分相同,相同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0.00%;共鉴定了57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8.57%.  相似文献   

12.
黔产黑骨藤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黔产黑骨藤全株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并结合标准谱库的检索,从得到的44个化合物中鉴定了27种成分,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93.2%.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45.6%.明确了黔产黑骨藤挥发油成分及其含量,为提高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木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4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2%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出4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7%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椒蒿不同生长部位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减压分馏的方法对油樟叶精油进行分馏,结合GC-MS联用技术研究油樟叶精油及其不同馏分的化学成分,并对其清除1,1-二苯-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油樟叶精油及其不同馏分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显著。从油樟叶精油(A_0号精油)及其所得到的馏分(A_1号精油、A_2号精油、A_3号精油)中分别鉴定出29、15、20和31种物质,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包括烃类21种、醇类8种、酮类和酯类各1种,它们的共有成分有15种,此外还检测到一些特有成分,油樟叶精油(A_0号精油)14种、馏分A_2号精油5种、馏分A_3号精油16种。油樟叶精油及其不同馏分均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它们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强弱顺序为A_3 A_2 A_0 A_1。但它们清除能力均低于同质量浓度的维生素C。本研究结果为油樟叶精油有效成分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及其资源开发利用可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经水蒸汽蒸馏,GC-MS联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53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45种化合物,占挥发油含量的91.27%。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大茴香脑(21.89%)、六氢金合欢基丙酮(18.11%)、棕榈酸(9.19%)、香叶基丙酮(4.47%)、乙酸金合欢酯(4.12%)、棕榈酸甲酯(3.39%)为主。  相似文献   

17.
百里香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同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百里香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81多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68种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百里酚(36.08%)、1.甲基-3-(1.甲基乙基)苯(12.11%)、7,11-二甲基.1,6,10-十二三烯(6.88%)、2-甲基-5-(1-甲基乙基)-苯酚(4.86%)、桉油醇(4.21%)、1.甲氧基-4-甲基-2-(1-甲基)苯(3.78%)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道地药材白芨块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二氯甲烷为萃取剂提取白芨块茎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分析白芨块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从白芨块茎中共鉴定到 34种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有3-甲基丁醛、乙酸、3-甲基-1-丁醇、4-氨基-3-甲基苯酚和乙偶姻等。该研究将为后续进一步开发利用白芨的食疗保健功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了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归一化法确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116种组分,鉴定出66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